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得良马刘贤知命 取江夏周瑜布策
作者:一条土狗吧   魂回东汉最新章节     
    习珍习宏兄弟二人,习宏武力强一点,习珍则有些偏领兵向的才能。陈孙先和习宏接战,不到二十合,被习宏寻了个破绽,直接将陈孙斩落马下。
    张武大怒,又出阵与习宏捉对。张武武艺平平,本不是习宏的对手,不过张武胯下之马异常神骏,见主势弱,竟然一蹄子踩在了习宏胯下之马的腿上。
    习宏之马受惊,完全不被习宏控制,几次趔趄,将习宏甩翻在地。被张武裹挟马势,瞅准时机,一枪搠死。
    刘贤军见习宏身死,立刻全军涌上击贼。本来张武的马好,一心想走能走掉,但是一个人走说难听点还不如直接去死,遂领人拼杀,想要带一部分人逃命。
    他反正本来就是贼,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没想到正是这一点点的贪念,却被刘贤的人完成了包围,这也是张武打惯了过家家,不能够理解正规军队的可怕之处。
    很快,张武这一支被快速分割扫清,连张武本人也被枭首,彻底平了江夏这一支流寇。刘贤和邢道荣先后闻讯赶到时,习珍正抱着习宏的尸体痛哭,而刘璝雷铜则亲自领人夷清残党。
    刘贤自然是一番做作浮夸的表演,遗憾自己痛失爱将。安抚好了习珍后,令他领着兄弟的遗体先回江陵安葬,又对刘璝和雷铜一通臭骂。
    两千打一千出头,正规军打贼,这样还能死一个习宏,这怎么能不让他生气。两人本是降将,而且又是主动跟刘贤要人来打张武的,自然不好反驳刘贤。等刘贤骂了一通后,两人才婉转提出张武的马的事。
    随之为刘贤献上了张武的战马,的确是一匹好马,刘贤纵使不懂相马,也能看出一二。通体棕青色,只有额边有白斑,眼下有泪槽,体态修长,嘶鸣洪亮,毛发油亮。
    随马而来的军中懂得相马之术的马师向刘贤介绍:“此马眼生泪槽,额缀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
    刘贤一听,这不是玄德公的座驾么?不是说是白色的么,怎么是棕青色。不过刘贤并没有细问,可能的卢只是一种马的代称,玄德公的那一匹也不一定是这一匹。
    刘贤摸着的卢马如刀削斧刻一般的肌肉线条,隐藏不住的喜爱。马师忍不住又想说话,刘贤打断道:“不必说了,但凡人生死有命,岂马所能妨哉。”
    正在习宏身死,刘贤喜得良马之际,江夏南那边也得出了结果。
    刘辟何仪合谋杀死了龚都,沙羡与西陵两县向孙策纳了降表,孙策也将龚都尸首送往寿春讨功。此中推手,正是龚都欣赏已久的周瑾,聪明的读者早就猜出了周瑾正是周瑜。
    周瑜一手操办孙策取江夏之事,先是假意途经西陵,暗投了龚都。然后拾掇龚都张允产生矛盾,并献计诛杀了张允,其目的就是要让发小孙策接盘江夏。
    周瑜何许人也,他一眼就看出了刘贤用计之狠辣,孙策逐步步入刘贤圈套,几乎没有发展的可能性了。而周瑜则着眼袁术军内部,设下这么一场大计。
    本来袁术欲亲自领军,则被已经调去寿春的鲁肃劝下,并且极力主张让孙策前去。袁术一听,跟大家想的一样,哦,驱狼吞虎啊,好计策,甚至不惜为孙策送上钱粮。
    此次用计,周瑜缜密的布局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能全取江夏,孙策就不再是死棋一盘,无论是向北取南阳还是向东征豫州,都有了可能。
    但是郭嘉和法正窥破了周瑜的用计,或者说觉察到了苗头,迫使周瑜孙策放弃掉了江夏北面四县。而事实上袁术在刘贤领兵攻打竟陵的时候,的确第一时间想要领兵亲自来江夏。但是孙策致信表示江夏北面四县饱受黄巾荼毒,入难敷出,不如就给了刘贤,尚能牵制黄巾一二,方才作罢。
    毕竟袁术来江夏对刘贤虽然是坏事,但是对孙策来说也不尽然是好事。
    而周瑜一直奉劝龚都投降刘贤,就是想祸水东引。周瑜其实算准了刘贤不会接手黄巾。龚都是此次江夏事件的首害,是留不住的,与其杀了,还不如留给刘贤。
    果然刘贤并没有接手龚都,而龚都也没有要投靠刘贤的意思。无奈之下,周瑜只能让人杀了龚都,算是给袁术一个交代。
    其实刘贤也不是不想招降黄巾的,事实上他才是现阶段最想招降黄巾的人。因为黄巾就代表着大量的人口,稍加训练就可以拿来作战的兵卒。
    前者就是生产力,后者就是战斗力。那么为什么刘贤没有透露丝毫要招降龚都等人的意思呢,这一方面,还得要看荆州的组织架构。
    荆州握在刘贤手里的四郡,除了零陵是大本营,武陵南郡以及桂阳三郡其实都是半和平化接手来的。读者细想,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世家并没有因为战火而大幅度削弱。
    咱们说的烝阳刘氏、汉寿潘氏、汉寿龚氏、泉陵刘氏、桂阳刘氏乃至于荆襄咱们熟悉的蔡蒯黄庞等各个氏家,他们都并没受到大幅度的削弱。
    他们因为家族的做派,或者不仕,或者仕县,或者仕郡。总之在荆州,这些世家的话语权是非常强的。
    世家的天敌是谁?那么作为利益既得者,来争夺利益的一切人都是他们的天敌。通篇读来,刘贤除了在零陵会大幅度的取兵用兵,其余各郡都是保持大规模的建制的,其原因一来是为了防止外敌,其实更多的还是防止世家作乱。
    尤其是武陵和南郡,刘贤在益中打的再惨,跪地磕头了,也不会从荆州调兵。这就是因为刘贤的大部分中高层,还是士族出身的多。
    哪怕刘贤在武陵和桂阳施政,也跟蒋琬和刘甫再三说了,尽量保证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
    这个不是说说的,比如皇帝,他一个政策触犯了本朝的三公九卿或者三省六部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他的政策就只能在他的眼前实现,基本走不出皇宫。
    那么再说回来,吸收黄巾的好处,刘贤郭嘉都想得到。事实上他们在内心是很愿意吸收的,只要刨掉一部分糟粕,比如龚都这些人,吸收起来很爽利的。但是为了吸收黄巾,触犯世家们的底线,这就得不偿失了。
    新政为什么能实施,是因为人少地广。刘贤这一套政策,假如拿到中原,早特么毁了。那么我们再说回来,为什么在中原的曹操能够吸收大量的青州兵呢?是因为曹操饿了,什么都要吃!
    事实上他也尝到了恶果,世家是做出了反击的。兖州刺史刘岱战死后,陈宫力劝曹操入主兖州,曹操才得以快速起家。而八厨之一的张邈也是同样早期就投资了曹操,两人都是曹操的天使投资人。
    而陈宫和张邈为什么要背刺曹操,选择外来户吕布。陈宫和张邈就这么牛么?两张嘴就劝动兖州全境跟着一起投靠吕布?只给我们孟德公留下了三县之地?
    这事实上就是兖州境内的世家的选择,某些程度上来讲,是曹操接收了青州兵后,触动了兖州世家的利益。青州兵青壮之士十万,为什么一个出名的将领都没有?就是曹操为了安抚世家所以不给高级军官的名额。
    刘贤现在的组织架构很稳定,他没那么饿,他麾下郡县的士族也很强,那就注定他无法忽视恶果而直接接手龚都等人的豫州黄巾。
    同样的道理,袁术与汝南颍川的黄巾来往甚为密切,但是他从来不想着把他们编为正规部队。因为袁术所领的诸郡,氏族的力量也很强。所以袁术也不饿,他可以把黄巾拿来用,但是他不可能给黄巾名分。
    咱们在看三国后期,孙权所在的吴国,其实是世家府邸最多的地方。咱们常常听说的顾、陆、张、朱四姓,基本把持着吴国。
    后来孙权放手去整治四姓,吴国国力也由盛转衰。
    曹丞相麾下的世家就差多了,最主要的是曹操任用了大批的寒士,然后兵权在握,很出名的弘农杨氏,说杀也就杀了。
    皇叔麾下的士族也差很多,这跟皇叔发家的历史有关,他是一路打到益州的,你能看到他的班子除了最基础的是从北方带来的,其他大部分都是荆州人。那么他在益州,话语权强的人并不是益州的本土士族,而是荆州人。
    最后再把话说回来,接手江夏黄巾,正是因为孙策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