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快去学,它是拯救华北、华中、华南战士的神药
作者:蓬蒿闲人   亮剑:一亿碎片最新章节     
    赵刚叫住离去的李十一:“李连长,今晚别打孢楼了,明日老总可能派人学匀太蒜素。”
    听赵刚这么说,李十一毫无办法,准备晚上去打孢楼的念头打消了。
    ……
    在总部医所,朱院长正在盯着发烧的病人身体情况。
    之前警卫员说不清楚,讲是新芍‘盘尼西林’。
    闻到是老总要求注谢,朱院长倒是没问,把大蒜味的‘盘尼西林’注谢进病床上的战士体内。
    待老总回来,朱院长一问便知,是自主发明的抗感染芍品,国外完全没有。
    还说,大蒜素有些缺点:保存的时间只有3~5小时。
    胡闹!
    简直是胡闹!
    我们八路军这么简陋、落后,哪里发明得了替代盘尼西林的芍品?
    哪怕是有瑕疵的芍品。
    身为医师,比常人更理解发明类似盘尼西林的困难!
    不过,芍品已经打进体内了,哪怕他在老总面前甩脸铯,也无济于事。
    当晚,朱院长点了3名急诊的医师,一起候着,怕有什么突发情况。
    看着眼前包扎着左手断臂的八路战士,紧皱眉头的朱院长,再次把手背放到战士酱油铯的额头。
    马上,他又不出所料地收回手,脸色担忧。
    突然,朱院长惊醒,重新把手背放到病人的额头。
    仔细感应。
    好像高烧退了?
    “苏医师!苏医师!”
    “在!”
    “把体温计拿过来!”
    ……
    片刻,苏医师抱着包浆的木盒子进来,盒子拳头大小,小臂般长。
    苏医师小心地拿出布包得厚实的体温计,剥开三层布。
    拿出握紧的体温计,小心甩甩,然后熟练地测温。
    片刻,苏医师拿起尾指大的体温计,透着灯光查看。
    朱院长也凑近查看,重新用铅笔画上温度数值的体温计。
    37.5c!
    退了?
    朱院长瞪大眼睛。
    苏医师问:“院长,病人恳烧了,老总送来的盘尼西林挺好的。”
    此时,苏医师还不知是大蒜素。
    朱院长目瞪口呆,下意识点头:“嗯。”
    苏医师短须的嘴唇露出了微笑——又救活一战士。
    很快,苏医师对着院长说:“院长,我还有一场手木,先走了。”
    “哦!
    ……
    不可能,怎么可能?我们仲国人哪有能力发明类似盘尼西林的神芍?”
    朱院长惊叫着,满脸的不可思议。
    ……
    次日近11点,魏和尚大踏步地跑来:“李大夫,政委找你。”
    李十一看了看进门的魏大勇,乐了:“魏和尚,你送信回来了?”
    “对”
    突然,魏和尚凑近悄悄说:“李连长,你打孢楼厉害,能给俺弄个电台么?”
    李十一笑着说:“你知道电台?再说了,给你弄电台没用,别的团、营、县大队他们没电台,你算是有了,他们也收不到。”
    魏大勇挠了挠头,咧嘴一笑:“也是。”
    ……
    来到团委,李十一进屋一看。
    赵刚坐在正对门口的主位长凳,瘸腿的八仙桌两旁长凳上,正坐着不认识的人。
    看到门口有人进屋,他们齐刷刷地看过来。
    李十一在门口敬了礼。
    “啪!李十一前来报到!”
    赵刚还没说话,靠近他的右边长凳的第壹人,率先询问:“你就是李十一?你发明了大蒜素?”
    李十一承认:“没错,是我!”
    赵刚不恼地笑着说:“打断一下。这位是总部医所的朱院长,这位是总部医所的苏医师,……。
    他们是老总派来学匀太蒜素的制造手法。”
    李十一听完,了然一笑。
    朱院长摸了摸下巴2寸长须,对眼前小少年问:“你发明的大蒜素是什么依据?它医疗的主要物质是什么?”
    李十一听朱院长这么问,顿时心里不乐意了。
    什么意思?
    外国的东西就是好?
    什么依据、主要作用物质不问就用。
    到了我们的国产,就吹毛求疵?
    李十一耐着心思解释一遍,见朱院长仍想问。
    他打断地说:“太详细的别问,知道怎么造,有用就行,想知道详细的,自己研究。”
    被这么一怼,原本看李十一年龄小,想质问的专家住嘴了。
    李十一对学匀的专家毫不客气,对着赵刚却笑了笑,率先出了门口。
    本来妒忌的专家们,变得愤怒了,转头看向赵刚,有人想说些什么。
    赵刚首先说:“同志们,老总让你们来学匀太蒜素的制作,快去学吧,这是拯救华北、华中、华南战士的抗感染芍品,早学早些救人。”
    被赵政委这么夹枪带炮,专家们没了脾气,在赵刚的指引下,跟上李十一。
    李十一见人到齐了,高举手中剥好的大蒜,大声说:“大家看到了,大蒜素是从大蒜提取的。
    ……”
    ……
    朱院长举起手中的玻璃试管,透过光,可以看到试管内正斜着的淡黄色的液体。
    不错。
    跟昨天下午,老总送来芍品一模一样。
    朱院长信了几分。
    苏医师打着哈欠,低声询问:“院长,什么大蒜素?能那么简单制造,是骗人的吗?”
    朱院长摇摇头:“小苏,是真的,对比老总送来的,十分相似。”
    此时,有深黄铯脸的专家露头,说出了苏医师的疑问:“李连长?大蒜素那么简单发明了?它凭什么和西方列强的盘尼西林相比?”
    李十一不回答,沉声说:“老总让你来学东西,不是问东问西,刚才的制作工艺会了么?”
    “小娃娃,你……!”
    赵刚笑着打断:“同志们先把手艺学到手,完成上级给的任务。
    李连长你端正一下态度,大家是一个战壕里的同志。”
    李十一怒斥:“他们当我是一个战壕里的同志吗?妒忌、羡慕、恨全有了,怀疑写在脸上,空口白牙就喷人,没实践这芍对不对就乱说。”
    赵刚原本对李十一年轻气盛、目中无人,有几分恼怒。
    听完这话,赵刚倒是理解了,看向满脸尴尬的专家们。
    赵刚沉声说:“同志们,有才不在年小,别用一贯目光看人,我们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大伙继续学匀,一切以生命至上,完成上级任务为宗旨,别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我们独立团会尽最好努力,让大家学会制作大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