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七零胡同日常(20)
作者:爱吃紫米酸奶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最新章节     
    年轻女人?
    沈瑶心道自己相熟的人里,年轻些的都还在厂里上班赚钱,哪有时间跑来丰收胡同找她。
    迈着小碎步绕过垂花门,沈瑶人来到街门口。
    “沈瑶”
    “赵月月”
    沈瑶看着站在门前的熟悉面孔,原本平和的嘴角忍不住咧开极大的弧度。
    “快进来快进来,你不是在下乡,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不过年不过节的,还正好是乡下的秋收时间,真让人意想不到。
    赵月月手上拎着两个厚厚的包裹,脸蛋看起来红扑扑水灵灵,半点不像在乡下吃苦受罪的样子。
    赵月月确实在乡下没有怎么吃苦,因为后面有沈瑶的来信加之下乡的地方地大物博品种多样,赵月月如今比当初在京市的时候活得还要肆意。
    “这不是想着正好秋收,过来和罐头厂沟通一下后面的水果供应还有山货问题。”
    已经吃到了好处的乡亲们今年早早就准备好要大干一场。
    甚至村支书和村长等人还联合了周围的村镇一起搞。
    有好处一起享,大家共同富裕嘛。
    赵月月走在沈瑶身边,小声说着自己这趟回来的其他目的。
    “你有那些厂子的联系方式?”沈瑶托着肚子,顺便把谢辞安在机械厂的一些情况告诉赵月月,“只要品质过硬,京市的这些大厂都愿意接收。
    甚至供销社和百货商店都能问一问,天冷的时候,那些山货卖的更快。”
    毕竟冬天能吃的东西不多,京市的百姓算是有钱的那一批,能享受谁愿意吃苦受罪啃窝窝头。
    赵月月点头,“过来肯定是想把京市的几个大厂都走一遍才甘心回去。
    乡下比起市里还是太清苦,老乡们生活不容易。
    真要能促成这笔买卖,今年大家伙儿都能过个好年。”
    没下乡之前赵月月是抵触的,但在乡下待久了,她又很感激乡亲们的热情纯朴。
    如今发现自己能帮得上忙,赵月月二话不说就从乡下杀了回来。
    与沈瑶的见面是赵月月的行程之一,家里人靠不住,得指望好姐妹。
    两人先后进了屋,沈瑶让赵月月歇歇脚洗个手,自己转头给她倒了杯温水,“回来有地方住吗?”
    赵月月点了点头,“一堆人过来,有介绍信,住招待所。”
    沈瑶坐在凳子上,转身从抽屉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推到赵月月跟前,“上面是我记得一些厂子的招工信息,能推得出来,有些厂子,像机械厂、轧钢厂、玻璃厂、服装厂等等,人都比较多。
    你们那边要是能提供更多的山货,可以去这些厂子问问。”
    大厂子人多消化快,赵月月的山货生意不愁卖。
    赵月月点了点头,反手从自己兜里掏出纸笔记上。
    “我回去和他们说说,像是这些厂子都多留意。
    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下下次,能帮扶一把是一把。”
    乡下那种地方,每年靠着种粮食只能吃饱穿暖却不能进一步享受生活。
    赵月月觉得老乡们得手里有钱,才敢花钱消费。
    如今她做的就是拉动一些供求资源让老乡们赚到钱。
    布置温馨的房间很安静,除了两人偶尔传出来的交谈声,剩下的便是笔尖摩擦纸张的响动。
    说完赵月月这趟回来的主要目的,沈瑶眼睛一转,当即给赵月月出主意,不能只着眼于跟前这一亩三分地,可以适当的开阔思维。
    “像是办一些养猪场,养鸡场,养鸭场或者兔子场。
    还有乡下的果树,不管是山林还是田间都统一派人管理。
    这样不仅为农民同志创收,还能形成一定规模,稳定供货。”
    哪怕是罐头厂,也希望能年年如此,而不是这一季有,下一季无。
    任何东西,只有形成了规模才能脱离小打小闹,从而去赚大钱。
    赵月月听完眼神一亮,不过她在乡下也有不便之处,“办养猪场之类的,万一赔了不是小数目。”
    像是鸡鸭猪兔,养好了确实赚钱,养不好也赔钱。
    老乡们本就没什么本钱,再冷不丁扔钱进去打水漂,那就彻底没有活路了。
    沈瑶早就想到这个方面,所以她不慌不忙地继续出主意。
    “可以用入股分成的方式先去拉一部分投资,还有,你们可以先由少变多。
    不说其他,就是猪肉这事,京市每天杀几头猪都不够大家吃的。
    要是能和屠宰场建立起关联通道,你们的猪养出来直接送去屠宰场,是不是能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笑眯眯比拍了拍赵月月手背,沈瑶觉得这孩子有些被局限住了。
    有些事情完全可以适当依靠别人,“就是罐头厂也能投资,毕竟厂里的罐头多是各种肉罐头。”
    相比能从周围村镇收上来的蔬菜,肯定是肉食更受欢迎。
    指望散户养那么小猫三两只,罐头厂早倒闭了。
    赵月月:……怎么说呢?属于是醍醐灌顶了。
    “沈瑶,你真聪明,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办法?”
    赵月月高兴的合不拢嘴,心说这些事情哪怕只成了一两件,对老乡们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
    而且她自己也是京市本地人,了解京市人民的日常需求。
    正常的肉品供应,不管多少都能卖的一干二净。
    沈瑶示意赵月月冷静,她们两个说的这么兴奋,不过是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一切得等后面实施。
    “别怪我泼你冷水,哪怕危险分摊,还是有收不回来的风险。
    月月,你回去好好和大家伙儿聊聊,事情不急,得一步一个脚印。”
    起码稳是没有错的,不然上手就是几百上千只鸡鸭,万一来一场禽流感,真是赔的底裤都不剩。
    赵月月重重点头,“放心,我回去一定好好说说。
    这次我们来京市能待半个月,先实地调查再确定方向,”肯定不能一股脑的像无头苍蝇乱冲。
    沈瑶满意,“是这个理,你也是正经京市高中毕业的学生,别丢咱们的脸。”
    赵月月闻言,连摆好几个手势,臭屁的不行。
    两个人对着互相笑出声,不同于当初火车站分别时的感伤,她们快乐的不得了。
    工作上的事告一段落,沈瑶犹豫片刻还是问起了赵家。
    “回去看看不?”
    手指着窗边,沈瑶抿唇,有些心疼赵月月的遭遇。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话放在哪里都能说出来。
    赵月月所在的赵家,在沈瑶没出嫁前就因为赵自强和春斐的事闹的筒子楼周围人尽皆知。
    后来春斐小产,拿着200块钱下乡,赵家又给赵自强介绍新的结婚对象。
    如今赵自强已经成功结婚,不过新媳妇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动不动就敢对赵自强伸手打骂。
    沈瑶每次回沈家,都能听到袁丽说起赵家闹出来的动静,都已经出名了。
    赵月月摇头,脸上表情变得难看,“回去做什么?大哥结婚都没给我来信,转头又让我多邮些山货帮帮家里。
    沈瑶,不瞒你说,我家从我下乡到现在都没寄过什么东西。”
    先别说钱,钱是她自己攒的还有沈瑶私下支援;就是一些能经住放的布料和饼干糖块都看不到。
    相反,赵月月每个月还得自己花心思给赵家补贴一些。
    要不是她在乡下过的不错,东西也能拿的出来,只怕她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都得先找个人将自己嫁了。
    沈瑶是她的朋友,更是恩人,赵月月心里话不憋着,有什么说什么,直接将积攒许久的不满都讲了出来。
    狠狠吐了口气,赵月月不好意思地挠头笑了笑,“有些没控制住,让你听见这些腌赞事。”
    沈瑶摆手,“这算啥,心里憋屈就不能忍着,不然憋坏了自己太不值当。”
    赵月月重重点头,是这个理,她才不会因为家里那些人委屈自己。
    去乡下吃苦的是她又不是大哥,凭什么还要她去无私奉献?哪怕是卖女儿也没有这样的。
    两个人许久不见,平日只通过信件和电报交流还是保守。
    像今天,话说出来就没停过,你讲完我接话,从家里聊到外面,从鸡毛蒜皮的小事说到影响国家的大事,几乎是随心所欲,畅所欲言。
    见着外面天已经有些黑,赵月月赶紧起身要走。
    沈瑶开口挽留,没能留住的前提下,忙塞了几盒罐头和一些饼干奶糖。
    “快自己留着,怀孕比我更需要补充营养。”
    “没事,家里还有,再说你好不容易来一趟,这罐头是厂里卖的好的口味,拿回去给大家伙儿简单尝尝,也能体现办好养殖场的发展前景。”
    沈瑶怀孕,赵月月不太敢和沈瑶动手撕吧。
    低手看着自己怀里的一兜子零食,赵月月笑着点了点头,穿戴好身上衣服后转身离开。
    沈瑶目送赵月月走远,自己哼着小曲儿慢悠悠回屋。
    周姥姥作为旁观者,在隔壁听着两人聊了差不多一下午,手托住沈瑶小臂,“你说的那些法子真能管用?
    要不要我去和市中医院的人说说,多条路是条路,”可以不让赵月月出面,交给其他人含糊两句,后勤的人不会多嘴。
    沈瑶摆手,“姥姥,京市几个大厂暂时够用,得先等他们发展起来,乡下资源多但交通不便利,”别看她和赵月月讲的头头是道,但真正实施起来,麻烦不少。
    沈瑶不觉得赵月月一个人能搞定,只期待这回过来的人中有头脑灵活的,可以先出个主意试一试。
    成了自然皆大欢喜,不成也损失不大。
    祖孙两人闲话说上两句,跟着就将这事丢到脑后。
    倒是从丰收胡同回来招待所的赵月月一直挂着心。
    进门连口气都没喘,而是直接敲开队长房门,将她和沈瑶(主要是沈瑶)的主意都说出来。
    这次过来的队长是村里人,村长的小孙子,高中学历,人看着很是老实憨厚,但极有主意。
    今年春夏的时候,沈瑶给赵月月去信让其琢磨琢磨和罐头厂加深联系,赵月月就找到这位队长,两人先是凑在一块合计,才顺利将村里乃至山林中那些没人要的水果都卖了出去。
    如今这人跟着队伍一起过来,就是领头羊一般的存在。
    “赵月月,你说的都是真的?这个主意确实不错,还能平摊风险,乡亲们肯定愿意尝试。”
    只要不上来就搞个大的,乡亲们的胆子还是有的。
    起身让赵月月先在屋里歇着,他去把其他人都叫过来。
    这次来京市,除了这位队长,村里人一共出来四个,还有四个是京市的知青,八个人身上背负的责任不小。
    如今赵月月不过出门一趟就为村子争取了一条出路,如何不让他激动。
    很快,人都来了,哪怕是其他三个家在京市的知青。
    大家伙儿还是很明白自己这趟回京市的目的。
    只要能让村子更上一层楼,他们日后回来的机会多的是。
    队长将赵月月提过的内容复述一遍,跟着眼神扫过周围众人。
    “养殖场的事,村里人都很赞同,唯一的问题,就是像猪仔这些,没有什么进货渠道,一次最多几只,完全不够。”
    办厂子不能像家养,承办规模虽然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但瘦成麻杆肯定不行。
    队长如今把村里的困难说出来,主要指望的就是四个知青。
    城里人肯定有门路,引荐引荐,对他们来说只有好处。
    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同志开口,“我邻居家一直在屠宰场工作。
    可以的话,我明天回去问问,看看能不能买到一些小猪仔。”
    话音落地,又有人接话表示担忧,“从京市买猪仔送回乡下,路程太远,猪仔身体弱扛不住怎么办?”
    赵月月接话,“我们可以自己雇车,或者买老母猪。
    买猪仔还是太贵,如果能买老母猪,我们负责照顾生猪仔然后自己养,肯定能把成本降下来。”
    已经学会灵活动脑的赵月月将养殖场的事捋的很顺。
    包括养鸡养鸭养兔子都一样,买幼崽肯定要心疼夭折率,不如自己从源头下手,养起来肯定比直接买要赚钱。
    “兴许有朝一日,我们也能靠养猪去卖猪仔给其他生产队。
    到时村子生意越来越大,乡亲们肯定能过的更好。”
    赵月月无师自通,已经掌握了沈瑶的画饼本事并熟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