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曹操破局,进位为公
作者:吟游诗人渺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最新章节     
    “禀明公,荆、徐两州急报!”
    “刘表、刘备宣告结盟,此后两州共同进退!”
    刘备的动作很快。
    陈登刚提议与刘表结盟没两天,刘备就向荆州派出了使者。
    刘表麾下的蒯良、蒯越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明白当今天下的形势,便极力劝说刘表同意了结盟。
    消息传到许都,曹操召来麾下文武进行商议。
    “诸位,刘表、刘备宣告结盟,其意所指昭然若揭。”
    “如今中原已成困兽之地,刘表在西,刘备在东,一东一西互相钳制,我等要想破局不可谓不难矣!”
    “然北面的张昊势头正猛,若我等止步不前,终有一日为其所虏!”
    “对此,诸位可有妙计相助?”
    曹操面无表情地说了个开头,目光向下方一众文武扫去。
    其中有一人立即站出来发言,曹操向其看去,乃是才投效他不久的袁涣。
    袁涣之父名叫袁滂,官至司徒。
    虽然他们这一脉也姓袁,但并不是出自袁绍、袁术所在的汝南袁氏,而是出自陈国扶乐县的袁氏。
    不过袁涣此前避难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任用,说是新降之人也没错。
    “启禀明公,涣认为今天下局势已定,北面的张昊不会也不敢冒然南下,明公您雄踞中原,有终结乱世之心!”
    “故而刘表、刘备所为,不过是出自个人私欲,力求自保之举,当无冒犯明公您的意思。”
    “听闻前番江东的孙策欲袭取广陵郡,徐州军的战事打得很艰难,一度丢失半个广陵郡。”
    “孙策其父孙坚又曾死于江夏黄祖之手,与刘表有怨,今二刘联盟应当主要还是为了防备孙策。”
    “何况明公您新定司隶,若此时与二刘宣战,并非是一个好的时机,涣认为当以安抚为主,将目光暂且转投别处!”
    袁涣这话算是夹带了一点个人私货。
    之前刘备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时,刘备推举过袁涣为秀才,两人因此结下了一段交情。
    曹操在看了袁涣两眼便将目光移开,并未多说什么。
    因为从理性分析,袁涣这话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另外刚才提到的新定司隶,
    不管怎么说,曹操如今‘挟天子’至少还是打着汉室的名义。
    曹操回到许都不久,经荀彧推荐,钟繇领司隶校尉一职持节前往关中,督司隶军政。
    关中诸将不想被打上反贼的标签,又无力与曹操抗衡,只能捏着鼻子默认钟繇上任的事实。
    不过钟繇在曹操勤王之前就在朝廷任职,让钟繇上任,关中诸将心里也能接受。
    而有荀彧作保,曹操也对司隶一应事情放心。
    ...
    场中的议事还在继续。
    袁涣建议以安抚为主,先对付其余势力;
    其余人也有建议三征徐州,趁刘备跟孙策做了一场实力衰弱,再给刘备一点教训!
    然而,
    当曹操的‘子房’开口说话后,场中主战派的声音大大减少。
    “明公,彧觉得方才袁涣所言不无道理。”
    “虽说刘备本就有袁谭为之助,此前又陈兵泰山郡有冒犯之意,今再与刘表结盟不容忽视。”
    “然刘表、刘备刚一结盟,我方就与其开战,这未免也太打人脸面了!”
    “何况中原本就是四战之地,一旦我方主动挑起战事,恐徒耗实力,让旁人得利啊!”
    “故而彧认为,当名为安抚,实为分化。”
    曹操明白荀彧话里的‘旁人’并未明确是指张昊,是因为还指孙策等人,于是问道:
    “那依文若之见,当如何安抚才是分化呢?”
    荀彧并未第一时间回答,郭嘉在旁接话道:
    “明公,嘉认为或可令其进位为公。”
    “进位为公?!”
    曹操瞳孔微缩看向郭嘉。
    郭嘉坚定的眼神表明他不是在说笑,同时为曹操解释道:
    “明公,进位为公自然进的是乡公。”
    “之所以让其进位为公,明面上是我方代表的朝廷对二刘联盟的威势服软,还可以使其放下对我方的警惕。”
    “然刘表进入荆州才不过七年有余,刘备继任徐州也不过三年左右,若以稳定治下的功绩来论,刘备必然比不上刘表,而刘表也不足以进位为公。”
    “虽然公仅是最低一级的乡公,无县公、郡公的建国之权,可刘表曾有不臣之举,想来进位为公对其诱惑不小!”
    “至于刘备,刘备若不与刘表同时进位为公,说明此人有自知之明,可反过来不就是说明进位为公的刘表没有自知之明吗?”
    “而两人如果同意进位为公,天下之人自然不缺质疑两人功绩者,待质疑之声大起,自有不服者请命征讨。”
    “而两人如果不同意进位为公...”
    郭嘉说到这里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忍不住轻笑着道:
    “让两人进位为公,封地自然是选择张昊治下的乡邑。”
    “如果不同意,这是不是说明刘备、刘表不愿意与张昊为敌,身为汉室宗亲不愿意拥护汉室了呢?”
    曹操摩挲着自己的下巴,认真思考郭嘉这个提议的可行性,其微微颔首的模样显然是有点心动了。
    不过他没见到的是,
    当他这副模样落到下方众人眼中,有些人目光微动,好像有了些别样的想法。
    半晌后,
    曹操停止思考,决定此计可行,忽然又慨叹两声。
    “唉!本初吾兄已逝,青州毗邻河北,也不知道倘若张昊来攻,袁谭等人能否守住青州?”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万一袁谭等人有个好歹,本初兄岂不就绝嗣了吗?”
    坐落在不远处的程昱立马接话道:
    “倘若袁谭等人不能守,明公何不取而代之?”
    “如此也能尽早保袁谭等人性命无虞,同时阻张昊南下再次扩充实力!”
    曹操眼中霎时闪过一道精芒,他可没忘记夏侯惇在东郡为什么战败。
    思量片刻,曹操随即说道:
    “如今袁谭与刘备交好,那么...便先与平原郡的袁尚取得联系吧!”
    之所以选择袁尚,是因为只有袁尚才有心与袁谭为敌。
    并且张昊好心派兵护送袁尚返回青州,结果麾下兵将却被伏击,怎么说袁尚也有一丢丢责任。
    而这,
    正是曹操趁机拉拢袁尚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