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荐才
作者:天葫   像妖孽一样纵横官场最新章节     
    “吕州又出大事了,知府歇菜!”
    金秋十月,一个id为“吕州布衣”的网民,在天涯论坛率先曝光了肖元山遇袭身亡一事,不知震惊了多少网民的眼球。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标题中的那个“又”用得很微妙,一下子就令人想起了曾经跳楼身亡的杨敬林,引发大量转载。
    也是因为那个帖子,导致袁刚被张桂康骂了个狗血淋头。
    吕州市委宣传部舆情处的工作人员也没少挨骂,一个个都手忙脚乱地展开了净网行动,但凡是涉及吕州的新闻,一律严审。
    当天下午。
    省公安厅专案组进驻吕州,对肖元山遇袭案展开调查。
    直到11月7日。
    汉南省政府新闻办官方通报:“10月9日早上8点,肖元山遇袭身亡。”
    简短的文字,意味着有许多无法言说的内情。对肖元山的称呼也不带党内职务,甚至连“同志”两个字都没有。
    仅过十几分钟。
    汉南省纪委监委又发出公告:
    “日前,经汉南省省委批准,汉南省纪委监委对吕州市原市委书记肖元山、吕州市原副市长汤晓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公告中详述了肖元山与汤晓茹涉嫌的一系列违纪违法问题。
    紧接着。
    汉南省省委组织部又发公告,宣布开除肖元山和汤晓茹的党籍与公职。
    12月28日。
    省公安厅专案组公布了肖元山遇袭案的调查结果,狙击者是一个境外职业杀手,作案后已经逃离出境。
    而雇凶狙击肖元山的人,是肖元山家里的菲佣。
    理由是菲佣曾多次被肖元山性侵,积怨已久,遂产生了报复心理,雇佣境外杀手行凶。
    专案组对外披露,菲佣因为拒捕,已经被当场击毙。
    这个消息一披露出来,不知道惊傻了多少人的眼球,反正陈长安只当是看了一个讽刺性的笑话。
    2013年1月9日。
    陈长安去省里汇报工作,会后被省委书记叶承平叫到办公室。
    叶承平满面笑容:“我点名让你来省里作报告,你怎么还不乐意了?刚才作报告的时候,全程带着一股火药味。”
    “您暗地里把我当铡刀用,我也算不辱使命吧?”陈长安剑眉凝蹙。
    叶承平笑谈:“原来是为了这事,你要知道,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当铡刀。打铁需要自身硬,一般人,担不起这个重任。事实证明,我没有看错人,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现在的吕州风清气正,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谋发展。”
    “对于省厅专案组的调查结果,难道您就没什么看法?”陈长安进一步试探叶承平的态度。
    “你觉得我应该有什么看法?”
    叶承平一脸讶异地望着陈长安。
    陈长安也是无语,搞不懂这位封疆大吏是真糊涂还是在装糊涂,也罢,反正结论都是一个意思——省里也动不了姚涛!
    贵胄杀人,菲佣背锅,这事也不新鲜。
    冤假错案年年有。
    陈长安收起无限遗憾,打算开溜:“您没什么看法,我也没什么看法。如果没别的指示,那我先回吕州了,思瑶还等我回去吃火锅。”
    “其他地市的干部见了我,都巴不得多跟我聊几句。你却一门心思惦记着家里的老婆,难道你爱美人,不爱江山?”
    叶承平笑呵呵地调侃着陈长安。
    什么叫爱美人?
    什么叫爱江山?
    在陈长安看来,美人的对立面是丑妇,江山的对立面是坟墓!
    对于一个拥有辩证思维的唯物主义者来讲,美人与江山并不是相对的,它完全可以两相兼顾,并不存在矛盾。
    陈长安霸气侧漏地吐出自己的野望:“美人我爱,江山,有机会的话我也想指点一下。不求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小山,只求主政一隅,造福一方。”
    “好一个主政一隅,造福一方。”叶承平越聊越开心:“你跟年轻时的韩东海同志,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难怪他生前那么欣赏你。你刚才说的这八个字,是他年轻时的理想,后来他做到了,我希望你也能做到。”
    “您若唯才是用,我自然不会让您失望。”
    这就是长安式的马屁。
    明明是在拍屁股,却不存在半点卑微姿态,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带着一股平等谈判的味道。
    这导致叶承平的调侃空间也小了许多。
    照陈长安这话里的意思,重用他就是唯才是用,如果不重用他,那就是有眼无珠。
    叶承平含笑批评:“有自信、有野心,这是好事。一个政客如果没有半点野心,很难有大的作为。但你说话的方式得改改,不能咄咄逼人。”
    “我也就当着您面才这样说话,谁叫您是韩爷爷的老哥们。”陈长安又顺势谈起了亲缘,直接翻旧账:“当初您答应我,说会来给我和思瑶证婚,结果您忘了这事。我都还没有跟您计较这事,您好意思说我咄咄逼人?”
    “我没忘,当初我不去证婚也是为了你好。”叶承平笑得有些无奈。
    陈长安蹙眉反问:“怕我借势?”
    “我不否认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你当时还年轻,需要多磨砺。不过,这几年你的成长、你的政绩,也是有目共睹,我和省委组织部的同志都看在眼里。现在我应该恭喜,恭喜你顺利通过了省委组织部的层层考核。”
    说到正题,叶承平的欣慰之色跃然于脸上。
    陈长安却皱起了眉头:“通过考核?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叶承平直言:“吕州市现在倒了一个市委书记、一个副市长,要进行人事调整,我已经提名你做市长。”
    “那袁市长呢?”
    “袁刚现在已经五十出头,再干一任就到头了,省里考虑到他做事沉稳,而且他也愿意配合你这个改革派,打算让他从市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休。”
    “这挺好,反正你们别往吕州放地雷就行。”
    “一个肖元山,把你整怕了,还是把你整累了?放心吧,吕州产业转型已经步入关键期,省里不会拖你们的后腿。”
    “那我代吕州的四百万老百姓谢谢你。”
    “汤晓茹下去了,她以前负责的工作需要有人接管。现在我给你一个提名的机会,你心目中有没有理想的人选?”
    叶承平用一种考验心态望着陈长安。
    陈长安本着唯才是用的原则,不假思索地推出心中人选:“安南县的县委书记刘铭书,我觉得他可以胜任。”
    “那常务副市长,你觉得应该让谁上?”
    “江燕。”
    “理由呢?”
    “吕州走的是文旅路线,江燕曾任文旅局的局长,升任副市长之后也是分管文旅工作,为吕州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她的政绩有目共睹。”
    “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举荐了江燕,潘文青会怎么想?在几个副市长里面,潘文青的资历最老。”
    “唯才是用。”
    陈长安依旧没有丝毫犹豫,短短四个字,把叶承平说得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