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含春任攀搴
作者:飞天珠   宁安如梦我把CP磕乱了最新章节     
    她和大哥从小就听话懂事,帮父母亲干活,带弟弟妹妹。父母亲疼她,想留她到十八九岁再嫁。
    可哥哥谈了门不错的亲事,是他座师帮忙说的亲,家里却没有余钱多置间房。
    父母合计了半天,长吁短叹都想不到办法,就想到去借利子钱。哥哥赶紧拦着,说若要这样连累家人不如不成亲。
    未过门的嫂嫂是京城本地人,父亲是吏部侍郎。若非嫂嫂容貌普通身体肥胖,这亲事都轮不上她家。因她家兄弟姐妹相貌极好,这才被嫂嫂家看中。
    嫂嫂不嫌弃她家境况,肯屈尊下嫁,同他们住一块。日后等嫂嫂过门,她娘家帮衬一二,哥哥的前程就更能好。
    她担忧哥哥错过了这门好亲事。算算她也快十八岁,便主动同爹娘说将她先嫁出去空个房间给大哥做新房。
    本来是她和两个妹妹一间,哥哥和弟弟一间。等她嫁了,两个妹妹去同父母挤到一块。弟弟在书院读书,休沐回来就在厅里打地铺。
    父母想了很久,还是同意找人给她相看。哥哥在书院听说了,赶回来哭着说他不成亲了。她与哥哥吵了半天。
    多亏父亲同在翰林院的师伯照顾,说她恬静孝顺,父母皆有读书人的风骨。给她家介绍了户部侍郎的侄子。
    当她听到对方有一套两进的宅子,一辆马车。年纪比她就大三岁。她当场就高兴地哭了出来,激动地给师伯跪下磕头。
    她家曾有户邻居,当年也是面临如此情况。为了给中举的儿子攀附好亲事,同她交好的邻居姐姐就被她狠心的父母嫁了一个五十岁的官员做填房。
    那家人风光得意地搬走了。她只看到回门的邻居姐姐的脸如同枯井,眼里再没了光。
    对比之下,她家父母宁愿清贫的生活,也不愿委屈女儿。原本还反对的哥哥去见了她未来的相公,喜气洋洋的回来了,打了几瓶好酒去找师伯道谢。
    哥哥说这门好亲事可是打破脑袋都难寻。哥哥和弟弟都掏出抄写书本攒的积蓄,带她置办了一套上好的衣裳和首饰,和父母一同领她去了姜侍郎府上相看。
    姜侍郎夫人和女儿和她们聊了半天,夸她有大家风范,家庭和睦,很是中意她。
    她同家人与她未来相公见了一面,对方相貌堂堂,为人老实,她更觉得是天下掉下了大馅饼。
    由于公公婆母都在外,亲事由姜家叔父叔母一手操办,两位堂妹也在旁帮忙。
    她坐一天喜房,大堂妹还悄悄安排了汤食给她填肚子。见姜家家风如此,她很是安心。
    成亲后她如愿搬进了二进宅子。这亲事还让嫂嫂的父母都对她家又高看了几分,嫂嫂的嫁妆都添了两成。她越欢喜,就越费心拉拢讨好相公。
    当公公婆母要求同在京城的两位嫂嫂去杭州帮忙,考虑她才成婚一年,说她可去可不去。当她知道是去帮大堂妹的忙,感念她对自己的好,咬牙也跟着去了杭州。
    没曾想到了杭州,全新的世界对她打开了大门。大概是她更喜欢读书写字,每日穿金戴银,吃喝玩乐的事情做多了,她就感到心头有些空虚。
    反倒是收到银两,在铺子间奔波忙碌的日子让她有了新的体验。特别是拿着自己赚的钱寄给父母,掏钱买各种书籍的时候,她感到格外痛快。
    要知道去年她母亲生病,她同相公商量,拿了十两银子回家。母亲都担忧她相公会生气,不肯收下。
    她相公没有异议,可那个月她对相公格外温存。因知他早出晚归,挣钱不易,也怕拿的多了,日后不好开口。
    如今她拿着大把的银两和珠宝回京城,给父母亲置下一套两进的宅子。给大家添了不少新衣裳和首饰。
    看到父母欣慰的眼泪,哥哥嫂嫂的感激,弟弟妹妹眼里的光。她才知道花自己的钱和花相公的钱是那么不一样。尤其是她赚的比相公多,还能帮扶他一二,也能报答公公婆母的恩情。
    她开始游说相公寻机调回杭州,相公起初不肯。等她拿出一张大额的银票递到相公面前,相公的手都抖了。
    堂妹教过她,要让客人买下你的衣服,先摸清客人的痛点在哪。接着说话不要带主观字眼,明明是我想让你买,却得将“我”字去掉。比如
    “妹妹水嫩的肌肤,穿这淡红的衣裳显得更加白皙。”
    “姐姐风姿动人,这裙子腰部收拢一下,愈发突显姐姐的优点。”
    老三媳妇灵活运用到相公身上,嗲嗲道:“相公,你想为何大嫂二嫂宁可买妾,都不肯回来。往日她们看的夫君可紧了。”
    等引起了相公的好奇,她才道:“大哥二哥在京城几年,多少攒下些人脉。她们看重杭州的潜力,知晓让他们来杭州毫无助益,可她们留下却可以赚银两给夫君筹谋啊。
    可我们不同,相公不善言辞,若非叔父帮衬,哪怕你再勤奋用心,共处一年的同僚都还记不住你的名字。有叔父的关系,也不过让他们客气三分,好事照样轮不上你啊。”
    老三媳妇说话间,伸出雪白的皓腕,用轻柔衣袖半掩面,一颦一笑展露在杭州练出来的万种风情。
    她等相公的眼睛直了,再伸出涂着蔻丹的玉手,轻抚相公的胸膛,柔声道:“你我夫妻一体,我怎么忍心看你一人在京城独自奔波劳累呢。
    可是我回来就赚不到银钱,无法给相公打点。我们过的苦点无所谓,可将来我们的孩儿还要过这种看不到头的苦日子。我们做爹娘的于心何忍。
    相公来过我娘家就知道,一个院子的穷翰林,几十年都为儿女操劳,有才学无人脉又不会经营,在京城这地方压根出不了头。
    就连叔父身居高位都要如履薄冰。大哥二哥苦心筹谋都还到不了叔父年轻时的位置。可见好位置除了人脉经营,还要有机缘。
    而在父母心里,兄弟姐妹还要分个高低。老话说到好,人有不如我有。前半生靠叔父和父母亲养育帮扶,后面的路还是得靠自己才立的住。
    我们去父母亲身边,为他们排忧解难,就能对二老尽孝。
    父亲如今在杭州地位超然,相公跟在父亲身边能学上一二,也能借此谋个实职。好过在京城消磨年岁,到老一事无成。”
    她相公犹豫道:“娘子,我已经在努力了,可去了杭州就再难回来了。况且也不知道我到那能否适应。当初父亲就是怕耽误我们三兄弟前程,才留我们在京城。”
    姜雪蕙的三堂兄和他妻子兄弟先前去码头接人,人一出来,他差点认不出来媳妇,那天码头的人都在看着他媳妇,连她两个兄弟都傻了眼。
    媳妇从前柔顺低调,说话轻声细语,衣着简朴素净。那日因路途奔波,她穿着简单的黄色织锦绸衣裙,可衣料名贵,衣裙剪裁合适,人也变的自信张扬,声音清脆嘹亮。
    等媳妇回到家换上华贵的衣饰,上了妆,更显得雍容华贵,明艳动人。他就更惊讶了。再看媳妇做事比从前多几分圆滑,说话也娓娓动听。他也有些好奇她在杭州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