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果然是这事
作者:我爱下雨天   古代末世,家飘药香最新章节     
    “什么事?直接说吧。”李郎中坐在桌子后面,手里依然拿着一本药学书,不曾抬头。
    玉娘笑着走过去,讨好的说道:“师父,我求你一件事,您老能帮着给纺织厂起个名字吗?我想了好几天,也没想出一个好听的来,就麻烦师父你老人家。”
    “什么想了好几天,你就是偷懒,不愿意动这个脑子。”李郎中才不给徒弟面子,直接点破。
    被点破了,玉娘也不脸红,笑道:“师父,就麻烦你老人家了。我还要去一趟纺织厂那边看看,我先去忙了,走了。”
    “你也是个偷懒的家伙。”李郎中笑着摇摇头,摊上这么个徒弟,他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帮着了。
    玉娘与明和前后脚到了纺织厂。
    明日就应该能整体盖完。今日还在上屋顶子。玉娘站在一边抬头看着,左右看看这一片厂房,心里突然感觉回到了现代。
    “东家,你来了。”阿达一句话把玉娘拉回现实。
    玉娘收起心思,笑着说道:“我没事,过来看看。明日这房子就盖好了,里面也要赶紧让大家打扫出来,过两日这织布机来了,就有地方放了。”
    阿达点点头,“是,东家,我记下了。”
    玉娘在这里也帮不上,看了一会儿就离开,去了附近的地里。
    今日正好家里人都在这块地干活,玉娘跟着一起收拾棉花。这棉花都结了桃,很快就能开棉花,不能让枝桠再疯长。
    这几日家里人都在地里打枝桠。
    玉娘看着上面结的棉花桃,偶尔数一数,差不多都是十几个桃,一根枝桠上能有五六个桃,看着就喜人,“今年定能大丰收。”
    “官报,官报。”突然,一个身穿衙门捕快衣裳的人奔跑过来,一闪而过,直接往村里跑。
    张氏就在玉娘身边,好像没听清楚,“玉娘,他在喊什么?”
    “好像说是什么官报。二婶,我先回去看看。”玉娘心里一咯噔,结果要来了。
    玉娘飞快的往村里跑,还没跑到就看到里正大步往村里祠堂走,“里正爷爷,里正爷爷,出什么事了?”
    “先走,边走边说。”里正没有停留,难得脚步匆匆。
    玉娘扭头一看,后面刚才那位衙门的捕快也过来了,就没再开口问。
    三人一路往村里祠堂走,等走到祠堂,后面已经跟了一大串人,都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以往都是征兵才会有衙门的人来村里。
    难道今日也是来征兵的?
    大家议论纷纷,心里都是担忧,生怕成了事实。
    片刻,村里祠堂的钟声响起,是召集村里人回来开会的钟声。里正一连敲了好几次,村里人很快都跑着到了祠堂。
    乌泱泱一大片人,每个人脸上都是浓浓的担心。最前面是里正和县衙的捕快,正对着村里人。
    里正挥挥手,示意让大家安静,“大家静一静,咱们听官爷的训话。”
    捕快上前一步,笑道:“今日可不是什么训话,是好事。大好事。从发生灾年以来,朝廷就不再管咱们死活,今日终于有人来管咱们了,要给咱们发粮食,让咱们过安生日子,那个人就是南王爷,日后咱们就有人管了。”
    果然是这事。
    玉娘没有意外,没多少兴奋。
    但其他人都很高兴,不是征兵,不用和家里人分开,大家都非常高兴,只要能继续过日子,大家也不太关心谁来管,纷纷应和着捕快的话。
    捕快宣布完,与里正交代一句,就匆匆离开。这事要每个村都要通知到,他这些日子不知道要跑坏多少双鞋呢。
    里正让周大郎送捕快离开。他留下继续与村里人开会。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这事呢,大家都清楚,日后大家要心里有数,不要乱讨论,乱嚼舌头根,这可不是你家炕头上那点闲事。这事要是说错一句,惹了官司,不要说我里正不管你,是管不了。这是天下的大事,咱们只管自家地里那点事就成了。
    大家记住了没?”
    “记住了!”村里人纷纷回应。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事不是他们能胡说的,一句话说不对,没准真会丢了自己这条命。
    里正见大家都知道轻重,也就不再多说,就让大家都散了。
    玉娘也跟着家里人往家里走,这会儿天也不早了,就不去地里了,也干不了多久就要回来。索性一家人也就不去地里。
    再说发生这么大事,谁也没心思干活,村里人都各自回了家。
    李家一大家子人,都凑到李郎中药铺,谁也没开口。
    好一会儿,李郎中才说道:“没事,现在官府贴出告示,告知大家,说明这事就是板上钉钉,这对咱们来说也许是好事,不用去逃难,咱们还能继续安生过日子。”
    “李郎中,你说那会不会征兵?两边要是打起来,不得征兵用人打仗吗》?”张氏说出心里最担心的事情。家里成年的男孩子多,不能不担心。
    李郎中也说不准,他也不是神仙,也不会能掐会算,摇摇头,“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目前看不会,咱们这里因为传染病,人少不少,也许不会在咱们这里征兵。”
    张氏不管李郎中说的对不对,不过是听到不用征兵,一个劲儿的认同,“对,对,你说的对。咱们这里的人少了一大半,在世再征兵,恐怕就没人了。你老说的对,不会来咱们这里征兵。”
    玉娘想了想,说道:“要不我去县城打听打听情况,也许傅公子会知道一些,我去问问。”
    “行,行,这样也好,万一真的,咱们也能提前有个防备。”张氏不像往日反对,一口答应。
    李兴发不同,“不行,这个时候县城必定很乱,这个时候你不要去。要去,就让明远和明志去。”
    “不行,万一真的征兵,他们去了不就被直接拉走,你们两个听着,这几日不要出门,地里的活也不用你们去干,就在家躲着。”张氏心里害怕,恨不得把两人藏起来。
    玉娘笑道:“二婶,要是真的征兵,你把两个哥哥捆在家里也没用。”
    张氏摇摇头,“你不知道。当初征兵,官府就在外面随便抓人,逮到了就直接送到军营,家里人连知道都不会知道。你没见过,你不知道。”
    玉娘震惊,原来还有这样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