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无视联名上谏
作者:奈何这世间   道化乾坤最新章节     
    这段时间,得到了尽情的释放,叶林枫也已经不再那么饥渴难耐,几人基本上已经恢复了修炼状态,都是修炼几天,然后释放一天,这样既没有耽误修炼又充实了生活,再也不像以前独自修炼那么枯燥了。
    就在叶林枫享受着生活的同时,因为赵石的不作为,天武国又丢一关,山台关被攻破,守城将领和士兵全部为国捐躯。
    太桑国一举南下,直奔镇北关,这里是阻止太桑国南下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再被突破,太桑国将直达中州门户营城。
    所以,镇北关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皇宫,赵石寝宫。
    此时赵石满是焦虑,在那走来走去坐立不安。
    “这小小的太桑国,真是可恶,区区弹丸之地,竟敢侵犯我天武国,把郑弄得不得安生。”
    虽然他愤怒无比,却始终不曾派重兵前往,总是担心一些宗门,趁机作乱。
    “父皇,儿臣倒是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话的是太子赵逊,他的身上的伤势已经痊愈,因为他深得赵石的器重,所以经常会待在赵石身边。
    赵石停下脚步,看向赵逊,“讲!”
    赵逊眼中一丝狡诈一闪而过,“儿臣以为当前局势,可以派人前去谈和,只要让他们停止南下,我们可以把济州送给他们,而后在送上些宝物,我想这样方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赵石沉思了一会,“办法倒是可行,但问题是,大桑国不可能轻易答应吧?”
    赵逊突然笑了笑,道“他们自然不可能那么容易答应,但只要我们派出合适的人选去谈判,不见得就没有机会。”
    赵石看着赵逊,眼中闪烁着好奇,“哦?看来你是有合适的人选了?”
    赵逊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是的,儿臣说的这个人,自幼聪慧过人,而且心思缜密,口才极佳,能够很好的向对方表达我们的意愿,同时,他的身份也刚好能表现我们的诚意。”
    赵石眉头微皱,疑惑道:“谁?”
    赵逊一字一句的说道:“这个人就是二弟,儿臣认为二弟最适合胜任此事。”
    赵石听后,陷入沉思。
    虽说他平常,不怎么重视赵匡,但毕竟也是自己的儿子,此事危险未知,要是那大桑国不讲武德,那他这个儿子可能就生死难料了。
    可是,在他眼里,这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要是真的谈拢了,他也不用再为此事焦虑。
    思绪再三,他终于做出了决定,“来人,去把二皇子叫来!”
    ……
    “陛下这是想要害死二殿下啊,那太桑国人凶狠残暴,毫无人性,怎么可能轻易和谈。”
    尚书元通叹着气,为赵匡愤愤不平。
    “看来我们这陛下是魔怔了,到现在还想着和谈,你都没派重兵阻挡住人家,别人为什么要跟你和谈,直接打进来他不香吗?”
    枢臣斥候也觉得,这事根本不可能办成。
    斥候转身看向赵匡,“二殿下,臣以为,此事万万去不得啊,此去定是危险重重,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啊!”
    “是啊,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
    元通也附和道。
    赵匡眼中亦是有一丝愤慨,他从没想到,自己这个父皇,平常不待见自己就算了,这下还要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彻底让他寒了心。
    “可是,这是父皇亲自开口让我去的,要是不去的话,就是抗旨不遵,同样也是死罪一条啊!”
    赵匡尽显无奈之色。
    元通深吸了一口气,道:“我倒有一个办法,就是联名满朝文武,力谏陛下挥师北上,踏平太桑国。”
    赵匡长叹一声,“父皇疑心太重,总是担心各大宗门颠覆皇权,又怎肯这样做,在我看来,他早已把各大宗门当成了心腹大患,他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得了了。”
    元通认真道:“可是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现在可谓是群臣激愤,多少将领王侯都主动请缨,皆被陛下回绝,群臣早已对陛下不满,要是现在联名,肯定会受到群臣的赞同。”
    斥候也接话道:“是啊,现在群臣对陛下的意见都很大,很多人都在私底下议论了,听说有些将领直接就说陛下是怂包了,这次联名要是都能被陛下否决,这皇室怕是都要乱了。”
    见元通那么坚持,赵匡也唯有同意,“那先试试吧,反正父皇也给了我三天时间准备,要是能让他改变决定,那样更好,如果不能……”
    他没有再说下去,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两天后。
    赵石寝宫。
    “这帮家伙,是要跟郑对着干啊,明知道郑不想派重兵前往,这帮家伙居然联名让郑挥师北上,快要把郑给气死了。”
    赵石怒不可遏,直接把联名奏章丢在了地上。
    赵逊见状,连忙捡起奏章,看了眼上面的内容,当看到上面至少九成以上的签名时,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因为上面除了一些他的心腹,基本上都签名了。
    “父皇,你说这会不会是二弟不想去,故意让人这么做的啊?”
    听到赵逊的话,赵石眼神一凛,“他敢!要是让郑知道,是他在后面搞鬼,郑绝饶不了他!”
    赵逊轻声问道:“那父皇,我们现在怎么办啊?”
    赵石冷哼一声,“想让郑挥师北上,绝不可能,我就不信,这帮臣子还能反了天不成。”
    “那二弟那边?”
    “让他一天后出发,胆敢违抗,就地正法。”
    ……
    赵匡寝殿。
    元通脸上写满了愤怒和无奈,“陛下竟真的无视群臣的联名上谏,依旧固执己见,这样的做法,实在让人遗憾。”
    “我了解父皇的为人,断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让他改变主意的。”
    赵匡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之所以让元通去试试,也只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而已。
    “我已得到消息,太桑国不日就将到达镇北关,应该很快就会对那里发起进攻,陛下还在想着和谈,而不是如何先守住镇北关,孰轻孰重都分不清,难道他真想看到太桑国攻进来不成吗?”
    斥候义愤填膺,他实在难以理解这位君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