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庚戌之变
作者:煌煌华夏   首辅最新章节     
    大同,关塞城头。
    仇鸾在城头上待了快一整天,直到夜色擦黑才敢回总兵府。
    俺答部来犯,离城二十里扎下了大营,雄兵云集,不知凡几,但从几路斥候侦报的结果,绝不下八万之数。
    这个数字给了仇鸾极大的压力。
    万一守不住大同怎么办?
    敌人都兵临城下了,仇鸾第一个想的不是保家卫国,而是万一丢了大同是什么后果。
    杀头抄家、妻眷充妓、子女流放。
    越想仇鸾越害怕,厕所跑了一趟又一趟。
    “不能坐以待毙。”
    仇鸾实在是尿不出来了,打了哆嗦慌忙派人把郭宗皋和陈耀喊过来,谓二人言道。
    “贼众虽势大,但大同乃是坚城,又有精兵上万拱卫,料敌不敢强攻,但小莺圪塔墩口和古北口两处关塞防备薄弱,仅有兵三四千人,本将恐守将胆怯,你二人要亲去镇军,防备守将总兵畏敌而逃。”
    两人闻听顿觉有理,当即领命,各率亲兵星夜离开大同,驰奔小莺圪塔墩口和古北口。
    待到二人离开,明月高悬入了三更,仇鸾又唤来自己的义子干儿,也是自己亲兵统领的仇和。
    “大同若失,则你我父子难逃车裂剐刑,父母妻儿亦是死路一条,现为父有一计,可全性命。”
    “父亲请说,便是刀山火海,儿子也愿去做。”
    “你深夜去见俺答,请他不要进攻大同,只要他不攻大同,为父可赠其军粮十万石、布匹万缎,供其部过冬所需。”
    仇和人都傻了:“父亲,这可是通敌卖国啊。”
    “只要你我父子不说,天下谁还知道?”
    仇鸾瞪着眼喝道:“俺答此次来犯,所图无非边市一事,如今朝廷已知,为父这便书信严阁老,请其出面劝谏皇上开边市,则俺答自退,大同之危立解,你我父子守卫大同便是有功。
    可若是在这时间内大同丢了,你我父子都是死路一条。”
    仇和一咬牙,抱拳:“儿子遵命。”
    夜半三更,大同城内冲出一骑,直奔俺答大营。
    俺答部自然也有巡逻的哨骑,当即挽弓厉喝:“来者何人。”
    说的是蒙古语,仇和听不懂,但不妨碍他看到月光下那闪着冷冽寒芒的箭簇,忙勒住战马喊话。
    “我乃使者,要见你家大汗。”
    这几个蒙古人也听不懂汉语,但见仇和一人赶来,手里挥舞的也不是兵器而是信件,大概能猜出个身份,于是一边戒备,一边派人回大营请了个懂汉语的千户过来。
    在得知了仇和的身份之后,千户下了仇和的佩刀甲胄,一番搜身带回了大营。
    这功夫俺答早就睡下了,忽听报明军来了使者,翻身坐起。
    俺答四十多岁,生的不似大多蒙古人那般魁梧雄壮,反而是面颊消瘦、身材匀称,若不是穿着蒙古服饰,换上汉服活生生就是一文人,只是面容阴翳、双眸狭长,好似鹰隼毒蛇,让人一看就知道此人不好招惹。
    “明军使者?”
    俺答捻了捻颔下胡须,沉吟片刻后言道:“带进来。”
    几名亲兵将仇和带了进来,随后便手按弯刀守住四方,防止仇和突袭刺杀。
    仇和也是第一次见到俺答,虽不认识,但却认识蒙古汗帐的旗帜,因此也能猜出俺答的身份,抱拳。
    “明军使者,见过蒙古俺答汗。”
    俺答是懂汉语的,倨傲的扬起下巴言道:“见到本汗为何不跪?”
    “我是汉人使者,非大汗之臣民,为何要跪。”
    “呵呵。”俺答冷笑:“那你来本汗这是为何事?乞降?”
    仇和答道:“非是投降而是劝和。”
    “劝和?”
    “此乃我大明太子太保、咸宁侯、大同总兵仇鸾书信,大汗一观便知。”
    亲兵将书信转交俺答,后者看完后面露不屑嘲笑:“贪生怕死之徒还在本汗面前装什么名节,跪下!”
    几名亲兵二话不说,一人一脚就将仇和踹跪在地上,几只大手摁在仇和的肩头,使其挣扎不得。
    俺答拿着书信走下汗位,蹲在仇和面前言道。
    “想让本汗不攻大同?可以,将信里说的东西送过来,并且不允许一兵一卒离开大同,那么本汗即刻从大同撤兵离开。”
    仇和一听也顾不上挣扎了,任务完成就行,忙言道。
    “我家侯爷既然许诺,自然不会食言。”
    “放开他。”
    俺答站起身挥手,几名亲兵便齐齐退了一步。
    仇和站起身来抱拳刚欲告辞,又停下脚步转身言道。
    “请大汗将书信还给在下。”
    俺答一怔,随后哈哈大笑。
    “怎么,这通敌卖国的证据你们怕本汗交给你们的汉人皇帝?”
    仇和羞臊红脸没有言语。
    “我们蒙古人可不似你们汉人那般背信弃义,只要你们答应本汗的条件信守承诺,那么本汗即刻从大同离开,同时毁掉书信,若背此言,长生天弃之。”
    仇和见俺答拿长生天起誓,也知道俺答不会反悔,立时离开。
    待到仇和走后,几名亲兵都很诧异:“大汗,咱们这就不打了?”
    “不打?怎么可能,本汗只是许诺他离开大同,没说不打其他地方。”俺答哈哈一笑:“汉人软弱如此,正是我部纵马入关的天赐良机,传三部万户来见。”
    自从蒙元亡国,蒙古部落四分五裂,至俺答祖父达延汗时期一统,将蒙古各部设左右翼六個万户。
    右翼三万户分别为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喇沁。
    俺答是土默特部的大汗,土默特部在蒙古右翼三万户中实力最强,因此俺答也被推举成为了蒙古右翼的首领,他的准确称呼应该叫俺答台吉,台吉就是首领的意思,像俺答的四叔,也叫黄台吉,就和后面满清那个皇太极是一样的意思。
    黄是翻译成汉语之后的名字,台吉是首领。
    很快鄂尔多斯部首领达尔罕、喀喇沁首领昆都力哈匆忙来见。
    “叔叔(二哥)。”
    达尔罕是俺答的侄子、昆都力哈则是俺答的四弟,他们的大哥叫吉襄,父亲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汗,达延汗的三儿子,因为达延汗没有将汗位传给巴尔斯博罗特,于是巴尔斯博罗特宣布自立,自称大汗,导致蒙古两翼再次分裂。
    俺答说道:“刚才汉人的使者的来了。”
    “汉人使者?”
    二人对视一头雾水:“我军大军压境,他们这个时候来使者,难不成是投降?”
    “投降倒不是,不过,也和投降差不多了。”俺答嘲笑一声,将书信递给二人,随后言道:“本汗观明军守将乃是贪生怕死、怯懦无能的废物,但越是这种怕死的人,咱们越不能逼迫甚紧。
    大同乃是坚城,若我军强攻,必逼迫其死守,如此我军伤亡不小,我意移偏师攻小莺圪塔墩口和古北口,这两处明军关塞并无重兵,猛攻之下,旬日可破。”
    达尔罕蹙眉言道:“小莺圪塔墩口和古北口确实没有重兵,但这是因为此两处地狭且窄无法囤积重兵,我军皆为骑兵,想要攻此二处天堑要塞也不是容易的事,一旦明军驰援,一样是难以攻破。”
    “敌将胆小如鼠,他敢分大同之兵支援吗?”
    俺答大手一挥乾纲独断:“更何况,明日他一旦将军粮布匹送来,再敢反悔,本汗就修国书,将这封信送给汉人皇帝,有此书信在,他通敌卖国之罪就算坐实了。
    伱二人下去准备吧,明日一早,只待汉人兑现衣粮,你二部先行移师,猛攻小莺圪塔墩口和古北口,本汗留此监视明军,只待你二人攻下小莺圪塔墩口和古北口,本汗便与你二人会师入关,进攻汉人京城!”
    达尔罕两人不再言语,抱拳领命。
    嘉靖二十九年润六月二十五,仇鸾以贿乞和俺答移师,六月二十九,俺答部攻克小莺圪塔墩口和古北口,总兵张达、副总兵林椿及下两千七百人战死,余者皆溃逃。
    宣大总督郭宗皋、巡抚御史陈耀只身逃回大同。此战鏊兵四日,仇鸾一兵不发,坐看两关失陷。
    六月三十日,俺答部率军自古北口入关,寇略北京城下,京师震动,社稷蒙尘。
    史称。
    庚戌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