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省农科院老孙
作者:天葫   像妖孽一样纵横官场最新章节     
    “谁说我们双林镇不能搞养殖种植基地?”
    “专家说的。”
    “专家的话不能信,陈书记在规划蓝图中写得明明白白,养殖种植项目是食品产业链的第一个环节,这个板块必须上马!”
    “关键是市里没有明确定论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给了七天验证期。”
    “对。”
    “现在专家组实地考察,说我们双林镇不具备搞大规模养殖种植的条件。估计市里也不会再拖下去,会直接把养殖种植板块砍掉。”
    “不信谣不传谣,踏踏实实地跟着陈书记干,这才是正道。”
    ……
    风和日丽的上午。
    一则小道消息传到双林镇的党委办公室,勾起了乡镇干部的讨论兴趣。
    刚开始的时候。
    有些干部对这个消息抱持着怀疑的态度,觉得陈长安规模的产业链蓝图不可能被砍,毕竟陈长安身后的支持者是丁永春。
    但是没过几天,这个小道消息便被证实是真的。
    10年3月1日。
    市里领导携同专家组来双林镇现场考察,并召开了现场论证会。丁永春没有来,现场主持会议的人是市委书记杨敬林。
    专家组的组长是汉南省农科院的副院长孙友根。
    一个五十多岁的秃顶男,戴着一副斯文眼镜,看起来有点清瘦,看起来像个搞科研的文化人,但他的普通话并不怎么标准。
    孙友根在现场论证会上发言:
    “……这几天,我们分别从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农牧场开发成本、养殖种植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调研。”
    “双林镇确实不适合搞大规模的养殖种植。”
    “如果以破坏耕地林地为代价,强行把山头推平,上马不切实际的大型养殖场项目,到时我们这些人都会成为历史罪人。”
    “现在我们调研组的建议是:立刻叫停养殖种植项目。”
    “维护现有的生态平衡,保护好现有的绿水青山,就是保护好广大农民朋友的家园与饭碗,谢谢各位!”
    孙副院长的总结发言一落下帷幕,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鼓掌最卖力的人当数钱秋月。
    钱秋月起身致谢:“谢谢孙院长连日来不辞辛苦,带队实地考察调研,给我们吕州工业园指了条明路。”
    这番感谢,孙友根听了显然很受用。
    我们这位孙副院长,就像是一个很懂得欣赏女性魅力的老男人,目光停留在钱秋月身上,春风带笑,有点挪不开眼。
    坐在旁边的杨敬林,眼中则只有陈长安。
    杨敬林对一言不发的陈长安说:“长安同志,现在专家组的论证结果已经出来了,你这边要抓紧落实,优化产业链。”
    言语中颇有一丝不容置辩的味道。
    陈长安已经看出来了,省农科院的这个孙副院长,就是钱秋月通过副市长段勇的关系请过来的,想扳回一局。
    拉不到投资怎么办?
    那就不拉!
    你们不是只给老娘七天时间吗?
    市里把这七天时间定性为验证期,所谓的验证,不就是验证项目的可行性吗?老娘现在就告诉你们什么叫做不可行!
    此时此刻,看看钱秋月那副春风得意的样子,陈长安就算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以上就是钱秋月内心世界的狂欢盛宴。
    令陈长安感到遗憾的是,杨敬林!一个自诩兢兢业业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厅级干部,吕州市的市委书记!在事关吕州工业园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居然也跟着不知轻重的钱秋月瞎闹,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顾发展大局!
    就这点格局,给你面子有何用?你根本就端不住!
    废物!
    陈长安心中一声长叹,端起一身凛然正气起身回话:“杨书记,在否定养殖种植产业的之前,我想请教孙副院长几个问题。”
    闻言,杨敬林扭头瞧了瞧孙友根。
    在双林镇考察调研期间,孙友根也听钱秋月说过,陈长安这人很霸道,不太好相处。
    孙友根上下打量着陈长安,也不觉得陈长安有多牛逼。
    仗着自己是副厅级的行政级别。
    孙友根只当陈长安是个不知轻重、喜欢出风头的年轻小干部,便毫无疑虑地回应陈长安:“小陈,你有什么疑问?”
    “我想请教孙副院长两个问题。”
    面对目中无人的孙友根,陈长安面带微笑,心里也已经把孙友根刚才的发言捋了好几遍,准备顺藤摸瓜揪重点。
    陈长安不卑不亢地说:
    “一、吕州市是个农业大市,养殖与种植都是农业基础。你却说我们搞养殖种植不切实际,你作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二、你说维持现状就是保护广大农民朋友的家园与饭碗,请问你知不知道双林镇现在有多少户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你所谓的维持现状,是不是要那些贫困户继续保持贫困?”
    “请孙副院长释疑!”
    听到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孙友根还很淡定,觉得那个问题并不算刁钻。
    但听到陈长安问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时,孙友根顿时就有点坐不住了,这他妈不叫刁钻,这叫挖坑下套!这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本着事有轻重缓急的人生信条。
    孙友根忍怒回道:“我先解释一下第二个问题,首先!我的意思不是说要贫困户都维持贫困现状,我是说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好现有的绿水青山……”
    “不就一个意思?”
    陈长安强势打断孙友根的话。
    正色道:“耕地只能种水稻,林地只能种树木,什么都维持现状,请问镇上怎么创新求变谋发展?没发展,那些贫困户怎么脱贫?”
    “怎么脱贫,那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
    孙友根被问急了,脸色已经胀红。
    他硬着头回补充回答第一个问题:“另外,我说搞养殖种植不切实际,不是指个体户小范围的养殖种植,而是说搞规模化的养殖种植不切实际。你们双林镇不具备开发大型农牧场的条件,也没有谁会来这投资农牧场!”
    “孙副院长,你确定你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陈长安追问。
    孙友根怒道:“我带队在你们双林镇搞了五天调研,你这么问,是在质疑我的工作态度,还是在质疑我们调研组的水平?”
    闻言,陈长安忍不住笑了笑,懒得再跟这个炮灰对话。
    陈长安拿起手机拨通郭怀慎的电话:“老郭,把招商组刚签的那两份投资协议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