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糙汉将军42(补字数)
作者:爱吃火锅的李长老   快穿:绝色妖女靠生子长命百岁最新章节     
    最开始几天,小福子很老实。
    周言璟和小皇孙们上课,他就坐在后面打瞌睡,结果一堂课下来,小皇孙们没记住多少,周言璟和小福子全记住了。
    但周言璟自幼便心眼多,凡是皇孙们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就算心里清楚,也会假装不知道,或回答的模棱两可。
    小福子肆意惯了,每逢此时,只会嗤笑一声。
    “这都记不住,我一边打瞌睡,一边都记住了。”
    教授课业的少傅和少保都暗暗吃惊,这将军府的小公子如此聪慧也就罢了,就连一个书童,竟也有过耳不忘的本事。
    刚开始小皇孙们都很乖巧,对周言璟也很友善。
    不过日子一久,他们看小福子跟前跟后的照顾周言璟,自然而然的就把他当成了可供驱使的下人,便对他颐指气使起来。
    “小福子,去把树上的风筝捡下来。”
    “小福子,今日的课业都记住了吗?快帮我写了。”
    他们是不敢指使周言璟的,怕他回去跟镇国将军告状,更怕周言璟的三个姐姐知道了,以后不和他们玩儿了。
    小福子最开始不理他们,后面被催烦了,就嗖的一下飞到了房顶,捂着耳朵睡起了大觉。
    小皇孙们拿他没办法,便让侍卫们去捉他,结果一众人就在皇宫的房顶上玩起来围追堵截的游戏,后因动静太大,还惊动了皇帝。
    皇帝看了半天热闹,最后吐出一句。
    “一群没用的东西,这么多人竟连一个孩子都抓不住?”
    这镇国将军府是祖坟冒烟儿了吗?何时又冒出这样一个人物,他撇过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孙子们,气不打一处来。
    “都滚回去,没用的东西,念书念不过人家,打架也打不过人家,你们唯一的本事,也就是会投胎了。”
    ……
    今日江晴雪正好在外面逛了一圈,又去茶楼听了一回说书,看着时辰差不多了,便吩咐车夫去宫门口,好接了周言璟一起回府。
    她等了半个时辰,周言璟才出来,还是被一个身着官袍的男人牵着出来的,小福子垂头丧气的走在后面,江晴雪没注意看那男人,只朝周言璟快步走去。
    “言璟,这儿。”
    周言璟对那男人笑了笑,也不知说了什么,就朝她欢快的跑了过来,他身上斜挎着的小书包一荡一荡的,和他一样欢快。
    江晴雪一时有些恍惚,有一种刚在咖啡厅喝了两杯,然后掐着点儿来接儿子放学的恍惚感。
    她还在愣神中,周言璟已经扑到了她怀里,抱着他的腿一边快乐的转圈圈,一边朝那男人看去。
    “母亲,那个人请我去他府上玩呢,他还说他认识你。”
    江晴雪捏了捏他胖嘟嘟的脸,朝那男人望去。
    “伯父?”
    江仲垚已经走到了跟前,脸上挂着略有些讨好的笑,几年不见,他似乎老了十岁,不但脸上添了许多皱纹,就连高大挺直的脊背都有些微微驼了。
    “晴雪,还真是你,我都不敢认了……”
    江晴雪笑眯眯的打招呼。
    “大伯父,最近可还好?”
    江仲垚看了江晴雪半晌,叹气道。
    “听说你回京了,怎么也不回江府看看?你三伯父和三婶最近老是提起你,他们都记挂着你呢,有空带孩子们回去坐坐吧。”
    前几年听说她去了北疆,他还在想这孩子怎么这么傻,不在将军府享福,非要去那种地方受苦。
    今日一见,却没想到反而出落的愈发明艳照人了,可见周玄章是个会疼人的,纵使北疆那般苦寒,却也没让她和两个孩子遭一点罪。
    江晴雪婉言道。
    “待有空了就过去,现在整日要照顾几个孩子,实在是忙不开。”
    江仲垚知道这是推辞之言,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叹息道。
    “是伯父对不起你。”
    江晴雪语气不冷不热的道。
    “伯父哪里的话,过去的事我早就忘了,况且这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不论好坏,都怨不得旁人,这是自己的命。”
    江仲垚神色讪讪的。
    “你能这么想就好,你二婶儿也知道错了,她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就是自私自利了些,咱们终归还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江晴雪笑了笑,便带着孩子上了马车。
    ……
    江仲垚一回府,就和江如晦说起了今日之事。
    “我今日遇见晴雪了,她那小儿子在宫中做伴读,小人儿甚是聪慧机灵,小小年纪便熟读经史,更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听说甚得陛下喜爱。”
    江如晦自然也听说了,他满脸笑容道。
    “真是没想到,你说这将军府世代习武,如今竟出了这么个读书的好苗子,依我看,还得是晴雪会教养,把个儿子养的这般出色。”
    赵氏听在耳里,只觉得肠子都悔青了。
    要是当初嫁去将军府是江知梨,如今进宫的就该是梨儿的儿子,这份殊荣就是梨儿和江家的,她在一边不屑的嘀咕道。
    “哼,说什么天资聪颖,还不是看在将军府的面子上罢了,你们还真相信那三岁幼儿能熟读经史?比宫里的皇子皇孙们还要厉害?”
    这几年,江知梨和沈易的关系缓和不少,还为沈易生了两个儿子,沈夫人虽然还是看不惯江知梨,但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只因在三年前,江如晦升了大理寺卿,就连江仲垚,去年也升了吏部郎中,而沈家这么多年还是老样子,沈易参加了两次科举,皆是名落孙山。
    沈夫人这两年身子不好,江知梨管着府中中馈,沈易虽又纳了一房妾室,加上原先的三房,后院难免风波不断。
    但他和江知梨之间还算相敬如宾,就连去妾室屋里过夜,也不敢太频繁了,就怕江知梨拈酸吃醋,这样的日子一久,他便开始流连青楼酒肆。
    在外面快活够了,自然也就看不上那几个妾室了,回府只去江知梨那里敷衍一番,江知梨不知内情,还以为沈易回心转意了,心里愈发得意。
    这样一来,两人倒也相安无事。
    只是好景不长,这样的平静偏偏被赵氏打破了,这日江知梨回娘家,赵氏便与她说起江晴雪的事,又说起江晴雪的小儿子,言语间满是愤懑不平。
    “要是当年嫁给周玄章的人是你,如今进宫的就是麟儿了,麟儿如今也四岁了,要不要我去求求你三叔,要他去求求陛下,伴读又不是做官,多一个也就一句话的事儿,端看陛下乐不乐意了。”
    江知梨一听这话,也是满肚子怨气。
    “我们麟儿哪有那个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