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愿尽力一试
作者:夜雨听荷   穿书不可怕,凭自己改掉炮灰命最新章节     
    这倒是实在话,谁都过的不易,翁晓晓只听不做评判。
    庄子不大,说着话就到了作坊。
    过年休息了十来天,今日头天上工,大家都在忙着做清洁,坛坛罐罐,林林总总都需要清洗擦拭。
    小海正好在院里清点刚收进来的蔬菜,听到门口的说话声,忙迎了过来,“主子您过来啦。”
    翁晓晓点点头,“去忙吧,有事儿再招呼你。”
    小海行了个礼,回去接着做事。
    “大娘,麻烦请高桥过来见我。”
    “是。”刘大娘是个急性子,虽然上点了年岁,但忙起来就喜欢一路小跑。
    翁晓晓站在那里没动,看着刘大娘的背影,她很是庆幸这不是要求所有女子缠足的时代。否则这里便招不到做工的女子了。
    缠足的女子脚小难行,走动需扶墙摸壁拄杖持杆,有条件的则是由婢女扶持着,至于出门行路, 即使持杖扶婢,也是走不了多远便已气喘吁吁。富家的夫人小姐,凡有所需自有仆婢驱使,但是一般的平民女子却只能依靠自己,膝行洒扫,跪坐陇亩,那份苦楚,常人实在难以想象。
    没有缠足,她才可以女扮男装,才能有今日。
    这身体若是个小脚女子,她绝对不会半残着苟活,动都动不了,还想改命?做梦吧。
    翁晓晓笑着摇摇头,赶走这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站在那里看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做事。
    “东家,高桥来了。”
    “东家好。”
    高桥中等身高,五官平常,很瘦,但浑身上下干净利落,收拾的妥妥帖帖。
    “刘大娘,我跟高桥单独说两句。”
    “是,老身先去忙了。”
    院里到底不清净,翁晓晓转身进了屋。
    “章嫂子,请坐。”
    单独面见东家,高桥有些拘谨也有些紧张,双手下意识地摩挲着衣角。
    “我站着就行,有什么事儿您吩咐。”
    坐不坐的,翁晓晓也不勉强。
    “跟刘大娘学了这一段,你觉得如何?”
    高桥抿抿唇,有机会进作坊做工已是幸事,她勤勤恳恳做事,不敢妄想别的。
    跟着刘大娘做事,也是一板一眼,高桥谨慎,并不敢多问什么,把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甚至,还拉着上了学堂的小叔子教她识字。这样就能把重要的东西记在纸上了。
    “做管事虽然位高权重,但是责任也大,处处都要操心。”
    不被权势迷了眼,还能看到责任,难得。
    “这是自然,一般来说,权力跟责任都是对等的。刘大娘处罚过谁吗?可有徇私的事情?”
    高桥眨眨眼,这是怀疑刘大娘?
    “东家,刘大娘作为管事,自然处罚过不守规矩的,但照章办事,大家都心服口服的。也没见她偏袒过哪人,反正我没见过,不能乱说。”
    持心中正,不错。
    “你可处罚过手下?怕不怕打击报复?”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但是东家、管事信任我,让我做个小头头,那就得对得起那份工钱。”
    翁晓晓笑着点点头,是不是为了哄她高兴才这么说的,她不能确定,但是,高桥没有通过指责刘大娘上位,这点她是欣赏的。
    人无完人,刘大娘不是圣人,自然会犯错,但她没有大毛病,作坊也没出过大错,更没有贪过钱,这就算是很合格的管事了。
    “刘大娘年岁大了,有些力不从心,带着你,就是想培养你。如果从今天开始,我让你做管事,你觉得自己能胜任吗?”
    巨大的惊喜砸晕了高桥,她都觉得是自己幻听了。
    让她做管事?
    真的吗?
    她愿意,她想做,但是做得下来吗?她心里没底。
    但高桥很清楚,机会只有一次!
    前年,她儿子才满三个月,就被婆婆分了家,只分给了他们一亩地,一间茅草屋,两个月的口粮。那时候青黄不接,就是天天喝稀饭,也熬不到粮食下来。
    刘大娘见她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把她招进了作坊,正是这份工作,让他们一家三口活了下来。
    刚进作坊的时候,孩子小还需要喂奶,她就把孩子放进摇篮里带着上工,只在需要喂奶的时候才过去照管一下。
    人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只能咬着牙往前走。
    刘大娘是她的恩人,东家更是。
    既然东家看得起她,也就是没有更合适的人了,那她就拼命把事情给做好,为东家分忧,回报这份大恩情。
    片刻之间,想通这些,高桥便做出了决定。
    “多谢东家看得起我,高桥愿意尽全力一试。只是我年轻没经验,也不知道能不能担得起这份重担,但是我愿意鞠躬尽瘁,尽力而为。”
    “章嫂子读过书?”翁晓晓有些欣喜,能说成语的村妇可不多见。
    高桥腼腆一笑,没想到东家竟问了这个,“我小叔子进了学堂,跟着他在学呢。”
    翁晓晓感叹一声,这就是教育的深远影响了。
    默默浇灌,静待花开。
    “好好学,也别太累着自己,身体是最重要的。”
    以往都是远远地看着东家,几乎没有直接说过话,高桥没想到东家竟是这样和气,真像自家的弟弟一样。
    “咱年轻不怕累,如今不愁吃不愁穿的,浑身都是干劲。”
    翁晓晓就喜欢这样有活力的人。
    “走,现在就当着大家的面去宣布你的任命。刘大娘那里你也别担心,我会给她安排个新差事。”
    一听刘大娘有了妥善的安排,高桥才放了心,她不能忘恩负义。
    翁晓晓让小海召集来众人。
    作坊规模在扩大,人员也在增加,二十多个人往院里一站,还是满满当当的。
    翁晓晓先笑着给大家问好,“各位,这年过的可好啊?”
    “好,好着哩。”
    “托东家的福,有鱼有肉,待客丰盛着呢,亲戚家的姑娘们都想嫁到咱们庄子上来呦。”
    “还真是的,我亲戚也找我打听了。”
    七嘴八舌就把话题给带偏了。
    翁晓晓忙出声说道:“大家日子好,我就放心了。下面有几句话说,请大家静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