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无功而返
作者:林羽乐   红楼:庶子称雄最新章节     
    第363章无功而返
    国朝科举的精华在八股,八股的精华在破题,破题好不好,一看便知,做不了半分虚假。
    故考官阅卷时,十分快速,只需看个破题,破题不好即证明经义不通,立意浅陋,直接就可黜落了,绝没有冤枉的。
    贾琮见众人望来,干咳了一声,道:“可见你们平日不用功,这么简单的题目都答不上来,还来问我。是我授课还是庞先生授课?”
    无耻之徒!众人不敢在课堂上与他争吵,只是腹诽。
    庞超笑道:“小友若有高论,上来讲讲也是无妨。”
    贾琮笑道:“先生先讲,晚生待会再请教。”
    庞超点头道:“此题若破以,无后世之名,圣人之所忧也。如何?”
    众生恍然大悟,他们虽破不了好的,却是识货的,齐声赞叹:“先生大才,学生受教。”
    “好在哪里?”贾琮低声问同桌的学生。
    那学生白了他一眼,还是解释道:“跟你说了你也不懂,若是科举场上,凭这个破题,几乎便可十拿九稳了。”
    贾琮撇撇嘴,舞文弄墨,有个鸟用。
    庞超看向贾琮,道:“小友可有高论,但说无妨。”
    贾琮也不客气,长身而起,走上讲台。庞超自退到一边,任他发挥。
    他既然敢来书院,昨儿也在宝钗那里作了一番功课,因笑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者,儒家之精要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诸位,何谓仁?可有教我?”
    众人皆皱眉,这个问题不可谓不大,仁字看似简单,无数老儒即便读了一辈子书,也未必能说清楚什么是“仁”。
    庞超微微一笑,任他表演。
    众生想了想,总不能说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连仁都不知道,纷纷开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众生也学聪明了,各自引用圣人言,总没错。
    贾琮呵呵一笑,道:“扯淡。读死书,死读书,毫无创见,圣人若在世,定要痛骂们一顿,仁就是背书么?”
    “你!无礼!”
    “狂妄!”
    “你亵渎圣人。”
    “肃静!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庞超皱眉道。
    众生忙噤声,正襟危坐。
    贾琮道:“庞先生,各位朋友,愚以为所谓仁者,不过四层意思。
    最浅者,之于自身,修身而已;其上之于家族,齐家而已;其上之于守牧一方,爱人而已;其上之于平治天下嘛……庞先生,您以为何谓仁?”
    众学生默默点头,他这几句话倒也不算错。
    庞超哪会被他难倒,微笑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谓仁矣。”
    “先生此言极是。”众生鼓掌赞叹。
    贾琮目光灼灼,抛出最后一个问题:“诸位,若以实事论,新法可谓仁乎?旧法可谓仁乎?”
    众生皱眉,这有些偏题了,不过针砭时弊、议论朝政恰恰是读书人的最爱。
    “新法搜刮酷烈,加重平民负担,非百姓之福,不算仁法。”众学子几乎都出自富豪士绅之家,哪里会说新法的好话。
    “对,新法不仁。”众人齐声道。
    贾琮冷笑道:“莫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才算仁法?”
    “两码事,岂能混为一谈。”
    “对,休得胡搅蛮缠。”
    贾琮懒得和这些书生扯皮,看向庞超道:“先生以为如何?”
    庞超眉头微皱,道:“书院之内,只谈学问,不论国是。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说完便走。
    贾琮忙跟着出去,直跟着他进了一所小院子,想来是庞超的住所或书斋。
    “小友跟着我作甚。”庞超回头道。
    贾琮笑道:“先生知我来意,何必装糊涂。”
    庞超摇头道:“这却不知。既然来了,就喝杯茶罢。”
    “那就叨扰了。”
    贾琮随他进正堂坐下,自有童子斟来上等好茶,顿时茶香袅袅。
    “小友此来,所为何事?”庞超淡淡道。
    “请先生出山。”贾琮也不讲什么策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庞超笑道:“我与小友今日初识,是否有些交浅言深了。何况小友还未必以真名相告。”
    贾琮笑道:“一回生两回熟嘛。学生其实不叫贾宝玉,至于我的身份,听闻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机,能猜到么?”
    庞超摇头失笑:“小友过誉了。要猜到小友的身份,也不需要什么大才,近闻锦衣卫贾提督代天巡幸江南,这位天下第一才子和阁下年龄、形貌似乎相差不大。”
    贾琮笑道:“先生好眼力,在下正是贾琮,特来请先生出山辅佐,报效朝廷。”
    庞超笑道:“我并不在山中,谈何出山?”
    贾琮劝道:“先生一身本事,若白白荒废,岂不可惜了?”
    “非也。若能传道授业,为国育才,他日桃李满天下,岂非也是为朝廷效力?又怎是荒废?”庞超道。
    “额……这……圣人说的,君子归根结底要治国平天下,一辈子教书算什么事。”贾琮忙把圣人搬出来。
    庞超摇头笑道:“圣人也说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余穷而君达,如今正是各得其所,何必强求。”
    论口才,贾琮哪里说得过他,论圣人之道,更是被吊打的渣都不剩。
    贾琮只得明码标价:“先生,您想要什么但说无妨,只要肯出山助我一臂之力。美酒、美人、金银珠宝、广厦豪宅,只要这世上有的,尽管开口,别客气。”
    庞超哈哈一笑,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阁下所言之物,书中尽有,又何须外求。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阁下还是请回罢。”
    贾琮苦笑,好在他也没打算一次就把这尊大佛请回去,被拒绝也是意料之中,起身拱手道:“先生,我改日再来拜访。”
    庞超摇头失笑,这小子,也学古人三顾茅庐么?
    “阁下公务繁忙,何必在我这个教书匠身上浪费时间,天下英才何其多,何不另寻贤能?”
    贾琮道:“天下英才虽多,又有谁能比得上先生?”
    庞超摆手笑道:“溜须拍马也是无用,我不吃这一套。”
    贾琮道:“我总会找到先生吃的那一套。”说完起身离去。
    庞超摇头不语,一炉火已熄灭,又岂会轻易重燃。
    ――
    这日一早,温有方匆匆去向贾琮回事。
    “禀大人,这两日乔千户已带人把四大家各房犯事儿的子弟、管事拿了,押在卫狱,共计一百八十余人。”
    “加紧审讯。”
    “是。”
    刚打发了温有方,便听丫头来报,说凤姐儿、宝钗有请。
    贾琮呵呵一笑,起身往后宅去。
    上房里,凤姐儿、宝钗正和晴雯说话儿,见他来了,都起身相迎。
    “凤嫂子、宝姐姐,何事?”贾琮笑道。
    凤姐儿笑道:“你这回可威风了,一气儿抓了这许多人,昨日晌午我爹就把我叫了回去。
    各房的婶子、嫂嫂、兄弟媳妇都来扭着我讨人情,一个个低声下气、愁眉苦脸的,看得我直想笑。”
    “凤嫂子怎么说?”贾琮道。
    “我说,都是世交至亲,哪能下死手,不过是吓唬吓唬,你们去赔个不是、道个恼,我再替你们说和说和,人就回来了。”凤姐儿笑道。
    贾琮看向宝钗,道:“想来薛家也求了宝姐姐罢,姐姐怎么说?”
    宝钗点头道:“我说,这是衙门的公务,我却不懂,琮儿素来不会擅造冤狱,想来若各位兄弟、侄儿是冤枉的,定会平安无事,也不须多虑。”
    贾琮点头道:“宝姐姐此言,深得我心。”
    凤姐儿一惊,道:“琮哥儿,你不会真要六亲不认罢?”
    贾琮冷笑道:“凤嫂子,你猜对了。这群蠢货已激起了我的杀心,不杀人是不行的了。让他们准备办后事罢。”
    凤姐儿脸色一白,这可是一百多号人呢,忙道:“琮哥儿,你不是要行新法么?逼他们服软就行了,何必动刀?伤了亲戚之间的和气。”
    贾琮笑道:“难道我放了他们,就不伤和气了?与其让他们恨我,不如让他们怕我!当然了,你和宝钗的体面我肯定是要给的。来人!”
    “三爷吩咐。”燕双鹰从门口闪身进来。
    “传令乔尹,四大家的犯人,若不是死罪的,打一顿放了。”
    “是。”燕双鹰领命而去。
    宝钗神色略黯,她深知贾琮的脾气,说一不二,因此一言不发,心中为即将上断头台的本家兄弟、侄儿们哀叹了一声。
    凤姐儿忙道:“那剩下的人……”
    “该投胎还是该下十八层地狱,这是阎王老爷管的事,我怎么知道。”贾琮淡淡道。
    “你……”凤姐儿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贾琮看了她一眼:“你什么时候这么博爱了,又没动你家的人,你急什么?”
    凤姐儿啐了一口,“你打量谁都和你一样冷心冷面,我可怜的兄弟们呐……”说着语带哭腔,拿起手帕在鼻端眼角轻轻擦了几下。
    贾琮嗤一声笑了:“要哭回去哭,别烦我。”
    “混账,没心肝的小贼,我王家也就罢了,难道宝丫头家里也这么办?本家也这么办?”凤姐儿道。
    “什么本家?金陵贾家与我何干?杀几个不肖子弟而已,在都中又不是没干过。”
    贾琮神色淡然,又略带歉意看着宝钗,道:“宝姐姐,我……”
    宝钗摆手笑道:“这是外面的事,你何须顾忌我。且你身负皇命,自有你的难处,他们伤天害理、触犯国法,自有报应,也是天理循环。
    难道我让你法外开恩么?即便你对薛家开了恩,对其他家又如何?断案不公,徇私枉法,岂不为人诟病?我怎能让你因我而进退维谷。”
    一番话说得凤姐儿没了脾气,哑口无言。
    贾琮叹了口气,过去握着她的手,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薛宝钗。”
    肉麻!凤姐儿啐了一口,又嫉妒又羡慕,暗骂这畜生,对宝丫头就温柔小意,对我就蛮横霸道,也太偏心了,枉费老娘尽心服侍他。
    宝钗耳根红透,慌忙抽回手,瞟了凤姐儿一眼,慌忙嗔道:“像什么样子,满口里胡说什么,也不怕人笑话。你要这样,我再不上门了。”
    贾琮笑嘻嘻,道:“你不上我的门,我就上你的门,也是一样。”
    凤姐儿有些吃味,笑道:“宝丫头,琮哥儿素来是无法无天惯了的,我看他可不是胡说,而是真有此心呢。你就等着做咱们家的伯爵夫人罢。”
    “凤丫头,我没来说你,你倒轻狂起来,看我饶你。”宝钗又羞又急,便往凤姐儿身上挠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凤姐儿一边躲闪,一边干笑道:“你说我什么。”
    宝钗啐道:“你自己知道,还来问我。”
    凤姐儿道:“这我可真不知道,你们读书人就是花花肠子多。我不与你顽了,今儿乏了,也不在这儿碍眼了,我回去歇着。”说完便落荒而逃。
    “做贼心虚。”宝钗看着凤姐儿的背影,轻笑道。
    “就是,我就不心虚。”
    “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