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佛也能解决问题
作者:天葫   像妖孽一样纵横官场最新章节     
    准备离开靖川的当天,杨颂声有幸碰到了九维集团的老总余闻念。
    余闻念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
    天下哪有寺庙,哪里就有余闻念的足迹。他这次来靖川,就是给靖川禅寺捐款、修缮古寺。
    俩人同乘一辆车,结伴回吕州市。
    路上。
    杨颂声纳闷不解地问了余闻念一个问题:“余总,从你们商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你觉得南宫文静是个什么样的人?”
    “女人。”
    余闻念的笑容颇有一丝漫不经心的意味。
    这令杨颂声蓦然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唐突,像余总这种心修佛境的人,又怎么会轻易地对别人评头论足。
    杨颂声尴尬地回以一丝笑容:“我现在真的是一头雾水,完全看不懂南宫文静这个人。这次回去,真不知道该怎么跟陈市长交待。”
    “有这么严重?”余闻念笑问。
    杨颂声用一副不置可否的口吻回应:“现在冉秋橙已经逃离出境,瑶安扶贫基金会的侵吞案记在谁的头上?现在只能从南宫文静这里找切入点。如果这件案子查不明白,韩思瑶恐怕会有大麻烦,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说着,杨颂声瞧了瞧余闻念的反应。
    见余闻念淡笑不语。
    杨颂声又无奈地继续追问:“陈市长是你的朋友,市长夫人韩思瑶又是你的学生,你们之间也算是挚交好友,真不打算点拨我两句?”
    “杨检,您是个副厅级,一路风风雨雨地走到今天,见多识广。我若不知天高地厚地点拨您,那岂不成了班门弄斧。”
    与政府高官打交道,余闻念多少还是有点谨慎。
    相识满天下,真正能让他放下戒心无话不谈的政府官员,也仅有一个陈长安而已。
    那是一个特例。
    想当初,陈长安还是一个小小的包村干部时,他余闻念已经陪着陈长安一路闯关掠阵,彼此间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官商关系。
    眼看杨颂声情绪低落,似乎真的很想要一个答案。
    余闻念把目光投向了车空外的世界:“杨检,您说路边那排树,它究竟是静止的还是一路在奔跑?”
    杨颂声跟着望向车窗外的风景。
    稍作寻思。
    杨颂声保守地吐出一个答案:“物理界认为:树动与不动,要看以什么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状态也不同。”
    闻言,余闻念笑了笑,心想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也不过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对万事万物作出某种解释。
    那种解释,它只是在某一个阶段内代表着科学。
    因为真正的科学是建立在质疑的基础上,要不断质疑前一个阶段的科学性。
    考虑到没必要推翻杨颂声的认知。
    余闻念干脆直切主题:“既然您说到参照物,那就以参照物来看问题。如果以我为参照物,南宫文静是个什么样的人?”
    闻言,杨颂声仿佛被打通了天灵盖一样,顷刻间茅塞顿开。
    杨颂声忽然明白到,南宫文静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主要得看拿她跟谁比,有对比才知深浅与黑白。
    “余总不愧是大师级的人物,谢谢赐教。”
    “客气了。”
    “找参照物,这种看问题的角度很有意思。”
    “真正有意思的并不是物理视角。”
    “那是什么视角?”
    “佛说:心不动,则万物皆不动,一切始于执念。世间的万物,都是虚妄的幻相,如梦幻泡影,是人心执念的一种投射。再往深了说,我们人类就是深陷于自己构想的那样一种幻境之中,如坠苦海,不得解脱。”
    “让你见笑了,我对佛法一窍不通,能不能进一步解释?”
    “执念太深,会形成一种偏见,有偏见就一定会陷入某种误区,最终被谬误牵碰着鼻子走。你如果没有执念,心无所累,那你看山便是山,看水便是水。不会因为山上建了一座华丽的宫殿而说那是圣地,也不会因为一滴水被阳光蒸发得无影无踪而说这滴水已经不存在。事物的本质不变,变化无常的是表相。”
    “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南宫文静今天给我看的,就是她人生中的那座华丽的宫殿?然后我被这种表相所蒙蔽。”
    “看来你的心还是在动,没放下执念。”
    “我现在很理智。”
    “你为了完成陈市长交待给你的任务,一开始就假设南宫文静是个伪善者,这就是你的执念与偏见。而你却找不到南宫文静的伪善证据,所以你会陷入无尽的迷茫之中。要想知道那是一座真宫殿还是假宫殿,你需要先放下偏见。”
    越往下听,杨颂声的眉头也皱得越紧。
    杨颂声遗憾地感觉,也许自己真的是没慧根,脑子里一团浆糊,根本就洞悉不了余闻念的思想逻辑。
    放下偏见很难吗?
    很容易!
    我现在就把自己摆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我不假设南宫文静是个好人还是坏人,我冷静地审视她的所做所为。
    结果不也是没个卵用?
    鬼知道她今天塑造出来的那个人设是真的还是假的?鬼知道她今天摆出来的那座无形的慈善宫殿是真宫殿还是假宫殿。
    什么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来也不靠谱!
    杨颂声带着这满腹牢骚,又问了余闻念一个问题:“余总,你就直白地告诉我,你觉得南宫文静究竟是真善还是伪善?”
    “真善。”
    余闻念毫不犹豫地给了杨颂声一个答案。
    杨颂声又是一脸懵逼:“真善?难道我们都冤枉她了?连陈市长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我已经被你问到无力解释。”
    余闻念疲累地笑了笑。
    又耐着性子解释: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世事变幻无常。”
    “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人,也不是非善即恶,善恶并存才是一种人生常态。如果你看不到某人善的一面,那只是因为某人不想把他善意的一面奉献给你。如此而已,那并不代表某人没有善意的一面。”
    稍作顿言。
    余闻念又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不同层次的人,做事的方法截然不同。”
    “低层次的人,也许会输出假冒伪劣产品与虚伪行迹,只为赚得眼前一时的利益。”
    “高层次的人,追求的不是眼前一时的利益。往前多看几十年,输出假冒伪劣产品与虚伪行迹,无异于自掘坟墓。”
    “因此,南宫文静如果做了善举,其本意肯定是想输出真善行。”
    “她不是个自掘的坟墓人,否则她也无法在31岁的年纪拥有自己的商业帝国。你不要忘了,她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她是靠自己白手起家。”
    “佛家眼中的事物本质,就是菩提本无树,一切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南宫文静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重要。重要是的她的人生中既有善缘也有恶缘,世间所有的人都这样,无一例外。”
    “现在你试图从她的善缘中寻找恶果,那说明你的认知存在问题。”
    “恶果,只能从恶缘中寻找。”
    “如果你放下心中的种种执念、心无偏见,还是发现不了她的恶缘,那说明时机未到、缘分未到,你需要等。”
    这次余闻念算是彻底把话说透了,杨颂声也是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抓着人家的善缘找恶果,无异于抱着一棵苹果树寻找橘子,那可不就是认知存在问题?
    “我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忽略了人有善恶两面,高层次的人,善是真善,恶也是真恶。”杨颂声敬佩地望着余闻念:“余总,我是真没有想到,佛家思想也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我今天算是开了眼界。”
    “南宫文静能在31岁成为南宫集团的董事长,陈长安能在31岁坐上吕州市市长的交椅,他们凭的是什么?”余闻念笑谈:“你不妨想一想,他们对万事万物的认知,是不是比普通人高了一个层次?”
    “你把他俩放在一起比较,难道你认为南宫文静有陈市长那样的实力?”
    杨颂声疑望着余闻念。
    余闻念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愚昧的人,各有各的愚昧点。但聪明人的聪明之处,大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建立在自身的认知之上。”
    “或许吧。”
    杨颂声没敢继续聊这个问题,再聊下去,他真怕自己会被余闻念鉴定成一个愚昧无知的人,那样太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