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求贤
作者:孤舟牧云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最新章节     
    田盘朝岳川拱手拜下,再度起身时,目光凌厉,气息咄咄。
    “陋室可安圣人之心,却不可安圣人之志!圣人空有天下大同之志,却无天下大同之力!”
    岳川笑而不语。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志向!
    田盘继续说道:“姜国模式虽好,可通天下财货;姜国文字虽妙,可通天下教化;然而姜国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国小民寡,军力孱弱!”
    “盘观今后之天下,必定兵戈四起,烽火遍地。强国兼并弱国、大国侵吞小国。如姜国般,不被齐取,亦为晋亡!”
    “而我齐国,国富兵强,桓公时代便为天下霸主,若得圣人相助,必能再兴霸业,便是更进一步,也并非不可能!”
    岳川心中感叹。
    田盘说的没错,上辈子的世界里,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而春秋战国的分割线就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春秋时代,诸侯之间的战争都讲究道义。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打服对方,只要低头服软,叫一声大哥,能保住国家、宗庙。
    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的战争就是为了灭国。
    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土地、人口、财富,叫大哥已经不行了,叫爸爸也没用。
    春秋时天下有数百个国家。
    战国时,连十个都没有了。
    田盘的话说的没错。
    如果不是自己出现,改变了姜国的命运,姜国都没撑到战国就亡了,国家和宗庙一个都没保住。
    自己能改变姜国的命运,也就能改变齐国的命运。
    齐国的底子比姜国好了不知几百倍。
    这可是天下首霸的底蕴!
    有志于霸业的大贤,肯定拒绝不了齐国的诱惑。
    大贤的才能有多大,齐国的上限就有多高。
    管圣治理齐国,桓公为天下首霸,那是因为齐桓公吃喝嫖赌,不学无术,只能把管仲坑到这份上了。
    而田盘,一看就是雄才大略之人,远胜齐桓公百倍。
    与田盘合作,霸业唾手可得,甚至还能更进一步。
    谁能拒绝这种诱惑呢?
    然而,岳川不同。
    他摇了摇头,意味深长的说道:“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国不在大!姜国有龙,万民可安!姜国人人如龙,天下可安!”
    田盘拳头紧握,最终颓然叹气。
    他明白岳川的意思。
    姜国有龙阳,便足够了!
    龙阳一人,可镇守姜国百年!
    而百年后,姜国不知有多少龙阳。
    悟道境强者,田氏也有。
    正是因为有,田盘才明白悟道境的强大,明白岳川的言外之意。
    田盘心中暗恨:为什么?为什么我不是悟道境呢!如果我拥有悟道境的修为,圣人也不至于弃我如敝屣!
    田盘迅速收拾心神,再抬头时重新变得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敢问圣人,若欲姜国人人如龙,需耗费多少光阴?”
    岳川沉吟,摇了摇头,满脸愁苦。
    田盘嘴角勾起,心中暗笑。
    然而岳川挥手指向天上的太阳,长袖猎猎,话语铿锵。
    “若需百年,便百年!若需千年,便千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田盘呆滞一瞬间,不过他还是拱手说道:“管相就齐国,二十五载成就霸业!圣人若就齐国,十年可霸!齐国,亦可人人如龙!齐国之路一片坦途,无需求索!”
    什么叫鼓舌如簧?
    什么叫三寸不烂之舌?
    田盘就是!
    而且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岳川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被其吸收消化,再还回来。
    论道也好,游说也罢,总体节奏一直在田盘手中掌握。
    岳川深吸一口气,直接跳开“军事大一统”这个话题。
    “我且问你,若是齐国实现了大一统,当如何治国?”
    田盘还以为自己说服了岳川,心中狂喜。
    他拱手行礼,说道:“当然是效法姜国,官不出城、权不下乡!轻徭薄赋,与民生息!”
    岳川闭上眼睛,淡淡说道:“汝,安敢欺我?”
    田盘浑身一震,“圣人何出此言?”
    “哼!你若是齐国国君,官不出城、权不下乡自无不可。然,田氏非君,此举无异于自掘坟墓,便是你力排众议,一意孤行,田氏其他成员又如何做想?如何抉择?你聪明绝顶,不会连这一点都看不出吧?”
    岳川不由回想起去年,自己在城隍庙中与田成魂魄的对话。
    “若技击士主力尚存,田氏羽翼未伤,是否还会迎奉公子昭?”
    “非吾不诚,实乃心无定论。田氏朝不保夕,只求谋身,一旦山河安定,未必不会生出谋国之念。尊者此问,田成无答。便是田成不欲谋国,也难保田氏其他人无此念想!”
    连田成都保证不了的事情,田盘凭什么一锤定音?
    岳川冷哼一声,“你若诚心论道,我自当与你秉烛夜谈,你若别有用心,还是请回吧!”
    田盘一撩衣摆跪下,“圣人息怒!盘思虑不周,并非有意欺瞒!”
    岳川也顺势坐下。
    站着说话,还真有点儿腰疼。
    “那我再问你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若齐国实现了大一统,你当如何治国?”
    同样的一幕出现在田盘身上。
    周遭空气凝固了似的,万籁俱寂,田盘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急速跳动的脉搏,以及思绪。
    万般念头在迅速掠过,最终缓缓定格。
    “回禀圣人!若齐国实现大一统,当效仿禹皇,分天下为九州,州下大城为县、小城为郡,郡下有乡、乡下有村!逐级管理!”
    岳川暗暗点头。
    后人一说起郡县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始皇。
    然而,郡、县这东西自古就有,并非秦始皇独创。
    《说文》中有言: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
    中国秦代以前郡比县小,从秦代之后郡比县大。
    田盘的“大一统”理论并非随口说说,而是深思熟虑,甚至处心积虑。
    他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差的只是一个舞台。
    岳川双眼直视田盘,后者毫无畏惧的对视,目光中一片澄澈。
    岳川点了点头,问道:“依你所言,大一统之权力,是百川归海,自下而上,还是海纳百川,自上而下?”
    田盘刚要回答,却再次感到空气凝滞,思维剥离。
    他顿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认真思索起来。
    (四更,作者孤舟牧云功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