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郡县和枷锁
作者:孤舟牧云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最新章节     
    时间一天天过去,丹阳城也像3d渲染一样,一天一个样。
    真应了那句——高中时捡笔弯了下腰,再抬起头时,错过了三年的数学课。
    丹阳城的变化也是如此。
    只是恍一下神,就变得彻底陌生、彻底不认识了。
    这其中固然有象群的功劳、丹阳百姓的付出,也少不了岳川在暗地里对城池风水格局的调整。
    比起城池,变化更大的是城中百姓的精神面貌。
    这天,子申又来找岳川领取今日份的“白珍珠”。
    拿到贝壳后,子申随口问了一句。
    “前辈,今日丹阳的变化,明日要推广到全国吗?”
    岳川笑了笑,“你看出来了?”
    “嗯,刚开始还不明白,可是这么长时间,也算回过味了。”
    “哦,说说你的看法?”
    “云梦社的演出很成功,最重要的是他们接地气,与最底层的百姓打成一片,表演的故事也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百姓们喜欢看、喜欢讲、喜欢讨论,更是喜欢模仿。”
    岳川点头,“没错!舆论是最好的武器,比明刀明枪更锋锐犀利,也更防不胜防!”
    “可是前辈,丹阳有此变化,是因为河神大人投入了诸多资源,其他地方要是得不到这些资源,收效必然大打折扣。如果其他地方也都给贝壳、给灵丹妙药,河神大人岂不是……”
    岳川笑了。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我就给你讲解一下吧。成为楚王,不是我们的目的!河神大人在你身上投入了这么多资源,只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国君?”
    听到这话,子申心中一凛。
    国君的位置对自己而言可能是至高无上且唯一的追求。
    当上国君,自己可以做很多事,实现很多愿望,帮助到很多人。
    但是河神大人不用。
    河神大人现在就拥有一切,无所不能。
    成为国君对自己而言,很有意义,但是在河神大人看来,不值一提。
    就像天上的飞龙不会在意地上的蚂蚁打架一样。
    而自己,就是一个稍微强壮一点、运气好一点的蝼蚁。
    子申正襟危坐,恭敬地说道:“还请前辈指点!”
    “你成为楚王后,要做什么呢?”
    “造福天下百姓!”
    子申毫不犹豫的说道,话语中充满了坚定。
    “怎么造福呢?”
    “这……”
    子申卡壳了。
    治国从来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的。
    即便子申勤学苦读,满腹才华,可终究没有工作经验。
    治理丹阳一城一地或许还行,但是治理整个楚国……
    别说子申,往前数三十多个楚王有一个算一个,都没什么好办法。
    岳川说道:“河神大人精力有限,他的恩泽不可能惠及到楚国每一个村庄、每一个百姓。河神大人的所作所为,就是让一个人先富起来,然后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成共同富裕。”
    先富?后富?共同富裕?
    子申心中一震。
    他想起了金贝、银贝、花贝。
    想起了黑珍珠、白珍珠。
    河神大人钟意自己,并非自己是天命之人,而是借自己的手造福天下。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晚辈定然不会辜负河神大人的期望。”
    岳川笑着说道:“嘴上说谁都会,得付诸实践、落在行动上。说说,你打算怎么做呢?”
    子申拧紧眉头,仔细思考。
    “啊,原来如此!”子申豁然开朗,“前辈!您教导丹阳百姓,也是因为‘先富带动后富’吧,让丹阳百姓先成为有德之人,成为全天下羡慕的目标、争相学习、效仿的目标,然后就能让全天下的百姓都变得像丹阳一样,对吧?”
    “差不多!不过,还差了很多!”
    呃……
    子申苦笑一声,“晚辈愚钝,还请前辈解惑。”
    岳川说道:“我听闻养由基将自己的箭道融入通讯,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只要在楚国各个重要节点建立特殊的箭靶,养由基就能在千里之外发箭。一夕之间,就能将讯息同行全国,对吧?”
    “是!没错!可这种方式也只有养将军才能做到,其他人根本没办法模仿啊。”
    子申脸上满是苦笑。
    他也问过龙象般若,后者却连连摇头。
    这种匪夷所思的传讯方式,通讯全靠吼的象群想都不敢想。
    放眼天下,仅此一例。
    没有学习的必要,更没有借鉴的可能。
    岳川摇了摇头,“我不是让你学射箭,你也不是那块料。”
    子申嘴角跳了跳。
    想反驳,却无力反驳。
    在养由基面前,谁敢自夸射术?
    “前辈说得对,没错,我确实不是!”
    “嗯,你平时举一反三,这时候怎么就糊涂了呢?”岳川叹了口气,“你虽然不能学习养由基的射术,但是你可以将这个射术的体系融入到治国中。”
    “等等?射术?治国?”
    子申眼睛一亮,随即浑身剧震。
    “养将军在全国重要的支点修筑靶场,每个靶场能覆盖方圆数百里范围,几百个靶场就将全国涵盖。同样的道理,我可以将楚国划分成数百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一名心腹,令其管理当地军政民生。我只需管理者几百个心腹,就能治理全国?”
    “对!没错!这就是郡县制!”
    随即,岳川向子申科普起来。
    说起郡县制,楚国才是首创,秦始皇只是将其改良并发扬光大。
    而且,秦一统天下后,关于如何治理天下也进行过激烈的讨论。
    郡县派和分封派势均力敌,吵的不可开交。
    秦始皇只是在历史重要的节点上,做出了命运的抉择。
    眼下秦始皇还没出生,岳川也等不到两百五十年后了,只能随便安排个人。
    “你们楚国最大的弊病就是分和散,军事、政治、民生、信仰等,全都是一盘散沙。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层,各玩各的,互不理睬。这种情形下,如果再学周天子施行分封制,楚国只会更加稀碎。郡县制是楚国最好的选择。”
    “这……”子申迟疑了一下,“前辈,所有权力都集中到晚辈手中,这不妥吧?如果遇到一个父王那样的……嗯……,岂不是害了全国的百姓?”
    岳川竖起一根手指,“所以,还需要给君王的权力上一道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