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孙策抉择,反曹?助曹?
作者:吟游诗人渺   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
    扬州,吴郡。
    曹操想南征张绣,解决许都的后顾之忧顺便扩充实力。
    而孙策对于此战,在助曹和反曹一事上实在有些拿不定主意,就连麾下文武也吵吵闹闹分为两派。
    “孙将军,此番曹孟德剑指张绣,徐州的刘备、青州的袁谭、甚至北方的张昊必定会有所动作。”
    “先不说张昊与曹操的实力如何,曹操四方皆敌,分心乏术,这正是我军攻取庐江的时机!”
    “只要再取庐江一郡,孙将军便可一统江东,届时凭借长江天险坐断东南以观天下大势,何乐而不为呢?”
    “孙将军,此战当反曹,攻取庐江呀!”
    反曹一派的人刚把话说完,助曹一派的人立即发言反对道:
    “糊涂!徐州军弱,去岁若非是荆州的刘磐总是袭扰豫章郡,郡中又有严白虎、祖郎之流相助刘备,广陵早就被孙将军拿下进军中原了!”
    “刘备不过是一织席贩履之徒出身,孙将军则是孙子后人,第二十三代孙,两相对比,你告诉我是他刘备知兵?还是孙将军知兵?”
    反曹一派的人立马反驳。
    “知兵当然是孙将军知兵!”
    “可既然尔等也知晓徐州军弱,日后再取徐州又有何不可?”
    “只要先取庐江,稳固江东六郡的根基,此后进军中原,江东六郡便可持续供给力量;而一旦进军中原失利,我等则能退守江东以休养生息,来日再整军再战!”
    “可要是置庐江于不顾,错失此战战机,他日进军中原失利,长江天险便缺失庐江一段,这不是将门户之地拱手让于他人又是什么?”
    助曹一派再道:“愚蠢!”
    “徐州军此时是弱,可尔等又怎知晓来日不会变强?”
    “去岁我军攻取广陵,刘备只不过是在咬着牙苦苦强撑罢了,州中早已元气大伤!”
    “趁此时机,我军就当乘胜追击,一举将其击破,否然使其恢复元气,他日再进军广陵又当不知会损耗多少实力?”
    “何况此战曹孟德也会再遣一军相助,以帮助我军牵制刘备部分力量。”
    “孙将军!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机稍纵即逝啊!”
    反曹与助曹两方各执己见,说得都很有道理。
    孙策单手撑着下巴,手肘拄在案桌上,皱着眉头难以抉择。
    随即,
    孙策向自己的好基友周瑜望去。
    “公瑾,你认为应当先取庐江反曹,还是应当屯兵豫章、再攻广陵助曹呢?”
    风度翩翩的周瑜站出列来,正要说话。
    忽然,
    有侍卫从议事的大堂外一路小跑着进来。
    “报~~~启禀孙将军,曹操已发兵南阳,与张绣战于淯水之畔,战况暂未明了!”
    “同时徐州的刘备得知曹操发兵,已于下邳国边境陈兵,欲攻沛国以呼应刘表,青州袁谭也应刘备之邀欲寇泰山!”
    侍卫把话说完,周瑜还没来得及开口,刚才反曹一派的人立即抢话道:
    “孙将军!中原本就是四战之地,纵使曹操再强也无力以一敌多!”
    “如今天下皆反曹,合该先取庐江再与四方诸侯瓜分中原!”
    “此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见反曹一派的人抢话,助曹一派的人也不管了,跟着道:
    “蠢狗!如今天下最强一方势力,当属北方雄踞四州的张昊!”
    “除此之外,能与张昊单独抗衡者,唯有身处中原的曹操!”
    “孙将军若是听信尔等蠢狗之言,瓜分曹孟德的兖豫之地,纵使拿下兖、豫也会元气大伤,尔等岂不闻鹬蚌相争之事?”
    “相反,我等若是先取徐州,便能以最小的损耗取得最大的利益,届时我等再添一州,实力将不减反增!”
    反曹、助曹两派人的插话让周瑜眉头微蹙。
    孙策坐于主位,见好基友周瑜都没法说上话,当即一拍案桌寒声道:
    “够了!都闭嘴!让公瑾先说!”
    场中众人随即安静下来,很是乖巧的闭上嘴巴望向周瑜。
    周瑜拱手一礼,不疾不徐地说道:
    “将军!瑜认为,既然曹孟德还未等到我军是否屯兵豫章的答复,就敢置庐江于不顾发兵南阳,那我军也唯有攻取广陵而助曹了!”
    “哦?公瑾何出此言?”
    孙策好奇地等待周瑜的解释。
    此时,
    场中助曹一派的人尽皆得意地看向反曹一派,反曹一派则一副悻悻不悦的样子。
    周瑜并未理会场中众人的表情,直接解释道:
    “将军,从人心上来分析,曹孟德能于中原崛起,自然不是疏忽大意之辈。”
    “他既然深知四面皆敌还敢先行出兵南阳,必然有所依仗,又怎会忘记我军有无攻取庐江的可能呢?所以庐江不能打!”
    “而从江东的地势上来分析,我军擅长水战,拿下庐江固然能一统江东凭借长江天险以据敌,然坐断东南却并非绝对!”
    “尔等忘了吴郡、会稽以东是何地了吗?”
    “张昊的辽东水师、渤海水师在海上的战斗力可不弱,他日我等若与张昊为敌,那么纵使攻取庐江,据守江东时也无太多优势!”
    “倒不如先取徐州,提升实力来得实在。”
    说到这里,
    周瑜忽然止住了还没说完的话,反而看向自己座位附近另一位大智若愚的人。
    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片刻,眼神中蕴含什么意思不言自明。
    透过目光向周瑜表达了感激,鲁肃站出来接话道:
    “孙将军,此外还有一点。”
    “从政治上来说,倘若此时攻取庐江,也意味着与曹操交恶,一旦与曹操交恶,将军您此后恐怕再难进军中原!”
    “哪怕攻取徐州击败刘备,更大的可能却是被曹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如此,孙将军您以后若想开疆扩土,唯有先西取荆州了!”
    听周瑜、鲁肃一唱一和说完,孙策念头通达、豁然开朗。
    当即按剑挺立,站起身来斗志昂扬地说道:
    “反正只有一个选择,那还等什么?”
    “诸君,此番随我再战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