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嘉禾农业集团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最新章节     
    6.5亿+20.9亿!
    谢时杰第一次看到这两个数字时,大脑嗡嗡的响个不停。
    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到老板的真实资产。
    但和他年龄相仿的老板却十分的淡然,那平静的眼神仿佛丝毫没把这些钱放在心上。
    郭阳其实也并不平静。
    这可是20多亿啊!
    谁能够波澜不惊呢?
    他可不是雷军,“最落魄的时候,只剩下银行卡里冰冷的40亿。”
    但他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得很好,现在还不是得意忘形的时候。
    20多亿的资产只是一个数字,
    说点实在的,微光投资公司的影响力还远远比不上天禾种业。
    2004年7月,大豆风波进入了尾声。
    郭阳掌握的资本顺利的从期货市场上全身而退,国际投资基金其实早就注意到了这笔来自港岛的资金。
    但这笔资金太滑溜,一直跟随大势在操作。
    而且他们近期在金融市场上投入的资金太多,想要转向围剿这些小资本,实属是亏本生意。
    只能无奈的看着其发展壮大!
    然而,
    相比于资产的增长,郭阳更关心的是实业的发展。
    当他手下的资本在期货市场上大肆拦金时,天禾种业的辣甜椒种子种苗销售也火爆了大江南北。
    在陇省,由于去年示范基地效益好的夸张,今年农户的购苗购种热情明显高涨。
    三个辣甜椒示范基地也已悄然完成转变,更多的由属地政府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运行。
    天禾则是开始深挖产业链,在种苗繁育、技术服务、冷链运输、包装销售、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力。
    相继成立了天禾种苗、天禾蔬菜两家子公司,
    并收购了全王辣椒加工厂等加工企业,统一合并成新的全王辣椒加工公司。
    而在其它省份,靠着全面铺开的营销体系,天禾的辣甜椒种子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即使这样,天禾的营收却才突破5000万元!
    但相比两大投资公司只是在小范围内小有名气,天禾种业却影响着千家万户的收入,更是各级政府手中的香饽饽。
    说句实话,
    郭阳甚至觉得当他名下的农业企业营收过百亿时,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营收上千亿的工业企业!
    这就是农业!
    不赚钱,但是影响力却拉满!
    后世很多大型农企明明已经资不抵债了,拖欠流转费,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供应商……
    但政府就是不敢让它彻底咽气。
    掌握的资本超过了27亿,郭阳却没有第一时间大肆扩张,甚至连计划中的收购大豆加工企业都临时叫停了。
    国有大豆企业以及部分民企都活得好好的,他也就没必要参与了。
    反而解决国产大豆的原料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但在这之前,郭阳先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
    嘉禾农业集团有限公司顺势成立,集团总部为最高管理机构,由人力资源、财务、战略投资等部门组成。
    而在集团下面,则是五大子公司。
    其一,苜禾农牧,主营业务有盐碱地治理、退化草地治理,牧草及牧草种子加工销售以及奶牛养殖,并控股了两家牛奶加工厂。
    其二,天禾种业,主营种子业务的开发,并下辖种苗、农产品贸易、辣椒加工三家子公司;
    其三,沙海农牧,主要负责沙漠治理以及沙产业的开发;
    其四,农机版块,以全资收购的丰凯农机为主体,将早先成立的东和农机服务有限公司也纳入了其管理版块,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研发自有的拖拉机、牧草机械和种子生产相关的农机。
    其五,微光投资,以金融投资为主。
    除此之外,港岛蓝星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单独的主体,也是嘉禾农业集团的股东之一。
    集团公司总部负责统筹协调和战略规划,五大子公司则负责具体业务的执行。
    组织架构的调整经过了月余时间才初步完成。
    经过慎重的思考,郭阳决定还是其亲自来掌舵嘉禾农业集团。
    在国内农业领域,人才还是太过于缺乏。
    未来十几二十年,踩过的坑不计其数。
    至于国外的大牛,除了不熟悉国内的发展环境外,郭阳也着实信任不过。
    而且,未来的阿里、企鹅、千度等企业都是在其创始人的带领下逐步登向顶峰的。
    作为穿越之人,郭阳自信其眼光的前瞻性绝对是这个时代顶尖的。
    除了集团公司董事长,郭阳还兼任天禾种业的总经理职位,
    主管着公司的育种研发,这才是整个集团的命门所在,
    他随时能通过各种种子,调控各个子公司的业务发展。
    在管理模式调整的同时,
    一系列的投资项目也进入了紧急的考察筛选之中。
    首当其冲的就是盐碱地改良项目。
    西北内陆以及滨海盐碱地都是嘉禾集团考察的目标。
    金塔的2万亩苜禾1号种子已经进入了收获季节,预估产量近400万斤。
    就算按机播的方式也能播种200万亩!
    ……
    2004年7月底,又快到一年收获季。
    椒农们喜笑颜开。
    陈老汉老两口还是在那两亩地上折腾,靠着产量和品质优势,依然能挣上不少。
    赵明智一家人也吸取了假种子的教训,今年种了一百多亩天椒1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天椒1号的种子和普通辣椒种子外表差不多,农业又有时效性。
    起初赵明智还疑神疑鬼的担忧再次买到假种子,
    害怕收获的时候‘雪碧’再次变成了‘雷碧’,‘奥利奥’变成了‘粤利粤’。
    直到辣椒挂满枝头时,才放下心来。
    而在兰市的全邦庆,最近总是忍不住四处蹦,尤其喜欢到郑元管理的蔬菜合作社转悠。
    “没想到国内的辣椒也能采三四茬,天椒1号还真是不错,关键种子还比进口的便宜。”
    郑元的神情却并不像全邦庆那样乐观,
    “今年种椒的人太多了。”
    “我听说省里好多贫困县都上马了辣椒产业扶贫的项目,这样搞下去,过两年的市场竞争压力就太大了。”
    全邦庆嚷嚷道:“我看你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想那么多干什么,先把这两年的钱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