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他的未来
作者:刀锋起舞   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最新章节     
    “对,就是孙建林!
    我在九十年代初,就认识老孙。
    当年,我还帮过他一个大忙。
    不过,后来,他去广省那边发展。
    我和他就此失去了联系。
    不久前,我在一个酒会上碰见他。
    虽然已经二十年没见,
    但我们却都瞅着彼此眼熟。
    经过一番交流。
    我们都确定了彼此的身份。
    我这才知道,他现如今已经是很知名的地产商。
    不只是在广省建了很多楼盘。
    在全国很多大城市,也都弄出了不小的动静。
    目前,老孙回到阳城,是要大展拳脚——
    将阳城及周边地区,作为他旗下公司的一个重点开发区域。
    说真的,老孙的事业可真是做得不小。”
    顿了顿,李老三接着说:“我虽然没有具体问过他。
    但我估计,他的身怎么也得有五十亿以上。
    甚至上百亿都有可能。”
    “怎么可能才上百亿?”
    赵长天接过话,脱口说出。
    话一出口,赵长天便意识到有些不妥。
    当前这个时期,孙建林的身家还远没有后世那么高。
    而赵长天之所以对素未谋面的孙建林有这些了解——
    实在是,这个李老三口中的老孙。
    在多年后,太过有名。
    前世,赵长天经常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他的大名。
    在赵长天的记忆中,他被抓进看守所之前 ——
    孙建林的建林集团,已经在国内地产界名列前茅。
    甚至已经去海外发展、扩张。
    巅峰时期,福布斯对孙建林的财富估值近三千亿人民币。
    但在目前,建林集团还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孙建林的身家,应该和李老三所说的差不多。
    即便如此,在当今时代,个人身家能触及到百亿这个门槛——
    依然代表着巨大的成功。
    是无数企业家需要仰望的存在。
    “我觉得,建林地产的规模很庞大。
    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公司。
    听说孙总还是唯一的大股东。
    他的身家接近两百亿也不是没有可能。”
    迎着李老三诧异的目光,赵长天为自己刚刚的口误做出解释。
    理由明显有些牵强。
    但李老三并不在意。
    毕竟赵长天在地产上是外行。
    他说出一些不靠谱的外行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老三摇摇头回应道:“以我的判断,可能性不大。
    不过,以建林地产堪称疯狂的扩张速度。
    用不了几年,老孙的身家应该就能超过200亿。”
    顿了顿,李老三接着说:“兄弟,老孙这个人比较够朋友。
    我们才相认没多久。
    他就已经为我提供了巨大支持。
    收获很大!
    兄弟,你只要和老孙交好。
    日后,他旗下地产的装修业务。
    肯定会优先关照你。”
    “嗯,嗯!”
    赵长天连连点头。
    对李老三的话,赵长天深以为然。
    如果能与孙建林交好,得到他的认可、关照。
    仅仅以建林地产目前的规模和实力——
    就足以为赵长天的业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况且,建林集团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赵长天如果能获得孙建林的友谊。
    对他日后的事业发展,将会起到巨大作用。
    不只是能促进赵长天业绩提升。
    孙建林的人脉资源,也是赵长天非常需要的。
    甚至对老三的创业,都能提供很大帮助。
    当然,就算赵长天在李老三的引荐下,与孙建林相识。
    但能否与他建立良好关系?
    还是一个未知数。
    赵长天也只能做到尽力而为。
    得失之心,不能太重。
    否则,就可能事与愿违。
    在赵长天和李老三的交流中,几分钟过去。
    眼瞅着六点要到的时候,孙建林来了——
    赵长天一边在李老三的介绍下,与孙建林正式认识。
    一边仔细打量着这位后世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五十左右的年纪,中等身材,国字脸。
    整个人看起来,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
    对比孙建林后世在媒体上的形象——
    这个时期的孙建林,看起来要年轻一些。
    似乎也没有那么威严。
    一番寒暄之后,三个人各自落座。
    这次由李老三主导的饭局,正式开始。
    同一时间,远在临海的肖剑,已经带着母亲赶到自家的元江酒店。
    去到中控室,查看过监控后。
    肖剑又开车带着母亲,沿着父亲离开的路线,一路调取沿途监控。
    按照监控的指引前行。
    同时,林华不断拨打肖元江的手机。
    希望能与他取得联系。
    但让肖剑和林华忧虑的是,却一直联系不上。
    晚上七点,阳城。
    在李老三的穿针引线下,赵长天与孙建林逐渐熟悉起来。
    原本,孙建林对老朋友李国强——
    郑重其事的要为他介绍一个年轻朋友。
    还有些不以为然。
    以孙建林的身份,即便要交朋友,也得是身份、地位都差不多才行。
    但当李国强也就是李老三说出赵长天的具体情况后。
    孙建林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赵长天国企副处级干部的身份,引起了孙建林的重视。
    而更让孙建林重视的是,赵长天只有28岁。
    孙建林年轻时,辞职下海经商前,也曾在国企工作过。
    他深知,一个28岁的副处级干部意味着什么?
    必然是能力和人脉缺一不可。
    赵长天能在28岁做到副处。
    那么,他38岁时能不能做到厅级?
    48岁时又能达到何种层次?
    对这样的年轻人,孙建林觉得有必要结交一番。
    孙建林看重的不是赵长天的现在,而是他的未来。
    在一个大人物年轻时与他交好,获得对方的友谊。
    这样的投资,其回报率往往是惊人的。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可以借鉴。
    比如吕不韦,比如胡雪岩,等等!
    正是抱着类似的心思,孙建林才愿意和赵长天见面。
    而且见面之后——
    孙建林在态度上表现得比较随和。
    随着双方交流的深入,孙建林对赵长天的观感也在发生着变化。
    给他的感觉,他面对的不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而是一个历经世事磨砺的成熟中年人。
    稳重而又充满智慧!
    双方在谈论地产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时。
    赵长天不经意间说出的一些观点,都让孙建林有耳目一新之感。
    甚至能给他带来一丝启发。
    不只是孙建林,连李老三都有获益匪浅之感。
    李老三暗自点头。
    看来赵长天为了与孙建林的这次见面。
    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