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话!
作者:一江东月   大明,从空印案开始最新章节     
    朱元璋的视线,径直看向苏闲,久久无法回神。
    从最开始,其提出的玩这种小儿游戏,再到其状似“无意”之中,先是透漏出宝钞大肆印发……
    然后今日,似乎用天真之语,尖锐的指出了宝钞的“定位!”
    最后,借用游戏,又说出宝钞推行不下去的原因!
    这一切的一切,从刚开始推算,似乎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走。仿佛其从始至终,就似乎预料到这了一步。
    心中刚刚浮现这个想法,朱元璋就断然否定。
    怎么可能?
    若真是如此,一介孺子,岂不是多智如妖?
    更何况,这里面的很多转变,可是自己发出。
    就比如让他们用银两,而不是宝钞,这就是自己的想法。
    只能说,这小子随机应变的快。
    比如空印案后,其不就是利用这小聪明,给自己奏疏,拿出那一串话来惊咱的吗?
    哼!
    朱元璋暗哼一声,这些想法,只是匆匆在脑海闪过,就深入心底。
    转而,却也有欣慰。
    大明开国,百废俱兴,如今良才难觅,这老天就为他大明送来了一个身家清白,既无勋贵背景,也无东南士族身影的“孺子”!
    倒是真不愧,自己曾喊出的麒麟子之名!
    如此想着……
    朱元璋情绪稍缓,旋即全部的心思,便投注到这宝钞上来。
    “苏家小子,你且过来。”
    朱元璋摆了摆手。
    苏闲知道,今日这游戏也该告一段落,随即上前。
    “这小儿游戏,也大有深意。”
    “呵!你是不是想说,雄英的做法就是咱的做法。咱将大明宝钞推行下去,却不给其相应的地位,反而将金银的看得重……”
    “可咱要告诉你,这金银之物,民间私藏交易者众多,更有甚者,还在用元人的银票和通宝!民间的典当行、还有银庄所出的银票,在那些行商眼中,更是远远比咱的大明纸钞,还要受欢迎。”
    朱元璋认真道:“咱前期如果不禁绝这些,再严力推行纸钞,根本寸步难行!”
    “诸如刚才这游戏中发生的,不是朝廷霸道,而是在杜绝一些心思叵测者,来挖空咱大明的金银!”
    “这推行的困难,远远不是你能懂的。”
    朱元璋似乎在试探,似乎在解释。
    但熟悉他的马皇后却知道,这是在询问。
    九五之尊可以向臣子询问国策,但向一个和他孙儿相差不太多岁数的孩童询问。
    可真是为难他了,还能想出这些话来。
    而苏闲也不耽搁。
    今天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他接下来,是要做另一件事。
    “我父亲曾说过一句话……”
    “嗯?”朱元璋一愣,苏贵渊?
    他脑海里浮现出一抹轮廓,却是连样子都记不清,只是记得好些人对其的评价……此等忠实迂腐之人,能说出什么来?
    苏闲的声音已经响起。
    “这军国大事,当今世上,圣上敢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
    被这么恭维了一下,朱元璋显然极为受用。
    实诚人说的话,肯定也是真实的。
    苏闲继续道:
    “可这军国大事,拿的是刀剑,砍得是肉身!但这钱粮之事,这却是那无形之刃,刺的是人的心。”
    “故而,这军国大事,就是刚。”
    “但这钱粮、宝钞,事关百姓,就得柔!”
    朱元璋一脸沉思。
    苏闲则继续道:“禁绝其他交易钱币的前提,是己方交易钱币已经深入人心,民心所向,方能势成!”
    “我只知道,我们玩游戏之时,是将纸钞,无论如何都要放在第一位的。既然要玩纸钞这个游戏,那其就是绝对的核心,独一无二!”
    苏闲加重了“独一无二”这四个字,旋即再道:“其可以交易一切,可以购买一切。再加上,纸钞携带方便,除却基本面值之外,甚至可以另加面值……”
    “用纸钞作为钱币,足以算上是钱币史上,从地上到天上的跨越!”
    “一张纸,便可以托起万乘金银!”
    苏闲的话,显然让朱元璋极为震动。
    他……就是这么想的!
    也是这么做的!
    “可你们想没想过,从万乘金银和一张纸的选择上……大家为什么要去相信这一张纸呢?”苏闲直指本质,直接问道。
    朱元璋露出疑惑。
    一旁的朱标和马皇后两人,也是彼此看去。
    不是他们想不通,而是他们还再进一步的深思。
    但苏闲可不想等。
    他脱口而出。
    “信誉!”
    “一张纸能托起万乘金银的背后,是需要大明一国的信誉在拖底!”
    只此两個字,朱元璋猛地回过神来,双眼似乎都凌厉了。
    而朱标更是连忙点头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
    “商鞅变法,尚且徙木立信!”
    “燕昭王为了寻觅治理天下的人才,还曾千金买马骨!”
    “此皆为树立信誉!”
    “可父皇,好像从来没有这么做过?”
    朱标的呢喃,听到朱元璋耳朵里,就像是专门刺他一样。
    而苏闲则继续道:“陛下刚才也说了,游戏之时,我们天然就信纸钞,所以才能玩下去。”
    “可如果长孙殿下照今日这样下去,马上就玩不了,因为他在挥霍信任。诸如秦王等人,拿着白银也好,铜钱也罢,参与市场,获得宝钞。”
    “这个时候他们本身就是非常警惕的……”
    “拿白银换纸钞的时候好好的,可当拿着宝钞来换取白银时,却被告知无法兑换,那时先不说崩溃的秦王,就说观看的其他人,又作何想?”
    “所以陛下大肆印发宝钞,强行推行,不顾百姓的信任而强行干预,最后的结果,就越是背离初衷。”
    “所以,陛下最先要做的,是应该建立信任!”
    “需要百姓相信宝钞。”
    “不是相信那一张纸,而是相信大明!”
    “同样,大明也需要为宝钞,树立起“独一无二”的地位!”
    “到时候,再行禁绝其它钱币交易之事,才是水到渠成。”
    苏闲说完后,便不再言语。而这最后一句话给朱元璋的震撼可想而知。
    而朱元璋则思索片刻,下意识的就问道:“怎么建立信任?怎么推行?”
    “咱为了不干扰民间,推行宝钞都是从官员岁俸、明军的赏赐,赈灾……如此推行!”
    “难道这还不能建立信任?”
    “总不能咱把宝钞洒向民间,说你们来拿咱的宝钞吧?他们愿意吗?”
    苏闲笑着,他指了指下面大家都在玩的宝贝,“如果陛下说,他们能拿着那些宝钞,来兑换这些宝物,童叟无欺,他们肯定愿意。”
    朱元璋直接摆手,“咱还没那么大方。”
    “所以,建立信任不是说出来的,只能做!”
    气氛再度沉寂。
    此刻,朱雄英、常森等人也眼巴巴的望来,大家玩的好好的,谁曾想这些人非要过来插一脚,结果弄的好想玩不成了。
    终于。
    朱元璋也回过神来,似乎感应到孙儿幽怨的目光,他无奈的摆了摆手,旋即大声宽慰道:“明天继续玩,咱也不参与了。”
    朱雄英的小脸上顿时浮现出笑意。
    而苏闲则是想到什么说道:“其实这么在宫里玩下去,趣味性会越来越少。最后大家都不愿意玩了。”
    “哼,你这小猴头,课业才重要,难道你还想一直这么玩下去?小心玩物丧志,浪费你这大好天资。”马皇后见这孩子实在聪慧,当即提醒道。
    朱标也不由得说道:“难道你还真想像之前所说,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想玩多大就玩多大?”
    “为什么不呢?”苏闲诧异抬头。
    “这本来就是想要一直玩下去的?”
    啊?
    这孩子刚才还一副侃侃而谈的样子,让人越发惊艳。
    结果现在……
    这孩子,怎么还是改不了这贪玩的本性?
    这一刻,包括宋濂、方孝孺在内,纷纷望来,准备之后加强教导。
    看此子的身份,背后无任何显贵,却是顶好的良才!
    如今大明选材制度,已经趋近于察举。
    可各地推举上来的人,无一不是背后,都有各自的跟脚。
    身在皇宫。
    他们非常清楚,这种状况持续不了多久。
    重开科举,势在必得!
    可什么时候开始?谁也说不上来。
    如此良才,当为他们好好教导,长大之后,也好为此事冲锋陷阵,让这大明,再现士大夫之盛世!
    看其两次劝诫陛下,一为空印,二为宝钞,皆是有不俗成果啊!
    科举,说不定也有奇效!
    以“四书五经”为主,为儒家继往开来,这才是吾辈之人要做的正事……
    一行人心思各异。
    而马皇后却直接斥着苏闲的贪玩本性,似乎真为其贪玩而伤脑筋,“童稚本性!别误了大好天资。”
    而苏闲却一笑,旋即看向下方。
    “这游戏可以玩的很久,现在在宫城里玩的过家家算什么?”
    “也就是小打小闹!”
    “若是宝钞真的取信民间,届时大势已成。”
    “可要比那刀枪剑戟,还要锋锐,比那千军万马,还要雄浑。攻城掠地,无往不破,摧城开山,无往不利!”
    不知为何。
    此时此刻,或许是年少使然,或许是真正的童言无忌,也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现在的苏闲,倒真的有种曾经在后世,年少之时,老师曾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
    那种豪言壮志的快感涌上心头。
    便是肺腑之音,传荡四方!
    “咱们往后,还要将纸钞玩到这宫城外面去,到时候可就不是这三国纸钞了。”
    “咱们有真正的丈八蛇矛,做那冲锋陷阵的先锋。”
    “有那青龙偃月刀,武力之勇,天下无双!”
    “有真正的方天画戟、绝世猛将,无可匹敌!”
    “还有真正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羽扇……”
    “将纸钞玩到京城,玩到大明各省,玩到整座大明……甚至玩到大明疆域之外……”
    “北上草原!”
    “南下掠海!”
    “东进高丽!”
    “西出河西走廊,重建汉唐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