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各自心怀鬼胎
作者:混日子的又一天   神三群聊:三国最新章节     
    …
    而在剩下的三条路线当中,都比较靠西,不管是进行进攻还是撤退,都比较方便。
    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地方的地形非常合适,特别是和他麾下的一支重要进攻力量,战车军团的施展。
    真正的草原霸王,从来不是骑兵,而是真正的战车军团。
    在这一方面,深度研究汉室军队体系的丁零王,更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相比于奔腾起来的战马,奔腾起来的战车,才是这一片土地不败的王。
    虽然对于地形地势的要求特别高,但不能掩盖其恐怖的杀伤力和冲击力。
    而且这种战车军团,对于士兵的天赋和基础素质,甚至意志力要求,都比较低。
    再加上他麾下的猛将,本身就有一个特别适合的军团天赋,更是能够将战车军团的实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么一想,更加平坦的西方,就成为了他的选择之一。
    不过在西方三条线路的军队中,丁零王却陷入了沉默当中。
    看着羊皮纸上所书写的内容,一条路线是卫将军曹操,一看就知道是汉室大将,再看一下兵力人数配置,这绝对是汉室主力,他要是选择这条路线,岂不是找死?
    至于另外一条,汉帝国后将军袁术,得,又是一个大将,再看一下军队人数,又是一支主力部队。
    再看一看出征的方向,从长安地区走出来的军队,这算什么?
    这妥妥的汉帝国禁卫军队,真正的主力部队,汉帝国真正的骄傲。
    只要不是脑残,都不会选择这样的军队路线进行拦截。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条路线,这个挂着诸葛旗帜,除了一个军队人数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情报的路线,就是当之无愧的首选。
    虽然距离其他路线的军队也很近,但也有一两百里的距离,只要把握得当,击溃对方,也是易如反掌。
    不过接近五万人的大军,确实有一些难啃了。
    “待遇很丰厚,难度也不低,不知道单于可否帮助一下?”丁零王卷起了羊皮纸,眼珠子一转,开口笑的说道。
    “不知丁零王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尽管说,能帮到的,我都帮…”呼延储脸色温和的说道。
    既然发出了询问,那就意味着上了钩,至于选择谁,其实并不重要。
    丁零王把他们当做送给汉室的一盘菜,他又何尝不是把丁零王当做送给汉室的一个战绩。
    互相算计的情况下,谁更胜一筹?
    “敌军人数众多,而我军人数又没什么优势,所以特向单于申请一些人员,当然,普通的胡骑就好,至于高贵的匈奴精锐骑兵,那就完全没必要了…”丁零王语气有些卑微的说着自己的要求。
    至于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只是普通的胡人,不管是掌握还是使用,都任他拿捏。
    真要是来一些匈奴的精锐骑兵,到时候能不能够指挥得动,还是一个问题呢。
    如果指挥不动,岂不是对自己威望的一种重大打击。
    强行指挥的话,只会给双方造成矛盾,他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这不是他的身份该做的事情。
    “好!你有六万军队,我就再给你六万,如何?!”呼延储十分爽快的答应下来,并给出了一个数字。
    反正胡人数量过多,他也不好操控,分出去一部分也好。
    想要把别人当炮灰,那至少该给的东西还是要给,只有这样,才能够心安理得的送其上路。
    丁零王听闻此言,也没有讨价还价,直接点头应了下来。
    一对一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掌握另外六万的胡骑,对他来说确实没什么难度,还能够增加自己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
    但凡这些胡骑有其他的想法,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其砍死,突出一个迅速。
    “既然如此,那我就选择这一支,想来单于也没有意见…”丁零王用手敲打在羊皮纸上,满脸笑容的说道。
    呼延储只是随便的扫了一眼,便点头同意了。
    反正对于他来说,丁零王选择哪一条路,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兵分八路,组网拉线,就算存在薄弱点,也不可能是一个区区丁零王,能够解决掉的存在。
    “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辞了,还请单于,等我的好消息!”丁零王简单的行了一个礼,便转身离开了。
    行走间的脚步更加轻松,仿佛印证了其主人欢快的心情。
    “若是这个世界,真的有那么简单就好了,不过很可惜,他不是啊!”呼延储不屑的笑了笑,扭头向着一旁走去。
    这些没有脑袋的笨蛋,有时候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真让人无语啊。
    如果汉帝国的谋臣,也如此的简单就好了。
    就算不动用脑袋,都能来一个算计一个,实在是太简单了。
    呼延储重新看了一眼羊皮纸,看着先前丁零王用内气所圈起来的人物和名字,缓缓的将羊皮纸重新卷了起来,随后露出了一股笑容。
    不知名的诸葛,以及五万人左右的军队,怎么看都像是来打酱油的,跟其他路线的军队格格不入。
    而对于此时的诸葛亮来说,人生就是大肠包小肠,曲折而离谱。
    说实话,正常除军分队当中,他应该也属于附属的军团,并不承担主要的进攻路线。
    但有些时候,现实就是这么离谱,本来只有两三万人的兵团,在他挂上旗帜以后,很快就补充到了五万人,并持续性的上升,而这部份兵力的来源,主要来源于世家私兵当中。
    至于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大致的理由也不过就那几类。
    有的人都是看诸葛亮年轻,秉承着诸葛亮能混,他们也能混的想法,加入军队当中的私兵。
    也有知道诸葛亮身份,以及未来有可能坐的位置,提前进行安排和布置,就当打个招呼了。
    别的不说,光靠一个战友,有时候,就是一个不错的交情。
    虽然不至于同生共死,但好歹有一个同袍之谊,以后相处的时候,也会轻松许多。
    还有一些是感觉到有些不对,所以将兵力放到诸葛亮这边。
    相比于那些老狐狸,明显更加年轻的诸葛亮,在这些人眼中才会更嫩一些,什么都不懂…(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