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陛下竟如此心怀苍生?
作者:祁祁格尔   穿书团宠娇娇,奸臣们我撩完就跑最新章节     
    那夜之事,沈晏清回家后也并未细说,
    只说是被女帝疯玩间无意砸了后脑。
    至于,女帝给他下得那些猛药,他也是醒后生生在冷水中泡至天亮才压住。
    是以,上朝也迟了,也无法回家换朝服。
    但是,那夜迷离中,女帝的娇艳模样,确实时有入梦。
    说来,他也不过弱冠之年,血气方刚。
    沈阁老又治家甚严,迟迟不提议亲之事,饶是沈母急得追问多次,也不松口。
    他不得其意,甚至暗想祖父难道真存了送他入宫之心?
    以至于,他上朝之时,总是不免猜测她的心思。
    最近,发现她有意偏帮之时,他甚至故意留下话口子,让她接上。
    且她最近又频频提及当太傅之事,
    他也吃不准她意欲何为?
    一时纠结难定,却不想卢尚书陡然来了这么一手。
    一定是谢安要挟的。
    就是不知入宫为太傅,到底是谢安的意思,还是,女帝的意思?
    沈晏清一时心烦意乱,他素来不喜女帝那昏君模样,
    可是自从那夜之后,他竟觉得女帝有些不同了,朝堂之上,似乎也能看出些娇憨动人之处。
    特别是她小手攥紧,赤红着脸,偏帮自己之时的小模样,虽无力,但有趣。
    沈晏清哑然笑笑,却听见仆人来报,谢安携着圣旨上门了。
    沈府大堂里接旨后,谢安倒也不停留。
    沈晏清送他至门外,似做无意的问,“这,是掌印的意思?”
    谢安笑笑,“亦是陛下的意思。”
    谢安忽而又说,“来时听了一则趣闻,说国舅幼子貌似首辅,今日还与陛下同逛了园子。”
    沈晏清微笑,“掌印颇有雅兴,还喜欢听趣闻。”
    谢安收起笑容,一身锦衣,冷面离去。
    沈晏清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收起。
    燕扶摇,你究竟,意欲何为?
    -
    首辅隔日下午,会给女帝授课一个时辰。
    扶摇命人在西苑水榭处,收拾出一间明亮通透的书房,布置装点,处处奢华。
    出门便是层层纱幔轻摇,加上池上淡淡水雾氤氲,仿若仙境,因而敷衍取名“广寒宫”。
    太元池中各种鱼龙、锦鲤,池上悠闲凫着鸳鸯、天鹅。
    池边还有成群的仙鹤、梅花鹿,偶尔飞过五彩的珍禽,在池里捉鱼吃。
    脱下龙袍的扶摇,换上一身的藕纱罗裙,半散着长发,一如月下嫦娥守在广寒宫里。
    裴太医殷勤的引着首辅踏足这仙境。
    迂回桥廊边,坐着一位容色惊人的仙子。
    沈晏清深吸了一口气,如此境地,如此妆扮。
    是为了学治国之道?还是想重现那日……?
    都说这裴太医已得盛宠,久居揽月阁,今日又殷勤伴在左右。
    媚君之姿,着实令人不齿。
    沈晏清抖抖月白色衣袖,清风峻节的缓缓踏入。
    他闭上眼,心中无,眼中无。
    “沈太傅来了。”
    那画中仙子乘风而落。
    沈晏清睁开眼睛,“臣拜见陛下。”
    扶摇眨眨眼睛,“太傅是朕的老师,不必多礼。”
    沈晏清看着裴知聿,“裴太医这是?”
    扶摇解释,“他比朕聪明,是朕的伴学,朕若有不懂之处,下学了还可以问他。”
    “而且,他留在这里伺候太傅。如果有别的宫女伺候太傅,朕会不高兴。”
    裴知聿特别狗腿的跟上,“是的,太傅若想斟杯茶水,剥个水果,尽管吩咐下官。”
    沈晏清:……?
    半个时辰后,沈晏清发现自己想多了。
    女帝确实在学,也是真学的吃力。
    莫说《商君书》了,连《尚书》也全然不知,甚至,连笔都不会拿,字也认错一堆。
    倒是裴知聿,确实显得聪明一些,当然是相较于女帝而言。
    而不是沈晏清这种,十四岁进文渊阁,十九岁当首辅的天才。
    扶摇整整半个时辰都在学握笔,沈晏清捏着她的手教。
    他只觉那手清凉软滑,柔若无骨,一时神魂不稳。
    她身上似有若无的香气,还顺着鼻孔,爬进心脏,生出细细的手脚,挠的他心里发痒。
    他鼻尖沁出汗来。
    那边裴知聿旁若无人的即兴写字。
    扶摇瞥他一眼,上过书法班的孩子。
    “首辅看我写得字。”
    裴知聿举着一张纸过来,上面写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沈晏清惊异,“裴太医竟有如此胸襟?先前是我失敬了。但是你这乐字,写错了。”
    扶摇咬牙,狗东西,有了新大腿,便不要命的抱。
    心一横,也歪歪扭扭在纸上写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沈晏清大惊,“陛下竟如此心怀苍生天下?”
    先前应是无人好好教导女帝,直至皇子死绝,她又临危受命,自然做不好。
    可怜见儿的,字错的更多。
    首辅皇宫教书一行,大为震撼。
    以致在朝堂上,亦对女帝尽心尽力,谆谆教导,更觉亲厚。
    转眼就到女帝及笄之日,众人皆等着看首辅如何应对。
    首辅灿然一笑,“凡百姓女儿,及笄之时,亦为重要。臣今日寻得九名和陛下同日及笄的百姓之女,在蠡湖的画舫之上,共同成礼,彰显陛下与民同乐之德。”
    谢安脸色铁青,“荒谬,陛下岂能与庶民同席,天子威严何存?”
    扶摇赶紧说,“掌印此言差矣,太傅教导朕,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是以今日,朕要与民同乐。”
    谢安上前一步,“那奴才去保护陛下的安危。”
    扶摇拍拍他,“掌印平日已经很辛苦了,今日歇歇就行了,有太傅保护朕。”
    谢安忧心,“可是……”
    却见,女帝和首辅已相携离去。
    赵国舅在一旁讽刺,“掌印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谢安低眸,眼里一片失意寒霜。
    -
    首辅家人少钱多,置办的画舫自然是盛京最气派的。
    今日请来的九女,亦是各行的翘楚,有才女,织女,绣女、医女、渔女、商女、妆女、画女和采茶女……
    扶摇颇为满意。
    首辅没有偏见,能正眼同视女子,请来的都是职业女性。
    扶摇吩咐沈晏清,“一定要做好宣传啊!文章嘛,就让卢尚书执笔。”
    沈晏清笑了,低声说,“上次,也是他为陛下写的请师言吧?”
    扶摇诧异了,“我没找过他啊!不是首辅让他写得吗?他是你的人,我跟他又不熟。”
    沈晏清愣住了,是啊!
    秋日里晴爽,蠡湖里白鱼乱蹦。
    扶摇欢喜的扶着船栏,看远山渺渺,湖水淡淡。
    沈晏清站她身旁。
    她抓着沈晏清的衣袖,央求,“太傅,再将船向那两山之间开些。”
    沈晏清被她扯着衣襟,眉眼温软,心头似有什么,一点一点被化掉。
    画舫徐徐前进,
    扶摇激动的摇着沈晏清,
    “太傅快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