第116章:还是以前的配方
作者:静静的海河   美食:这个老板怎么啥都会?最新章节     
    一个人忙活烧烤和馄饨,
    并不轻松。
    为了稍微减少工作负担,李瑞把之前的大块羊肉串,调整到和牛肉串差不多的大小,
    这样一来,牛羊肉串的熟制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而价格都是5元一串。
    除了肉串的调整,招牌上的馄饨也有了一些变动。
    昨天的时候,已经有饥饿的顾客点了一份半的馄饨。
    今天又加上烧烤,
    恐怕标准份量并不能准确把握住,每一位顾客的需求。
    所以李瑞也给馄饨分出来,大中小份三种选择。
    骨汤烧开,炉火点旺。
    野馄饨前,也迎来了今晚的首位顾客。
    看到回头客,李瑞总是很高兴的。
    但眼前的顾客,明显昨天刚加了班,今天又熬到很晚。
    他心中的滋味难免稍微有些复杂。
    虽然吃上馄饨很好,
    但总加班好像也不太行。
    不过,干饭总归是排在人生第一位的任务。
    这位顾客调整了一下心情,
    微笑着说道:
    “哎呦,还有烤串了,这我得尝尝。”
    “小份馄饨,料全都要,再来肉串各来两个,微辣。”
    这位顾客又要了一瓶啤酒。
    李瑞伸手指了指:
    “起子系在桌子上,先坐吧,得稍微等一会儿。”
    说完便开始了工作。
    八月份的烧烤还会汗流浃背。
    但随着季节更替,这个秋天的深夜,火炉又显得非常温暖了。
    馄饨已经提前包出来一部分,李瑞数好数量,便直接下进了锅里。
    只有一位顾客,也没必要用笊篱。
    另一边,四根肉串也摆到了烤炉上。
    翻面、撒料已经形成肌肉记忆,此时再做起来,依旧十分熟悉。
    对火候的把控,随着这段时间处理过不同的食材。
    李瑞也越来越驾轻就熟。
    高温的炙烤,会让食材自己发出信号。
    专业的烧烤师傅,
    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好。
    随着油脂缓缓滴落,又有新的食客在落座。
    “老板,中份儿馄饨,两个羊肉串。”
    “肉串,带走。”
    人们寻着炭火、骨汤与油脂的香气,朝着这个小摊慢慢汇聚。
    这时候,
    丁金峰也开车停到了路边。
    车上总共四个人,
    除了他之外的另外三个,是他公司里面的年轻下属。他带员工赶项目,加了个班。
    答应大伙晚上搞一顿夜宵。
    所以便开车带大家来到了这里。
    馄饨摊是做建材的老孟极力推荐的,据说今天还加了江海市最好吃的烧烤。
    老孟说话做生意都很实在,
    对江海市不太熟悉的丁金峰,反正自己是满心期待。
    但他车上的几名员工,
    却都有点无力吐槽的感觉。
    说好的晚上加班吃大餐,不会是就这吧?
    马路边上,什么玩意?野生馄饨?
    丁金峰率先下了车,而车上的几个人,好像还有点赖着不走的意思。
    “下车啊你们,到地方了。”他催促道。
    三人虽然下了车,但并不死心,
    “大丁哥,我看饭店还离着挺远呢吧,我们走过去吗?”
    丁金峰扭头回答道:
    “去哪啊还?今天就是带你们来尝尝这个的。”
    三人跟在他身后,默默叹了口气。
    老板真抠。
    早知道回酒店点外卖吃了。
    大老远跑过来,麻烦死了。
    然而等他们靠近小摊,再排到队伍中,心里的想法已经从埋怨牢骚,变成了与丁金峰一样的,很强烈的期待。
    诶?
    这味道闻着倒是挺香的。
    感觉还不错啊。
    又过了一会儿,
    轮到了丁金峰几人点餐。
    “四碗中份的馄饨,老板,然后再来二十串羊肉,二十串牛肉。”
    “好嘞,稍微等会儿。”
    随后,丁金峰又跟员工们说道:
    “串一会儿再点,不够吃的话,烤串还是刚烤出来好。”
    “你们有人吃砂锅方便面吗?要不点一份尝尝?”
    几人点完单重新回到座位上。
    而野馄饨的老板则开始了忙碌。
    烤炉很长,馄饨锅很大。
    但它们贴得很近,
    刚好维持在李瑞一个人能同时操作,又不让它们互相干扰的距离。
    但是客人数量一多,
    一边烤串一边包馄饨、煮馄饨的操作,也得被迫停止了。
    需要两手把串,才能及时翻面。
    不过先前的烧烤摊工作,李瑞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精准地控制着时间与火候。
    没过多久便将肉串烤了出来。
    肉串烤完,也该轮到馄饨下锅。
    李瑞扭过身,将旁边的原矿紫砂锅也盛上了骨汤,除了面饼之外,还加上了海带、生菜。
    这时候小餐桌上,
    丁金峰已经和员工们撸起串来。
    瘦肉滋润不柴,肥肉香而不腻。
    恰当的调料搭配,在高温油脂中烤出香味,辅助了肉的香甜。
    两者相辅相成,在深夜无疑是最美好的享受。
    “果然是江海市最好吃的烧烤。”
    丁金峰赞叹道。
    几名年轻的员工也左右开弓,吃得很香。
    肥美的肉串,在他们的嘴上留下淡淡的油渍。
    作为一个老板,
    他觉得有必要在饭局上,说些什么。
    “知不知道为什么叫野馄饨,你们?”丁金峰跟几个年轻的员工说道。
    几个人虽然跟着丁总加了班。
    但是老板带自己过来吃上一顿美味的夜宵,还是很不错的。
    他们吃得过瘾,
    也有心情听老板吹吹牛。
    所以一边撸串、喝汤,一边接上了话茬:
    “不知道,这馄饨怎么野了,野生的馄饨?”
    丁金峰笑了笑,解释道:
    “在我老家,我年轻的时候,有路边摊卖馄饨加烤串的。”
    “他们没有指定的摊位,也没有固定的位置。”
    “但是做的好的,他们现在,也开店经营了都,当年的野馄饨可不多见啦。”
    几个或是含着馄饨,或是嚼着肉串的员工听完,
    一齐配合地点了点头。
    显然这段掺杂着倒装句的往事回忆,远远不如面前的馄饨和烤串有趣。
    馄饨野不野,没见识过的人们还不太清楚。
    但按照丁金峰老家的说法,
    这位馄饨摊的老板,肯定是有点“野”的成分在的。
    在他们之后,
    很多以前的顾客,也找上门来:
    “老板,你又卖上烤串啦!”
    “终于让我赶上一回,在夜市上的时候,我加班错过了好几次呢。”
    “哈哈,还是以前的配方,以前的味道。”
    烧烤摆摊的时候,
    专攻烤串或许还有些单调乏味,
    如今则变成了小份馄饨、三五串烧烤的全新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