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鱼王斩三刀!
作者:脑洞大开的汪   钓鱼又赶海,我是渔村最靓的仔最新章节     
    花尾鹰不是鹰,而是鹰?科鹰?属的一种鱼类,原名鹰斑鲷 、咬破布、三康等。
    不过它还有个更加有名气的叫法:斩三刀!
    没错,就是粤港一带的鱼王三刀鱼。
    “这就是鱼王三刀啊。”
    楚洋手上垫着浸湿的布料,将刚从钩上取下来的大三刀鱼放在上面,拿出手机让张洪涛给自己来了一张。
    拍完照,他这才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所谓的鱼王。
    这种鱼身体呈椭圆形,额高头凸,唇尖嘴厚,嘴巴卡看起来有点像苏眉鱼。
    斩三刀、花尾鹰,粤港一带的鱼王,有吃过的富哥吗
    它身上最显着的特点,就是银色鱼体表面的9条橘黄色的斜带,形似刀纹,背鳍鳍条部有一条与基底平行的蓝色纵带,各鳍均为橘黄色,尾柄及尾鳍上有白斑散布。
    看起来倒是挺漂亮的,估计就算味道不咋滴,作为观赏鱼估计也能值点钱。
    当然既然身为鱼王,口感味道那肯定没话说,用粤港一带的话来形容它:
    鹦鹉嘴,斑马身,梅花鹿尾三刀王,清蒸好,煎封可,甘香鲜滑皆可尝。
    总之一句话,就是既有淡水鱼的细腻口感,又有海鱼的鲜美滋味。
    “这鱼现在大概什么价格?”楚洋好奇地问道。
    他现在是货真价实的渔民,自然最关心鱼价。
    孙庆军摇摇头,“我也不大清楚。”
    在跟楚洋的船前,他有两年都是在海边赶赶海,在岛上养养猪种种树,从没抓到过这种极品好鱼。
    倒是孙庆雷在一旁开口道:
    “前段时间我一朋友还吹牛比,说他钓了条1斤多的花尾鹰,卖了五百多块钱,还说要是有路子卖给香江佬,价格还能翻一番。”
    “那斤价差不多就上千了啊!”楚洋稍微一算,心里就有了个大概。
    一斤规格的大黄鱼也就这价格了,难怪能称得上鱼王。
    而且这种好鱼都是越大越贵,自己手上这条两斤多的,怎么的也要翻个两翻吧,卖个三四千应该稳稳的。
    “军叔,赶紧拿去养起来,我看看还有没有。”
    楚洋小心翼翼地把三刀递给孙庆军,然后继续收鱼。
    速度得快些,在鱼钩上的鱼挂久了很容易嗝屁,那就亏大了。
    而且楚洋有预感,昨天这最后一个黑铁宝箱刷新出来的鱼,可能都是这三刀。
    很快,他的预感就灵验了。
    在收了二十几枚钩子后,又一尾两斤出头的三刀被拉出了水面。
    “太棒了,看来以后收鱼这事还是得阿洋来。”张洪涛惊呼着,抱着三刀猛拍。
    刚才第一尾孙庆军怕耽搁的时间久死掉,就没让他拍,现在总算给他逮到机会了。
    “你动作快点,要是弄死了钱到时候从你工资里扣。”孙庆军催促道。
    张洪涛朝他竖起一根中指,“等你真当了船长再说吧。”
    又拉了几十副钩子,就在众人以为这一组延绳钓就这样了时,第三尾三刀被拉了上来。
    这条更大,足有三十几公分长,绝对超过3斤。
    橘黄色的刀纹在船灯的照耀下反射着淡淡的光芒,漂亮极了。
    船上的几人都畅快地大笑起来,又是大几千收入,捡钱也没这么容易啊。
    收完第二组延绳钓,孙庆军再度开动渔船,找到第三组延绳钓的浮标,轻车熟路地开始打捞起来。
    最后一组延绳钓的收获更夸张,光是斩三刀,就有6尾,渔船上隔几分钟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和过年似的。
    可惜的是有两尾挂在钩上的时间太长,已经嘎掉了。
    “塞林木,应该早点收的,这下亏大了。”
    孙庆军有些郁闷地啐道。
    “没事,不会浪费,刚好待会拿来尝尝,这么大的三刀,我还没吃过呢。”楚洋笑呵呵地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孙庆军立马改口驳道:“其实刚死的拿去速冻起来,鱼肉和新鲜熟冻的一样,价格差不了多少。”
    楚洋:……
    说好的亏大了呢。
    “那就煮一条,大伙一起尝尝鲜。”
    虽然说他是船东,但这些鱼获卖掉之后的钱,大家伙都有分成的,所以楚洋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退一步。
    冻一条,煮一条。
    “好吧。”
    这下孙庆军也没话说了,点点头。
    张洪涛见状,就要上前去拎那条大一点的三刀,结果被孙庆军一屁股撅到了边上。
    等他回过神来,后者已经熟练地处理好大三刀,拎着往冷库走去了。
    “淦,老孙你真小气。”
    趁着做鱼的功夫,渔民们把桌子搭好,夜宵端了上来。
    晚上的样式很简单,就一脸盆黄焖鸡加一脸盆酸菜鱼,配大白馒头。
    船员们已经非常满足了,出来捕鱼又不是旅游的,有鱼有肉还不行?
    “这里有黄瓜,要的自己拿。”
    楚洋拿了根孙婶自己种的白黄瓜,放在嘴里咔嚓一口,瞬间一股浓郁的清香溢满了整个口腔。
    白黄瓜,从小吃到大
    这才是正宗的黄瓜嘛。
    相较于后世超市菜市场里常见的绿黄瓜,这种白黄瓜口感更加脆嫩,香味更加浓郁,非常适合当水果生吃或者拌白糖。
    当然绿黄瓜也有优点,它虽然口感差一点,但更易于贮存,耐煮性更好,比较适合炒火腿肠。
    “我来一根。”
    张洪涛也拿了一根,一掰两截,伸进鱼汤里蘸了蘸,然后大口猛啃。
    “嗯,香!”
    等众人吃的七七八八,三刀也做好了,林子衿端着个白瓷鱼盘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兄弟们开饭
    “谁来尝尝,我第一次做,可能弄不好,浪费了这么好的鱼。”林子衿有些羞怯地说道。
    其他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楚洋脸上,几千块一条的鱼,他们可不敢先下筷子。
    “那我就先替你们尝尝。”
    楚洋笑呵呵地拿起筷子,拨开盖在表面的葱姜丝,在鱼背靠近鱼鳍的地方夹了一筷子肉,放进嘴里慢慢品着。
    嗯~
    怎么说呢,口感肯定没的说,有点像小鳜鱼,轻轻一抿鱼肉就化开了,但味道极鲜,回口甘甜,相当nice。
    可以说,除了贵之外,其余全是优点。
    刚才那一筷子,小几百块估计没了。
    “来来来,都别客气,动筷子尝尝,这么新鲜的三刀,机会可难得。”楚洋招呼着其他人动手。
    “那我就不客气了。”张洪涛抢先夹了一筷子放在嘴里,闭着眼睛摇头晃脑。
    “嗯,又滑又嫩又鲜,带着丝丝的咸味,味道比鲍鱼还要好。”说着他还伸出舌头舔了舔。
    楚洋:你说的最好真是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