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实验室核心人物
作者:吃肉的熊猫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最新章节     
    【我们实验团队很多人对谭西不满,决定联名申请向他发动学术审查】
    【详情我已写成一封信,周日晚上零点,我会把信塞在航天镇东一路最尽头的公共长椅里,长椅第三根木条能抬起来,底下有个凹槽】
    宋河震悚。
    他撕碎纸条,也不敢乱扔,又揣进兜里。
    学术审查是极端严重的事情,一旦发动,谭西将被暂时留置!
    留置的恐怖,宋河早有耳闻。
    专门的留置场所,二十平米小房间,所有的墙壁、地板、家具都是软包,沙发一样柔软的包层,确保无法撞墙而死。餐具、牙刷和笔也是防自残的设计,总之屋内一切设施都能防止自杀!
    被留置后,谭西需要一遍遍接受谈话,一遍遍写交代材料,尤其像他这样的3级项目带头人,牵扯到上亿的科研经费和若干重大项目,审查就更为严格!
    审查范围广泛:间谍行为、学术造假、侵占学术成果、侵吞科研经费乃至私生活混乱等等,凡是污点都必须详细交代。
    交代不能有假,审讯专家全程把关,从一遍遍谈话和一份份交代材料中,捕捉前后矛盾的细节。同时,还有办案人员根据交代材料搜集证据,确保证据链闭环,办成铁案!
    留置时间少则十几天,多则六个月,牢笼一般,吃饭睡觉写材料,吃饭睡觉写材料,毫无自由可言,甚至睡觉也有警卫在一旁盯住,被留置人必须把双手伸出被子睡觉,半夜如果手缩进被子,警卫会将其摇醒纠正姿势。
    当然,如此严苛的留置,不会随便开启。
    必须掌握了一定的确切证据,确认一个人有问题,但又不确定问题的详细情况,才会启动留置。
    宋河想了想,考虑到谭西的人品,他实验团队的老部下们肯定能提供一堆证据!
    黑科技蓝图忽然在眼前弹出,打断他的思绪。
    药物分子的森林图又亮了几处,进度条从昨天的30%,一下走到32%!
    宋河晃了晃脑袋,连忙进入实验室。
    他只是在门口踌躇了两分钟,思考纪天和留下的小纸条,但团队成员们已经风风火火地忙了起来,动作飞快!
    第一只猴子已经开瓢了,主刀医生娄景辉,一堆人围着帮忙。
    范桃正提着两只死掉的小白鼠,往焚化炉里扔,宋河不动声色地过去搭了把手,输密码掀开炉盖。
    “怎么上来就有小白鼠死了?”宋河随口问。
    范桃尴尬地笑了笑,转身指向远处的试验台,“看到冒烟没有?刚给小白鼠插上光纤和电极,它一扭头把电线给咬烂了,活活电死的。”
    趁范桃转身说话的瞬间,宋河把手伸进兜里,迅速掏出一把撕碎的纸屑投入焚化炉中。
    合上炉盖,设置时间,火焰在炉子里轰地燃烧起来。
    火葬了牺牲的小白鼠,宋河正式投入工作,在实验室里兜兜转转,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忙碌。
    娄景辉成功测出了猴子的脑电波,并注入第一针药物分子开始观察。
    但显示屏上的脑波却十分紊乱,娄景辉和几个助手凑在屏幕前不知所措。
    “这啥啊,这部分是噪音吗?”
    “哪里出问题?设备出问题了?没接错啊!”
    “是不是二手设备有故障啊,这部分肯定是杂音,太凌乱了,想办法排排故障。”
    宋河凑过去看了一眼,哑然失笑,“不是噪音,这是theta波啊!”
    众人愕然,看看宋河,又看看屏幕,然后继续愕然。
    “怎么会是theta波呢?theta波不长这样!”娄景辉皱眉,“它明显是个低频段的噪音,我怀疑我电极没插进海马体里。”
    娄景辉一开口,旁边几个助手也点头附和。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我昨天晚上专门熬夜看了几篇论文,theta波不是这样的!”
    “是啊老大,这么大幅度的震荡,噪音无疑了。”
    “要么是光纤和电极剪太短了,要么接地线没接好导致的噪音。”
    几个助手众口一词,全认为是噪音。
    宋河摇头失笑,“我上课讲的内容你们得好好听啊!”
    “现在猴子还是麻醉状态,近似于非快速眼动睡眠,海马体里会出现一种尖波涟漪,英文论文里叫sharp ware-ripple,这个波和记忆的巩固有关,一般跟着theta波一起出现!”
    “你们如果看近几年的论文,展示的脑波都是滤波后的,对齐画的漂漂亮亮。你们得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文,那时候流行用原始信号!”
    “你们随便找一篇古早论文看看就知道了,这是标准的theta波原始状态,你们的手术非常成功,抓紧记录数据吧!”
    说完,宋河笑着离开。
    娄景辉和其他助手们面面相觑,连忙扑到一旁的电脑前,查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古董论文。
    查着查着,一群人发出惊呼。
    “我去,还真是theta波!”
    “老大牛逼啊,所以老大是连上个世纪的论文都看了吗?”
    “离谱,老大看过多少论文?这阅读量恐怖如斯啊!”
    “干活干活,不懂的问老大!”
    宋河又溜达到数据分析组,在每个电脑前站了片刻,观看团队成员们忙忙碌碌地处理数据,合并各种数据库。
    大家用的还是笨拙的老办法,进展龟速。
    宋河忍不住了,搬椅子坐到吕承恩身边,撸起袖子。
    “吕老师,我有个能加速五倍的数据分析法,给您演示一遍。”宋河说。
    吕承恩一怔,“加速五倍?怎么可能?”
    尽管将信将疑,但吕承恩还是往一旁挪了挪椅子,把键盘让给宋河。
    宋河快速敲打键盘,不时点两下鼠标,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手速,疯狂合并数据!
    海量药物分子的数据汇集一炉,剔除重复项,交叉验证,反复纠错,最后融合成全新数据,兼容并包!
    整个过程稳、准、狠,比起现有的常用分析法,堪称全面超越!
    吕承恩的面色逐渐变化,从半信半疑,到惊诧,到惊喜,最后伸着花白的脑袋仔细观摩,目光灼灼,不敢放过一步细节!
    “大概就这样。”宋河松开键盘,“您试一下,哪里不通畅我再给您演示。”
    吕承恩兴奋地挪挪椅子,按照新方法开工。
    刚上来手感有些生涩,但速度依然快了数倍,原本需要半个多小时的工作,短短几分钟完成!
    “厉害!”吕承恩兴奋,抓住宋河的胳膊,“这得发论文啊!顶刊没问题!”
    “我打算再发一篇中文的《细胞》,虽然没上次宋河素的含金量高,但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应该简单多了。”宋河笑道,“论文在写了,过几天就发,时间应该很快。”
    “好啊!”吕承恩激动点头,“连着两篇中文顶刊,你在学术圈就算得上大名鼎鼎了!世界生物学界都会关注你!”
    “老师您也加油,短眠药项目做出来,估计能陆续出好几篇顶刊,您的名字也能列上去,咱们试试屠版!”宋河画饼道。
    “屠版?屠版顶刊?”吕承恩呆了。
    搞了大半辈子研究,但他从未想过屠版顶刊如此疯狂的举动!
    但看看宋河的表情,无比认真,并非说笑。
    这一刻,吕承恩感觉自己像一个古代百夫长,戎马一生,但只局限于和小股的匈奴兵打遭遇战,心愿停留在多砍几颗脑袋。
    而宋河隐隐有霍去病的胆魄了,说干穿匈奴老家就干穿老家,胆子大的吓人!
    吕承恩从震撼中转醒过来,刚要继续说什么,扭头没人了。
    宋河早已溜达到手术台边,凑在猴子旁专注忙碌。
    周围站了一圈团队成员,都用膜拜强者的目光注视他。
    “后生可畏啊!”吕承恩苦笑,喃喃自语,“经验在天分面前一文不值!”
    他挠了挠头上的白发,继续趴在电脑前专心处理数据。
    实验室忙了整整一天。
    到了半夜,一半团队成员回去睡觉了,宋河带着几个骨干继续肝实验。
    凌晨四点,终于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