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鸡汤
作者:鲅鱼饺子   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卤肉店最新章节     
    陈丽丽还在绞尽脑汁打腹稿。
    王志强已经骑上摩托车准备回家吃饭了,这一折腾大半宿的,太伤元气,得回家吃点好吃的补补。
    老王家的饭食在这个时代挺普通的,每天都是些家常便饭。
    比如今天中午,王建国回家的早,安排马大姨:“中午吃兑汤面吧,过了立秋了,吃捞面怕拉肚子。”
    绝大多数豫省人的胃,简直是为面而生。
    米饭也好吃,可哪天病了,累了,还是一碗热汤面最抚慰人心。
    马大姨从柜子里搬出来和面的大瓦盆,一家子都齐了七八口人。
    就连笑笑,吃面条都能吃上满满一小碗。
    不整个和面盆,怕是活不开。
    王志强到家的时候,已经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熟悉的香味儿。
    一闻就知道,中午做的西红柿豆角肉丝的汤头。
    可今天这饭食安抚不了王志强饥肠辘辘的胃口了。
    于是探头看下,马大姨正在往清水锅里下面。
    于是跟他爸申请:“我去门口买点儿熟食?昨天熬的有点儿狠,得补补。”
    王建国否决了:“你妈去过了,知道你昨天辛苦了,让她去门口饭店要了俩菜,放心,后勤保障还是能做好的。”
    王志强眉开眼笑。
    洗手换衣服开始跟孩子玩。
    一会儿的工夫,李娟就回来了。
    找盘子把菜倒进去,厨房的面条也齐活了。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吃起了午饭。
    最中间摆了盆冬瓜鸡汤,上面飘着金黄的油花。一盘滑炒鱼片,一盘银耳拌大刀耳片,一盘黄瓜荆芥变蛋,一盘红烧茄子。
    还有一盆西红柿豆角肉丝的半汤半菜,这才是今天兑汤面的汤头。
    李娟先端起王志强面前盛好的半碗面,拿起勺子往里面挖了一勺满满当当的鸡肉,又少少添了点鸡汤。
    盛的都溢到碗沿上了,李娟手拿热,稳稳当当的放到儿子面前:“吃吧,鸡汤是我买了老母鸡专门让人炖的,多吃点。”
    王志强点点头,也顾不上客气,埋头唏哩呼噜的吃了起来。
    罗晓倩看着那碗母爱,胃里有点儿堵的慌,还好不是给自己这么盛,不然真吃不下去。
    李娟看着儿媳妇光瞅王志强,咨询意见:“你够的着不?够不着我给你也加点儿。”
    罗晓倩头摇的像拨浪鼓:“不用不用,我吃的话自己盛。”
    开玩笑,自打出了月子,笑笑都两岁多了,好不容易瘦了个七七八八,再去喝这种大补的鸡汤,这不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嘛。
    李娟开玩笑:“想吃就说,妈也疼你。”
    给王志强笑的,呛了口面。
    笑笑瞪大眼睛看着爸爸表演用鼻子吃面,放弃了勺子,拿着根儿面条也往鼻子里塞。
    儿子跟孙女,李娟选择的孙女:“王志强,端着你的碗去边上吃去,都不给姑娘学点儿好的!”
    王志强半是想笑半是酸涩,只好灰溜溜的端着碗去客厅吹风扇了。
    所以母爱也怕对比!
    今年新打的小麦粉,手工擀的面条,配上应季新鲜的蔬菜,还有自家养猪场里的猪肉。
    虽然是家常饭,可滋味也相当不错。
    面吃的精光,兑汤菜就剩个底儿,反倒是饭店里提回来的菜,鱼跟茄子还剩下不少。
    马大姨收拾盘子的时候,正好还少刷了两个。
    至于鸡汤,都已经被王志强预约好了。
    晚上等他回来,下个鸡汤面,父女俩的饭就一锅出了。
    不过这回王志强要求:“晚上准备点儿青菜,这光兑鸡汤,还有点油呢。”
    所以母爱也不是很好消化。
    王志强吃饱之后,撑着让午饭消化了会儿,才倒头就睡。
    笑笑是个不怎么爱睡午觉的孩子。
    收拾完小油手跟小油嘴后发现,爸爸居然不陪自己玩儿去睡觉了。
    于是破天荒的也上床去陪爸爸,趴在爸爸的肚子上一会儿跟着睡着了。
    罗晓倩把小丫头抱下来,放在旁边的小床上。
    这小胖丫头,已经足足二十九斤了。
    罗晓倩觉着自己的母爱,也随着孩子的体重增在被稀释,特别是这孩子,疯跑一气后,伸着手让抱抱的时候。
    一家三口吹着空调,在这个平凡的午后,恬静的睡着了。
    王建国跟李娟没睡。
    怕中午睡多了走了困,晚上睡不着。
    客厅就剩下他们俩,还有风扇呜呜的转着。
    王建国迟疑的开了口:“你说咱们洛城要是盖点儿商品房啥的,有人买没有?”
    李娟歪在沙发上眼睛半睁半合的迷瞪。
    一听这话可就不困了。
    坐直了问道:“崔大力又来找你了?”
    提到这事儿,王建国也挺奇怪,洛城有钱的生意人那么多,怎么就认准他了。
    这个崔大力,自从他在信用社存款,王建国就找人打听了下。
    洛城本地人,早年当倒爷挣的家底,据说还倒了一火车皮日用品到老毛子的地界。
    然后又目光精准的把全部身家投入了海南房地产业。
    捣鼓了两年之后,觉着形势不妙。
    赶在暴雷之前,把手上的地块儿出清了。
    那两年跳楼的不少,事后据他放出的风声,吓的够呛,所以跑深城小打小闹了两年。
    这回不知道为啥,又转战到了洛城。
    虽说洛城现在跟省会经济体量仍旧不相上下,可也能看的出来,人家超越过去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95年在洛城搞房地产,这不脑子有坑嘛?
    别说王建国约莫还记得后世的发展情况。
    就李娟这个土着,也提出了疑问:“单位的房子那么划算,都又买不起还继续租房的。
    商品房谁去买?”
    这话问的,虽然有时代局限性,可也是当下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有免费的不住,谁当冤大头去买贵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