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作者:吟游诗人渺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最新章节     
    “袁绍和公孙瓒对冀州动手,韩文节向我辽东求援?”
    “啧...冀州...”
    襄平府邸,
    张昊舒服服地躺在椅子上享受着蔡琰几女的服侍,手中拿着的正是韩馥亲笔发来的求援信。
    信中韩馥声泪俱下地向张昊控诉了袁绍、公孙瓒两人的暴行,又大肆对张昊的为人进行了赞誉,非常非常言辞恳切地请求张昊对他的冀州伸出援手。
    “冀州...要不要去呢?”
    将浸染了点点泪痕的书信扔在一边,张昊闭目沉思。
    在韩馥的求援信送达之前,本来张昊近两年的规划里是没有出兵中原打算的。
    四月份辽东的冰雪刚一融化,张昊就让驻兵乐浪的徐晃对三韩发动了战争。
    三韩,马韩、辰韩、弁韩。
    其中马韩最大,有10余万户;辰韩、弁韩次之,共4.5万户。
    三韩总人口合计都快赶得上他辽东四郡了,不过还好对方现在是部落制,战力并不高。
    攻伐三韩的将领除了徐晃外,朱灵、麴义、太史慈也各自统兵征战。
    其中太史慈负责策应支援,徐晃、麴义、朱灵三人则一人挑一个对手。
    “冀州还是应该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至少人才永远都是稀缺的!”
    “幽州堵住了我西出逐鹿的道路,辽东也还需要再积蓄实力,尽管我现在可以趁着公孙瓒不在攻打幽州,但幽州的人心归属于刘虞,取幽州易,守幽州难!”
    “我只拥有辽东,一拳打出去可以发挥十成力;而若拿下幽州看似实力变强了,但因为民心问题能打出去的力量或许连五成都不会有!”
    “至于之后要如何拿下幽州...当先请刘虞赴死,刘虞得死却又不能死在我的手上!”
    张昊一边思考,一边在心里不断地分析局势。
    正在给张昊捏肩的蔡琰这时问道:
    “夫君您又要出去打仗了吗?”
    “对啊,这次得去冀州,袁本初和公孙伯圭这两人可不好对付,得我亲自去!”
    张昊牵住蔡琰的柔夷,顺势将其揽入怀中。
    万年公主和任红昌也没放过,张昊一并对其进行安抚。
    “夫余人进贡的矛隼还小,等它们再大一点就可以用作传信了,这样我以后出征你们就可以将辽东发生的事情随时告诉于我。”
    “万年,府上的两只矛隼你可要照顾好哦,这是我们之间用来传递家书的!”
    万年公主乖巧地点头道:“夫...夫君放心,万年会的!”
    一番旖旎之后,
    张昊先是去了襄平城中徐荣府上,然后才去治所发布了凋令。
    将太史慈、麴义从三韩战场上调回,麴义的位置由同意参战的徐荣接替。
    这次出征的战将张昊只带了太史慈、麴义、管亥三将,管承的水师会停驻在渤海沿岸随时接应。
    文士方面沮授这个本地人可以出谋划策,另外祢衡小兄弟张昊也准备带出去见见世面。
    由于甄尧之前被调往了乐浪郡,郡中政务由董昭一人主持张昊有些不放心,便让一开始的老人卞大进行协助。
    名为协助,实为监督,谁叫董昭这几人还没认主呢!
    之前去雒阳时王越赠送的缅匿法,张昊交给了卞大。
    卞大依照张昊的吩咐在郡中挑人训练,效果并不显着,只能将就先用着。
    初平二年六月,
    张昊应韩馥之邀,发兵马六千跨海入冀。
    ......
    长风破浪,阵阵海风迎面吹来。
    甲板上,张昊正在与沮授探讨天下形势。
    “公与先生,自光武帝平定天下延续大汉以来,国祚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矣,如今这又是一个大争之世!”
    “我知先生有大才,如今我占据辽东威服周边异族,待三韩之地拿下,治下人口当会突破两百万,集辽东数郡也勉强能算得上拥有一州之地。”
    “我若想进取中原,先生以为应该如何步步为营呢?”
    沮授属于谋士,但谋士也是要分种类的,简单划分有战略和战术两种。
    比如张昊之前在雒阳见到的荀攸就属于战术一类的谋士,而沮授则更偏向于战略。
    三国中刘备有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孙权有鲁肃提出的榻上策,曹操有荀彧这个王佐之才一系列的蓝图规划,提前落幕的袁绍也曾有沮授为其制定一统北方、雄踞河北的战略方案。
    沮授,是一位大战略家。
    另外说句题外话,
    三国里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有三位,荀彧、周瑜、和玩崩了的王允。
    沮授正襟危坐地轻抿了一口茶水,然后才看向张昊。
    “纵使如张将军所言一统周边异族,辽东的根基还是太浅薄了,张将军可知天下第一郡的南阳郡有多少人口?”
    “咳!据闻有人口...两百余万...”
    张昊尴尬地咳嗽一声如实回答,给沮授添了一些茶水,接着说道:
    “我亦知辽东根基浅薄,所以才向公与先生您请教出路啊!”
    沮授沉吟了一会儿,先反问了另一个问题。
    “在回答之前,我想先问将军您此次出兵冀州,可是对冀州有所想法?”
    “冀州富庶,若将军以冀州为根基,当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不得不说,
    在效力张昊之前,沮授软禁的两年里对辽东并不看好。
    即使沮授通过一些日常现象察觉到了辽东在飞速发展,但发展是需要时间的。
    而效力张昊之后,沮授由于能更清楚地了解郡中变化,那种日新月异地改变才让沮授有了些许动摇。
    这也是沮授为什么愿意暂时给张昊出谋划策的原因,因为有了盼头。
    “冀州...唉!时机未到啊公与先生!”
    张昊摇着头,否定了沮授说的以冀州为根基的想法。
    “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辽东远离中原,与内陆接壤之地只有幽州一州,辽东现在才是我的根基!”
    “以辽东之地取冀州还不如取青州,都是两线作战,至少青州靠海不用应对那么多的敌人,而要是取了冀州...”
    “韩馥、刘虞、公孙瓒、袁绍,还有南面青、兖之地的众多诸侯,狗脑子都能打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