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油炸小黄鱼
作者:沭河小花生   大宋小农民最新章节     
    中秋节将近,府衙后院送礼的人,突然多了起来。
    张如刚一早起来,就去府门旁立了一个牌匾:不收礼!
    府衙会客厅内。
    赵同知来向潘小安询问,节日福利的发放情况。
    潘小安问他,往年是怎么规定的?
    赵同知就给潘小安递上来一个表格。
    这表格很详细,从各级官员的奖金,再到羊肉的斤数,鱼的条数以及一些生活物品等等。
    潘小安粗略看了一眼,便问赵同知,“这需要多少银钱?”
    赵同知倒是准备充足。
    他便又给了潘小安一张条子,上面写着府衙损耗采买:纹银一千二百五十六两三钱。
    看着这有整有零的数字,潘小安又问,这笔钱从哪里出?
    赵同知呵呵一笑,“潘大人,你这话问的。当然是从府库里出啊!”
    赵同知这些日子,已经对潘小安没有了敬畏。
    他查出潘小安只是凤凰郡上的一个小农民。
    也从高太尉那里得来消息。知道潘小安是靠着,穿白虎皮献七彩弥勒得的这个职位。
    “幸进小人”赵同知对潘小安也是这四个字评价。
    所以,他现在对潘小安说话,便没有先前那般客气。
    “府库里还有多少银子?”潘小安问。
    赵同知干笑几声,“一文没有”
    他想看潘小安吃惊的表情。但潘小安的面色如常,让他感觉有些失望。
    “哪用什么发?”
    “刘赶三想要继续做盐场管事。他愿意出一万两。”
    潘小安不解,他问道:“盐场管事不是应该由盐铁司管吗?
    这官员也需要咱们府衙同意吗?”
    潘小安对这些体系里的事情是真不懂。
    赵同知眼含嫉妒的看了潘小安一眼,“还是要知府大人写推荐信啊!”
    潘小安便明白了。
    怎么说这里也是自己主政。问问他的意见还是必要的。这也是一种尊重吧?
    “大人的意思呢?”赵同知问。
    潘小安没有接话,“府库要有多少银钱,才能算是收支平衡?”
    赵同知弄不明白潘小安话里的意思。
    但这些事都归赵同知管,他也不能说自己不知道吧。
    “若是不算蔡知府干的这一任,需要八万两。”
    潘小安知道赵同知还有下文。
    赵同知现在对蔡昆恨的牙疼,便气愤的继续说:
    “若是算上蔡昆这一任,需要十五万两。”
    他见潘小安面色依旧平静,不由啧啧称奇。
    “粮库那边可还有粮食?“潘小安这思路也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
    赵同知有点跟不上。
    “粮库?粮库的粮一直都在啊!”
    潘小安看着赵同知。
    赵同知有点受不了潘小安的目光,眼神躲闪的说:“怕是也要十万石吧!”
    赵同知说完以后,心里也有点慌。他甚至对自己孟浪的行为,感到后悔。
    他以为自己可以把潘小安随意拿捏,所以说起话来才肆无忌惮。
    但看到少年锐利的目光,他突然感到害怕。
    “我想修一条从罗山到岚山的路,你可有办法?”
    赵同知再次疑惑的看着潘小安。
    “你这人怕不是有毛病吧?这修路得多少钱?”
    “大人,这可不是小事。”
    潘小安点点头,“我自然知道。你久在东夷府,富商巨贾可有相熟的吗?”
    “大人,下官不善交际,和此地商贾并无私交。”
    “既是这样,那就算了。”
    赵同知看潘小安端起茶碗,知道他这是要送客了。
    “大人,这福利之事?”
    “你自己做主就好。刘赶三做的也不错,就让他继续做吧。”
    下午的时候,刘管家便送来了两箱小黄鱼。
    “知府大人,小人是刘府管家。我家老爷新得来两箱小黄鱼,请大人品尝一下。”
    “刘管家,那修六!”
    刘管家老脸一红,“大人,小人和修六并无私交。
    他冲撞大人,死有余辜。他家里已经帮他办理了后事。”
    “你去吧”
    刘管家倒退出屋,吓得他两腿发软。
    “刘爷,你这是怎么了?”跟他来的家丁赶忙扶住他。
    “都说咱家大人有威严。这少年更甚啊!”
    秀珍走进会客厅,“大人,这箱子里是什么东西?”
    “是小黄鱼”
    “那我把它们搬进厨房,晚上做给大人吃。”
    “珍娘,你小心一点。这鱼有些重,按你的做法,估计要硌牙。”
    秀珍妩媚一笑。
    “大人惯会说笑。大人别看我是女人,我力气可大的很。
    小黄鱼用油一炸,哪还有硌牙的道理?”
    秀珍弯腰去抱箱子,却一下没有抱起来。
    “大人,没有你这样诓骗人的。哪有黄鱼这般重的?”
    秀珍掀开箱子一看,黄灿灿的小黄鱼,晃的她眼睛疼。
    “大人,小妇人失礼了。”
    潘小安哈哈大笑,“我说这鱼做出来硌牙,你信了吧!”
    秀珍红着脸,“大人说的都对”
    刘管家回到刘府。
    刘赶三躺在绿树荫里,旁边还有人给打着扇子。
    “都办妥了?”
    “回老爷,都办妥了。同知大人哪里给了三箱,知府大人哪里给了两箱。”
    “嘿嘿,他们可愿意吃?”
    刘管家便又回奏道:“同知大人说还算合胃口。”
    刘赶三冷哼。“知府大人呢?”
    “知府大人说,这鱼香的很,油炸最好吃。”
    “嘿,他倒是个懂美食的。”
    刘赶三琢磨一下,“你去通知厨房,我今晚也要吃油炸小黄鱼。”
    赵同知看着眼前的小黄鱼,不喜不笑。“就这三箱,他感觉有点不太满意。”
    他想起上午和潘小安的对话。
    这少年人没个长性,想一出是一出。这路是那么好修的吗?
    修这一条路得要多少银子?
    “多少银子!”赵同知如遭雷击。
    继而他从座椅上站了起来,“高啊,真是高啊!”
    赵同知一溜烟跑了出去。他要去青花楼商议商议这件事了。
    “大人,这些东西总放在这里也不好吧?”
    “就放这里吧?明日我有大用。搬进来搬进去的麻烦。”
    秀珍看了一眼潘小安,她搞不清这个少年要出什么幺蛾子。
    但潘小安早已经盘算好了。他要用这一笔钱招募一些人手。
    农历八月十四,岚山郡庙会。
    张如刚带着富贵吉祥早早来到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