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律法不公
作者:长夜未明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最新章节     
    李世民知道萧衍做了什么,对此并未感到惊讶,他只是有些好奇:“圣母是何意?”
    天幕经常会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词汇,有时只能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勉强理解出个大概,圣母这个词就有点难了。
    长孙皇后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圣母的话,大概是说他很善良,什么都能容忍吧?”
    李世民呵呵冷笑:“对这些权贵宗亲,萧衍的确很善良。”
    刘邦对此很是震惊,说道:“不是吧,他这都能忍?”
    萧衍可以容忍萧宏私藏钱财、战前逃跑,这并不稀奇,毕竟前者只是小打小闹,而后者虽然性质恶劣,但由于萧宏本人的宗室身份,也很难受到惩处。
    这么看来,萧衍只是一个溺爱弟弟的好哥哥罢了。
    但弑君夺位这事不一样,皇位对皇帝来说是命根子一样的存在,何况萧宏不仅要夺走萧衍的皇位,还要夺走萧衍的性命,他居然还能忍?!
    萧衍这是吃什么长大的,肚量未免太大了吧?即使友爱兄弟,也不能这样吧?
    萧衍皱眉道:“六弟他只是一时糊涂,我们兄弟感情如此和睦,他怎么会加害于我呢?”
    何况萧宏已经死了,难道他还要追究一个死人的罪过么?
    刘彻想了想圣母的含义,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我大概明白他为什么是圣母了。”
    换作他,哪个弟弟敢与他的女儿私通,还要杀他夺取皇位,他一定会让这位弟弟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嬴政喃喃地说:“萧宏与兄长的长女私通,兄长的女儿不就是他的侄女么?”
    就算私通,也不必和侄女鬼混吧?那可是与你血脉相连的亲侄女啊,怎么下得了手?
    【萧衍对于萧宏的纵容,简直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这大概与他一贯主张家人之间要亲厚有关系,但亲厚到了这种地步,已经不属于正常的范畴了。有个词叫大义灭亲,执法者不应顾及犯罪者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便放过对方,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如何能体现出律法的清明呢?北宋名臣包拯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铁面无私,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只要犯法便会依法惩处,丝毫不留情面。】
    【他的从舅犯法,包拯并没有觉得这是他的亲人就应该享有特权,而是依法处置,此后包拯的亲友都不敢违法乱纪,因为他们都知道,包拯是不会顾及所谓情面的。正是由于保证断案如神、大公无私且十分廉洁,因此包拯才会如此受人爱戴,甚至得到了包青天的美名,这才是律法的神圣性。】
    包拯听到自己的名字,有些发愣:“包青天……?”
    他轻轻笑起来,这是个很好的名字,他很喜欢。
    李世民露出渴望的表情,包拯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前面听过,再一看竟是位如此清廉正直的大臣,不由狠狠心动了。
    他喜欢人才,尤其是品行高尚的人才,这包拯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啊!
    刘彻也颇为心动,大臣如此刚正无私,受益的不止是百姓还有他这个皇帝!
    一个不怕权贵也不徇私的大臣,能给皇帝带来许多好处的。
    嬴政不由叹道:“若天下官吏人人都是包拯,这该有多好?”
    包拯这般正直无私,完美地符合他对于大臣的要求。
    【萧衍纵容权贵们违法乱纪,这无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贵族子弟们知法犯法,扰乱社会秩序,地方官员更是大肆敛财贪污,为官不仁,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而萧衍本人崇信佛教,这也给南梁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皇帝带头信佛到了疯魔地步,官员百姓自然也纷纷效仿】
    【各地寺庙无数,许多人出家为僧,这时候的僧人是可以不交税也不服役的,何况寺庙本身就占据着不少的土地,无疑会削弱了南梁的国力。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朝代会对佛教进行限制,比如减少僧人们的特权,还会有皇帝进行“灭佛”等打压佛教的行为。人们当然可以信仰某个宗教(邪教除外),即使现在也有人信佛、信道和信上帝等许多宗教,但如果该宗教逐渐威胁到国家的统治,那就不好了。】
    刘彻本来还对佛教颇为感兴趣,看到这里,那点兴趣顿时消散了。
    不管什么佛什么神仙,都不能不交税不服役,否则大汉的钱从哪来?若是规模小也就算了,规模一大,他得损失多少财力和人力啊!
    李世民说道:“正是这个道理,若是不能治国,不能照拂天下百姓,谈何信佛呢?”
    佛家讲究慈悲为怀,若皇帝不能爱惜民力,谈何慈悲为怀?依他看,若是不能正确地信仰佛教,那还是不信为好。
    嬴政不悦地说:“不交税不服役?”
    天下哪来的这种好事,人们都出家去了,怎么征兵、怎么纳税,田地交给谁种?
    朱元璋想起自己在寺庙里的那些日子,感慨道:“若是太平时节,寺庙虽然清苦,但也安稳,可若是乱世之中,僧人也无法独善其身。”
    他为了吃饱饭做和尚,但他发现做和尚也未必能吃得上饭,还是做皇帝舒服。
    萧衍不满地说:“我大梁人人信佛、遍地佛寺,正是我等虔诚的缘故……”
    他渐渐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发现,大梁的佛教似乎有些过于兴盛了。
    【南梁的社会矛盾不仅逐渐蚕食着国力,也为后来的侯景之乱埋下了祸根。我们先来说侯景这个人,他本来是东魏将领,最开始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的部下,后来尔朱荣被杀,手下的势力也被高欢清剿一空,而高欢也曾是尔朱荣的亲信。】
    【侯景与高欢算是旧识,见尔朱荣大势已去,便投降高欢,颇得对方看重。侯景愿意臣服于高欢,却不愿意侍奉他的继承人高澄,不过勉强忍耐而已,高欢死后侯景立马叛出东魏,倒向西魏,但西魏朝廷的态度却不怎么热切,只给侯景加官进爵,却没有给予他实质性的帮助,于是侯景把目光转向了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