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贾诩:“张将军,风浪越大鱼越贵!”
作者:吟游诗人渺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最新章节     
    皇帝说的话自然是覆水难收。
    事已成定局,荀彧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他深知,
    许都有难,刘协选择让陈王刘宠前来护卫的举动,已经是对曹操不信任的开始!
    虽说不久前曹操为了保住袁术,给朝廷的理由同样是北面的张昊已成大患,最好集合所有力量共同北伐。
    为了不在南面的袁术那里浪费太多时间,使各州兵马进一步折损,这才迫降袁术。
    属于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但是,
    朝廷接受是接受了,心中难免也会生出些许芥蒂。
    如今随着张昊兵马迫近许都,以前积压的种种矛盾隐隐有爆发的征兆。
    朝廷为了防备曹操像李傕、郭汜那样夺权,既然自身不能壮大实力,那就拉拢外援。
    而最好的外援除了关中诸将,也就最近的陈王刘宠了。
    哪怕拉拢刘宠属于与虎谋皮,或是饮鸩止渴,但至少能在抗衡曹操时提供一份力量。
    荀彧在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
    “唉!明公,彧在职权之内能为您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
    其实,
    如果站在局外思考,朝廷能拉拢的外援还有一方。
    那便是荆州刘表!
    然而因为此前刘表出兵拖拖拉拉的表现,在朝廷看来刘表还真不如刘宠,至少人家刘宠有干劲。
    另外寄居南阳的张绣其实也可以算外援,但相比刘宠又只能算半个。
    之所以算半个,
    一是因为张绣附庸刘表,所部用度需要靠刘表来供养;
    二也是因为其叔父张济在刘协东归时,时而护驾又时而劫驾的反复表现。
    但是,
    让朝廷,乃至张昊、曹操,甚至整个天下人都没想到的是,
    恰好是这半个,点燃了整个天下大乱的导火线!
    ...
    汝南郡,上蔡。
    曹仁监管袁术旧部,是与陈王刘宠的军队从兖州境内一同北上。
    而奉刘表之命参战的荆州军主将张允,与寄居南阳的张绣在平定袁术后,是从豫州境内北上。
    当大军途经上蔡时,张昊兵马迫近许都的消息也为张允、张绣所知。
    此时,
    张绣营中,有两人正在对坐而谈。
    “文和先生,您是智谋高深的长者,如今袁术已定,曹操集结数州之力北伐。”
    “在您看来,这场席卷天下十数州的大战,最终的胜者会是谁呢?”
    “北面的张昊是否会步入袁术的后尘?张昊今遣兵马袭取许都,又可有胜算?”
    对于张绣的问题,贾诩并未在第一时间作答,反而问道:
    “那张将军是希望谁能取胜?”
    “我...我不知道,何况我军如今依附于刘表,只能听令行事。”
    “那诩斗胆再向张将军一问,您的志向如何?”
    “志向?我...不知...”
    张绣闻言很是羞愧地垂下头颅,对于未来充满迷茫。
    他也是董卓旧部一系的人,见证并且亲身参与了汉室是如何衰落的,所以对汉室真的无感。
    反倒当初北上冀州的甘宁,在他心中的分量比汉室还重,可如今却要因为立场问题反目成仇。
    而也正是因为甘宁,让他觉得当今的汉室并不值得他这么做!
    可不这么做他又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由此引发了张绣对未来的迷茫。
    所以向贾诩询问天下走势,是想从对方口中得到一个答案。
    然而,
    狡猾的贾诩绕了一下,又把这个问题给张绣还回来了。
    见张绣目露迷茫之色,贾诩随即说道:
    “既然如此,不如诩来提问,将军来作答如何?”
    “但请文和先生发问!”
    张绣重新抬起头,像个好奇宝宝似的看向贾诩。
    贾诩缓缓问道:“请问将军,对于当今天下,你是否认为此乃大争之世?”
    张绣略一思量,回道:“当算大争之世!”
    贾诩再问:“即是大争之世,将军继承您叔父的部曲哪怕依附刘表,却仍然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也可算一方诸侯。”
    “可将军有与天下群雄一争的决心吗?”
    张绣沉思良久,摇了摇头。
    贾诩再道:“既然将军并无逐鹿天下之心,最好的去处便是投一方明主,刘表可算一方明主?”
    这次张绣完全没有犹豫,果断回道:“若刘表算得上明主,兴霸又何必北上千里投奔张昊?”
    贾诩颔首赞同,继续发问。
    “既然刘表算不上明主,而所谓明主,也当考虑其自身实力,以免中道崩殂。”
    “而当今天下最具明主潜质的,便是新建大夏的张昊,与借用汉室名义的曹操。”
    “若择其一方而侍,将军会选择谁呢?”
    张绣与曹操接触不多,与张昊接触也不多。
    但从甘宁现在担任渤海水师都督,和李暹、胡封等人也投了张昊一事上,张绣自然倾向于张昊。
    可他现在的立场恰恰与之相反,并且张昊如今面对的局势很不妙,如果选择对方,这其中需要承担的风险不是一点点大。
    贾诩看出了张绣的为难,即使张绣不说贾诩也明白对方真正中意的是谁?
    而说起张昊,
    贾诩也很好奇为何自己从来没见过对方,对方却对自己很了解,又很感兴趣一样,可这兴趣又从何而来呢?
    贾诩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也正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见张绣一副想说而又不好说出口的模样,贾诩主动开口了。
    “诩在三辅时,曾从齐地商贾口中得知一件事。”
    “每当海上掀起风浪之时,齐地近海的渔民出海总是很难有所鱼获,可一旦有所鱼获,海上风浪越大,回来售卖的鱼价便越贵。”
    “张将军,若你有意与张昊结个善缘,诩一计,可使张昊的大夏危而复安,当前面对的局势幽而复明!”
    “不知张将军可有意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