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太后压制
作者:长夜未明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最新章节     
    “刘彻即位之初,以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王氏为代表的外戚势力非常大,刘彻虽然是一国之君,但仍要奏事东宫,将国家政务向太后汇报。”
    “当时汉朝崇尚黄老之术,主张君主无为而治还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因此得到汉朝统治者的喜爱,也起到了恢复经济的作用。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时,黄老之学十分盛行。”
    嬴政“唔”了一声,黄老之学么?
    所谓的黄老之学,早在东周时期战国就已经形成,在齐国稷下与魏国时期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思潮。
    只不过秦国崇法家,对黄老之学不太感冒。
    嬴政有心做出改变,既如此,倒可以研究一下其他学说,但也不是说完全抛弃法家。
    刘邦喝着小酒,神色漫不经心,但吕雉知道他正逐字逐句地听着。
    外戚,这倒是个问题。
    如果新帝年纪小,太后参与国事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太后是皇帝母亲,天然就是皇位的支持者。
    没有意外的话,太子刘盈登基之后,吕雉身为太后也会理所当然地参与政务——毕竟在刘邦眼里,刘盈似乎并不是合格的后继之君。
    一个不是那么靠谱的皇帝,自然需要吕后在背后襄助。
    不过,太后的权势太大也不行,外戚也是让皇帝头疼的一个问题。
    “刘彻偏向儒学,建元元年六月,刘彻罢免丞相卫绾和御史大夫直不疑,将魏其侯窦婴任命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任命为太尉,这两个人都喜爱儒家学说,又推荐赵绾当了御史大夫,王臧担任郎中令,赵绾和王臧都是大儒申公的弟子。”
    “除此之外,刘彻又命丞相等重臣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并派人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召申公,虽然他对申公并不满意,仍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同时议定修明堂、改正朔、易服色及巡狩封禅等儒家礼制。”
    景帝失笑:“臭小子,朕千挑万选了温厚的卫绾,他偏不用!”
    王夫人语笑嫣然地说:“彻儿年少,总有些不同的看法。”
    景帝哼了一声:“朕看他就是胆子太大!”
    黄老之学,从高祖到先帝一直都在用,刘彻一个刚上位的小儿就敢反其道而行之,这不是胆大是什么?
    不过刘彻到底是他的爱子,他不觉得儿子是无的放矢之人,说不定儒学真的有利于大汉?
    可惜了……母后那个性子,怕是容不下彻儿的这些举动。
    “很快,这场儒学改革遭到了崇尚黄老的太皇太后的阻挠。御史大夫赵绾请求不要再把政事汇报给太后,窦太后勃然大怒,赵绾与王臧皆死于狱中,窦婴、田蚡也被罢免。”
    “有意思的一点是,窦婴其实与窦太后有着亲属关系,窦婴的父亲是窦太后的堂哥。前面说过,景帝酒后许诺传位梁王,这时窦婴说道:天下是高祖打下来的,大汉的制度就是父子相传,陛下凭什么要擅自传位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
    文帝眉头一皱,窦皇后忙跪下请罪。
    刘恒看她半晌,神情仍是温温和和的,眼神却冷得惊人。
    他淡淡地说:“窦婴说得没错,大汉向来是父传子,皇后待梁王倒是一片慈母之心。”
    若刘启传位给梁王,刘启一系的皇子该如何自处?梁王这个叔叔上位,真得能放过些对他有威胁的侄子们么?
    窦氏身为太后,应该维护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暗搓搓地想要破坏继承规矩。
    窦皇后脸色惨白,一声不敢言语。
    景帝有些无奈:“母后这个人,有时候实在是太执拗了。”
    他当时许诺梁王,只是给梁王画了一个大饼,结果被窦婴当场堵了回来。窦太后因此不喜窦婴,后来他为了应付太后与梁王,册封长子刘荣为太子,窦太后很不高兴。
    他废刘荣为临江王后,窦太后旧事重提,说把梁王托付给他,意思就是要他立梁王为储君。
    景帝自己都无奈了。
    朕要是真的想立梁王,当初为什么要立刘荣?折腾一圈把刘荣立了又废,难道就是为了让梁王继位?
    母后,你疼爱弟弟,朕也愿意和他兄友弟恭,平时厚厚赏赐也就是了,可弟弟不是朕的儿子啊!
    朕有自己的儿子,有弟弟什么事!
    “除了要应付窦太后,馆陶公主自恃拥立之功,对刘彻百般要求,这让年轻的皇帝很是厌烦。当初刘彻遵守约定迎娶的陈皇后骄妒,专宠多年无子,与刘彻渐渐疏远。”
    “这里要澄清一件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叫金屋藏娇的典故,馆陶公主被栗姬拒绝后,希望把女儿嫁给王夫人之子,景帝没有同意。后来刘彻小时候说:若得阿娇作赋,当以金屋贮之。阿娇便是野史中陈皇后的闺名,馆陶公主听了十分高兴,哭哭哀求景帝,终于促成这门婚事。”
    “金屋藏娇的故事足够凄美,但这个故事出自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就是那个说刘彻叫刘彘的小说,但由于知名度足够广,很多人都信以为真。”
    刘彻:???
    《汉武故事》又是你!你就这么热衷编造朕的故事吗?!
    大唐白月光:当初武帝待陈皇后何等情深义重,谁想到还是毫不留情地废掉原配,啧啧啧!
    猪猪公主:??你休要胡言乱语!
    李世民故意刺激武帝,出了好大一口恶气,心里十分舒畅。
    李治失笑,有意和耶耶并肩作战,突然想起王氏也是自己的原配来着……
    还是算了叭。
    馆陶公主松了口气:幸好她没有把女儿嫁给胶东王!
    景帝微微啧了一声。
    按辈分和血缘来算,陈皇后是景帝的外甥女,但外甥女再亲也比不过亲儿子,何况她嫁给刘彻,成了景帝的儿媳。
    如果陈氏一直是皇帝的外甥女,景帝虽然不会给她多大殊荣,但看顾一二还是少不了的。
    可陈氏成了他的儿媳。
    景帝对儿媳的要求就是脑子清楚,能生儿子。
    要脑子清楚,因为陈氏会是大汉未来的皇后,管束后宫,教导皇子是皇后的责任。如果皇后脑子不清楚,无疑会损害儿子的利益。
    要能生儿子,大汉必须有一个继承人。在现代社会,公婆要求儿媳必须生儿子,大概率要被骂一句重男轻女。
    但景帝没办法,因为他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古人不懂染色体,不懂不孕不育不只是女子才有的毛病,陈氏身为皇后,没生下儿子就是她最大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