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寮国进攻如何挡
作者:新津凡真   考仙慧根超级难!成绩震惊修真界最新章节     
    “这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嘛。”
    赵匡正接着说道:“范爱卿,你可记得在今日的朝会之上,影无声可是说过,赵敏公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朕也说过,公主可是关系着大松国与大寮国之间究竟能否和平共处的关键人物。”
    “赵敏公主的身份如此敏感和重要,你可知道这是为何呢?”
    对于这个问题,范真略微一思考,便已经将答案给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于是乎,其开口答道:“微臣斗胆猜想,难道是因为公主肩负着与大寮国和亲的使命不成?”
    只见赵匡正万分无奈地点了点头。
    然后,其开口说道:“是啊!”
    “朕于去年春,与大寮国皇帝耶律宝玑签订了一份和平协议。”
    “待公主十六岁成年之后,将其嫁给大寮国三皇子耶律雄飞,从此两国永世修好,和平共处。”
    “可是,如果朕立了赵敏公主为皇位继承人,那她就没有办法再嫁给耶律雄飞了。”
    “所以,这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避免大寮国因为此事而南下进攻大松国呢?”
    “或者说,我们如何才能够抵挡住大寮国的进攻呢?”
    “唉......要是大松国有实力抵挡住大寮国百万铁蹄的进攻的话,那朕就可以大胆的立公主为皇位继承人了啊。”
    这就是弱国的无奈啊!
    所谓的和亲,自古以来都是弱国向强国求和的一种无奈之举。
    正如范真前世所在的汉朝之初期,匈奴的实力强过汉朝。
    所以,汉朝不得不远嫁公主进行和亲。
    根据史料记载,就连千古一帝的汉高祖刘邦,居然都有远嫁公主进行和亲的无奈。
    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和亲公主是王昭君,虽然她只是被朝廷赐予的公主身份,但名义上也算是公主。
    王昭君之所以名气大,有两个原因。
    第一,那是因为王昭君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王昭君有多美?有诗云: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成语“沉鱼落雁”中的落雁,指的就是王昭君。
    传闻天上的大雁在见到王昭君的绝世美貌之后,居然都被惊呆了。
    大雁忘记了扇动翅膀,随即从空中掉落了下来。
    正如当今的一些开着车的老司机,看着路边的美女发呆,随即发生了交通事故一样。
    第二,昭君出塞为大汉朝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在朝廷的正史上,王昭君的地位非常之高。
    其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历来受到各个朝廷的褒奖。
    基于这两点,王昭君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和亲公主。
    可是,王昭君也是历史上最惨的一位和亲公主。
    按照匈奴人的习俗,单于死后,单于的妻子要继续嫁给新的单于。
    于是乎,王昭君的第一任丈夫呼韩邪单于死后,她就嫁给了呼韩邪与前妻所生的儿子复株累若鞮单于。
    复株累若鞮单于虽然不是王昭君的亲生儿子,只是继子,但名义上两人的确也是母子关系啊!
    后来,复株累若鞮单于死后,王昭君又嫁给了他的弟弟牙若鞮单于。
    而牙若鞮单于也是王昭君的继子,两人在名义上仍然是母子关系。
    其实,在呼韩邪单于死后,王昭君就请求回国的,可是汉朝皇帝为了所谓的大局,让其“从胡俗”!
    于是,就有了王昭君嫁给父子三人的历史事件,并为三人都生下了孩子。
    但最终,王昭君还是因为思念故土太甚,心生哀愁而病逝。
    有史料记载,王昭君在年仅三十三岁(也有其他说法,年岁不统一)的时候便早早的病逝了。
    所以说,王昭君是最凄惨的和亲公主。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皇帝,都不想通过和亲这种手段来获得与邻国的和平共处。
    但是,有时候形势比人强,为了所谓的政治大局,又不得不如此。
    正如从西汉建国开始一样,一直都有和亲公主远嫁邻国。
    但是,一旦汉朝强大起来了,就不需要和亲这种手段了。
    所以,到了汉武帝时代,大汉军队对于匈奴,那就是往赶尽杀绝的程度来打的啊!
    所以,在这一刻,范真开口问道:“陛下,如果大松国有战胜大寮国的计策,您还愿意和亲吗?”
    “什么?范爱卿,你说大松国有战胜大寮国的计策?”赵匡正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
    “要是真的如此的话,朕又怎么舍得将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北方蛮子呢?”
    “朕曾经在想,如果大松国与大寮国开战,哪怕只有五成的胜算,朕也要以举国之力,跟北方蛮子拼了。”
    “可是,大寮国有着百万铁蹄,每次南下都是来去如风。”
    “对方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根本就不与我方正面决战。”
    “所以,大松国建国至今,从来就没有一次战斗可以在大寮国的手上讨到便宜。”
    “因此,大松国不得不采取和亲,并向大寮国称臣纳贡的政策,才能让大松国的老百姓少受一点儿寮国铁蹄的践踏啊!”
    “范爱卿,你快说说,究竟有何计策能够战胜大寮国呢?”
    这一刻,范真在脑海中快速地整理了一下前世的历史资料。
    他将那些战胜游牧民族军队的名将们所采取的战术,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总结和归类。
    然后,范真开口说道:“陛下,想要战胜大寮国的骑兵,首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对方的骑兵究竟有哪些优势?”
    “据微臣所知,大寮国是一个由游牧民族所组成的国家,所以,他们的老百姓基本上都会骑射。”
    “因此,只要那些牧民带上兵器再跨上马背,那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骑兵。”
    “所以大寮国才能够轻易地组成百万人的骑兵大军。”
    “兵源充足,这是大寮国骑兵的第一个优势。”
    “第二,大寮国的骑兵非常得机动和灵活。”
    “寮国的马匹耐力十足,适合长途突袭和骚扰追击。”
    “所以,寮国的骑兵往往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并对敌人发动闪电式的偷袭。”
    “或者是不断的在敌方的外围进行骑射骚扰,逐渐的蚕食对方的有生力量。”
    “你若追击,他就后撤。若是追击过猛,还有可能掉入对方的埋伏圈中。”
    “你若撤退,他们就如鬣狗一样,尾随着猎物伺机发动致命一击。”
    “所以,在很多时候,敌方都是被大寮国骑兵的这种机动性给拖垮的。”
    “一旦敌方的阵型崩溃之后,大寮国的骑兵就可以展开无情的追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