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草芥散修,可撼仙国根基?
作者:流局   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最新章节     
    何乐为再次身陷囹圄。尽管此次并未蒙眼,他也曾随席君游历过北方禁地,然而这戒备森严的仙军大牢却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要见杨续。”
    这是何乐为向狱卒杜君绰提出的唯一诉求。
    此事牵涉太过微妙,以至于杜君绰欲杀人灭口以保秘密,何乐为不愿因此拖累李孝恭及其他无辜之人。
    杨续乃其顶头上司,此刻也成了何乐为心中唯一的庇护屏障。
    杜君绰面无波澜,仿佛与何乐为从未有过一丝半缕的情谊,然而一个时辰之后,杨续竟真的踏入了囚牢。
    “杨真人……”
    杨续手中提着一只灵膳木盒,内盛数样精致的辟谷灵果与一壶陈年灵酿,斟满一杯,轻轻置于何乐为面前。
    “天帝欲取吾性命乎?”
    “然也。”
    杨续举杯痛饮,眼中毫无戏谑之意,面容严肃,微显佝偻,似早已耗尽心力。
    “我不该来此,此举乃我对你的最后一丝情义。准你提出一个问题,但也仅此一问,你须慎思熟虑,切莫错过时机。”
    何乐为毫不犹豫,朝着杨续发问:“杨真人指点迷津,何以保全我修为尚浅的残生?”
    杨续摇头道:“此事我无法替你解答……”
    “欲求生机,先需明悟为何必死无疑。”
    何乐为一饮而尽杯中美酒,紧闭双眸,竭力回溯过往,在记忆深处挖掘有关赵德言的一切线索。
    他想起曾在《仙鉴通志》中读到过一句关于赵德言的文字:“突厥颉利可汗收留华人赵德言,并委以重任。”
    此言如烛照深渊,瞬间揭示出赵德言背后的诸多秘事。在现世生涯的忙碌之中,何乐为已将许多修真古史遗忘殆尽。若非面临生死存亡的压力,这段往事或许永难记起。
    伴随着近段时间的深入探寻与了解,何乐为终于拼凑出了赵德言的完整事迹:
    贝州刺史赵德言,原系太宗李世民胞兄隐太子李建成麾下的亲信谋士。玄武门之变后,废太子旧部皆惶恐不安。
    待李世民登基之后,他颁布的第一道令旨便是宽恕所有废太子旧部以往之罪行,表示既往不咎。
    然而赵德言并无真才实学,但他深谙人心揣摩,且视仕途权谋为立身之本。
    在他看来,李世民的宽容之举不过是个表面文章,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打算放过任何一个废太子旧部。
    为了讨好新皇李世民,赵德言做出了一个愚蠢至极的决策——
    他暗中逮捕了一批废太子旧部,捏造事实诬告他们图谋为李建成复辟,企图将这批人献给李世民处置……
    遗憾的是,此番他确乎错判了形势。
    即便李玄通面上做得如春风拂面,其内心深处实则并无宽恕之意,更不可能一边颁布赦免令,一边却又暗中下令处决那些人。
    赵空明此举可谓弄巧成拙,犹如马失前蹄,非但未能取悦李玄通,反而无意中触怒了这位大唐天子。
    随后,赵空明便遭罢黜官位。
    然而他并未消沉,转瞬之间便觅得新主,那便是与大唐交兵的草原霸主——突厥大可汗颉利。
    他极力劝说进谏,向颉利献出策略,剖析大唐之所以强盛的秘密所在。
    颉利大可汗很快便被赵空明所说服,竟在原本以游牧为主的突厥族群中强行推行以农耕为主的大唐文明。
    突厥人开始栽桑养蚕,开垦农田饲养牲畜,为确保新政得以顺利推行,已被颉利视为股肱之臣的赵空明,再度返回大唐,借助商贸活动为突厥人输送所需的种子与农耕器具。
    他还竭力引入各类工匠和技术人才至突厥,可称得上为使突厥成为第二个大唐而鞠躬尽瘁。
    然而,游牧民族的特性早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血脉之中,习惯了以战养战、驰骋草原的突厥人,要他们弃弓执耒,下马种田,必将激起巨大的冲突与分裂。
    突利可汗旋即背叛了颉利,归降于李玄通;其余各部落亦因政见不合,纷纷内部分崩离析。
    曾在大唐因逢迎拍马而遭贬谪的赵空明,却在突厥朝廷受到了重用。无论是刻意安排,抑或是无心插柳,赵空明以其“无知无识”的手段,几乎单凭一己之力使得突厥内部矛盾激化,四分五裂。
    颉利大可汗对李玄通的情感交织复杂,既有艳羡忌妒,又有奋发图强的决心,渴望将突厥打造成为如同大唐一般的天下霸主。为此,他选择了信任赵空明。
    后世史学家多认为赵空明不过是误打正着,然则从杜君绰不惜杀人灭口的行为推断,何乐以为断定赵空明其实正在演绎一场“无间风云”,他实际上是李玄通派遣潜入突厥的“密探”!
    诸如农具炊具尚且不论,若论及能够让突厥化身为横扫六合的钢铁铁骑的关键,则非马蹄铁莫属。这其中或许有随商队的突厥人在背后瞒着赵空明偷偷行事的原因。
    故此,赵空明压根不知晓那一车货物究竟装载何物,这也正是镖师临阵反戈的原因所在,因为关于马蹄铁一事,就连赵空明本人也毫不知情。
    而实际上,负责研发或改进马蹄铁之人,正是何乐为最初找上门要求铸铁锅的那位铁匠小五!
    何乐为这一系列调查行动,险些破坏了李玄通针对突厥的大计——他意图借由赵空明自内部颠覆突厥,这便是舍一人而亡一国的惊天之计。
    如此看来,为了瓦解妖蛮部落的内部团结,为了扰乱其根基,无论是护送货物的修士、驾驭灵兽的驭兽师,还是水域监察司的执事或是天衍大道上的行者,为了保证赵德玄的真实身份不为人知,太宗李世民必会毫不留情地处决何夜白!
    李世民乃是一位胸怀壮志、睿智无边的仙帝,为了天庭的利益,他可以果断舍弃诸多,就算何夜白才华横溢,可相较于一个妖蛮部族而言,他又怎能比得上?
    答案显而易见,在对抗妖蛮势力的价值上,何夜白甚至连赵德玄的一根脚趾头都无法比拟。
    何夜白条分缕析地道出自己的见解,杨续静静地倾听,直至何夜白讲完,他的目光仍旧紧紧锁住何夜白的双眼。
    正值十六七岁的何夜白,在杨续眼中犹如一处深邃幽暗的未知渊薮,令人望而生畏。
    何夜白与乔洮阳的调查进程,杨续未曾遗漏一丝一毫,他们二人掌握的所有信息,他也一样了然于胸。
    然而,他始终无法理解,何夜白究竟是如何凭借那些零散碎片化的线索,洞悉整个事件背后的真相。
    的确,这便是整个秘闻的全貌,放眼三界九域,知情之人屈指可数。
    而这位年少的何夜白,仅凭短短两日的查探,竟然将事情的脉络看得清清楚楚。
    “你必将陨落无疑!”
    杨续的最后定论,恰好印证了何夜白的所有猜测。
    仙帝是否会欣赏智慧出众的臣子呢?
    自然会。
    但是仙帝绝对厌恶擅自耍小聪明的臣子,更不会容忍存在比自己更为聪慧的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