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大山和京茹
作者:燃烧石头   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最新章节     
    董家庄
    这是一个位于山区地带的村庄。
    在这个年代山区可以和贫苦直接挂钩。
    粮食产量低,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差……
    家家户户辛苦一年也很难攒下几个钱。
    当曹卫国骑着三轮车进村采购。
    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得到大队的通知,村民们纷纷拎着鸡鸭上门。
    也因为位于山区,当地村民自然靠山吃山。
    这让曹卫国收到了不少的好东西。
    红腹锦鸡、七彩山鸡、草兔、长尾鸭……
    居然还有个小哑巴抱过来两只狼崽子。
    “大山!你胆子也太大了吧!”
    “进山也就算了,还敢去掏狼窝。”
    “你也不怕狼爹狼妈找你要孩子!”
    村民们看着两只狼崽子也是分外吃惊。
    曹卫国看着两只小狼崽子双眼放光:
    “这狼崽子我收了。”
    “四块一只怎么样?”
    小哑巴董大山高兴的连连点头。
    附近的村民一阵的惊呼羡慕。
    八块钱买棒子面足够家里吃几个月了。
    曹卫国当场掏钱交给董大山。
    队长的侄子董少河看着票子眼睛都红了。
    因为知道村里的情况,村长直接走过去把董大山的钱要走:
    “大山,这么多钱你拿着不安全。”
    “我给你保管着。”
    “什么时候用钱什么时候找我要。”
    董大山一直受村长照顾。
    笑呵呵的把钱交给村长。
    这让许多惦记董大山,准备蹭点儿光的人满心郁闷。
    中午在董家庄吃了顿午饭,曹卫国照例给了钱票。
    之后拜托村长找了村民帮忙,赶着驴车马车把东西运往秦家村。
    当然这忙也不是白帮,每人都有一块钱的辛苦费。
    这让董家村的村民,争着抢着帮忙跑腿。
    “你叫大山是吧?”
    “你跟着一起去。”
    “到了地方把这份清单交给一位名叫秦京茹的女同志。”
    董大山诧异的看着曹卫国,然后激动的重重点头。
    董少河急切跑了过来:“曹主任,这个活儿我也能干!”
    村长板着脸喝斥:“少河你添什么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曹卫国找董大山跑腿儿,明显是照顾孤苦无依的董大山。
    这时候董少河跑出来抢活儿,简直是丢董家庄的脸。
    曹卫国笑道:“谢谢这位小同志,我已经摆脱了大山,下次我再找你帮忙。”
    董少河瞪了眼董大山,不高兴的转身离开。
    安排好董家庄的事情,曹卫国骑着三轮车离开。
    车斗里装着狼崽子、野鸡野兔等活物。
    蹬了十几分钟,到了没人的地方。
    曹卫国把这些活物一股脑的送进了农场。
    农场得天独厚的环境,能让它们很好的繁衍生息。
    鸡生蛋蛋生鸡……源源不绝,取之不尽。
    回头望了一眼董家庄,曹卫国蹬这三轮悠然离开。
    董家庄、董大山、董少河……有点儿意思。
    出了董家庄后,曹卫国又去了附近的几个村子。
    照例采购了一些鸡鸭野味,活物装上三轮车。
    其他的东西请当地村民,跑跑腿儿送到秦家村。
    秦家村
    一车接着一车让村民们看的眼热。
    秦京茹好像老板娘一样点货收货。
    虽然辛苦但心里高兴。
    村庄秦宝路见东西越来越多。
    急忙多安排了两个民兵看守。
    这么多东西要是出了事。
    他可担不起责任。
    虽然仓库是曹卫国借的。
    但里面的东西可是公家的。
    真要是出了问题他也得跟着吃瓜落。
    一时间,他感觉曹卫国的给的好处有些烫手。
    “京茹!”
    “你跟曹主任什么关系啊?”
    “你是不是跟曹主任谈对象了?”
    “别不好意思啊!”
    “快跟我们说说!”
    秦京茹刚送上房门,几个发小就跑了过来。
    一个个兴奋的围着秦京茹,眼中满满的八卦之光。
    秦京茹红着脸道:“不是啦!你们别瞎猜,我跟曹主任只是普通朋友。”
    这话说出来,这些姑娘没有相信的。
    一个个围着秦京茹,一脸羡慕的调侃:
    “不是吧!我怎么看你跟曹主任也不想普通朋友啊!”
    “是啊是啊!”
    “你这么漂亮!曹主任又那么年轻!”
    “你们俩怎么看都像一对儿。”
    “你什么时候跟你姐一样嫁到城里啊?”
    “哎呀!”
    “你们别乱说了!”
    “我要回家吃饭了!”
    秦京茹被说的俏脸通红,娇羞的落荒而逃。
    一回到家,秦母就把秦京茹叫到里屋:
    “你把看仓库的活儿交给你二哥吧。”
    “你一个姑娘家家的整日抛头露面不合适。”
    秦京茹不高兴道:“妈!这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还说这种话!”
    秦母语重心长道:“我这是为你好,你毕竟还没嫁人,不能不注意影响。”
    “这才一天的功夫,你知不知道村里传出多少闲话。”
    “这样下去哪个媒婆愿意上门,哪户人家能愿意娶你。”
    秦京茹撇嘴道:“愿意传闲话就传呗,反正我也不准备留在村里。”
    她早就下定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嫁到城里。
    秦家村再好能有城里好?
    她可不想跟父母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吃苦受累还要挨饿受穷。
    哪怕是在城里扫大街掏大粪也比在村里种地强十倍百倍。
    秦母知道女儿一门心思嫁到城里。
    可这哪是想嫁就嫁的!
    做什么事儿也不能孤注一掷。
    做什么都要留条退路啊。
    在这你不留在村里就可以不要名声?
    秦母严肃道:“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这事儿你必须听妈的!”
    秦京茹憋闷道:“这活儿是卫国哥安排给我的,我可没权利说让就让。”
    秦母沉着脸说:“曹卫国现在又不在村里,他知道这活儿是谁干的?”
    “你就让你二哥去看着仓库,你留在家里做家务。”
    “等曹卫国到了村里,你在跟他解释。”
    “你二哥办事儿仔细,不会耽误了他的事儿。”
    “你要是不听话,别怪我把你关进柴房。”
    秦京茹顿时委屈的眼里含泪,气呼呼的跺脚叫嚷:
    “老封建!老古董!你们就知道欺负我!”
    秦父站在门口叹息道:“闺女!我和你妈是为了你好!”
    “你还年轻不能走错了路,我和你妈是不会害你的。”
    面对父母的压力,秦京茹也不得不从。
    把一串钥匙交给了二哥,抹着眼泪跑回屋里捂着被子哭。
    秦父和秦母站在屋外,心里也不好受。
    可怜天下父母心!
    即便再心疼女儿!
    他们也不能让女儿随着性子胡来!
    他们实在是担心女儿犯了糊涂!
    曹卫国条件好可毕竟已经结了婚。
    他们不能放任女人和有妇之夫走得太近。
    万一犯了错误那可是会影响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