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蜜供花糕(下)
作者:蜜酿桂花   包子西施奋斗史最新章节     
    众人看了半晌,都被这好看的花糕给惊住了,好大一会都没人说话在。
    过了一会子,小六子才小心翼翼的开口:“沈姑娘,这真是用面做的花糕,不是真的桃子石榴?”说着就要伸手去碰一碰那眼前的粉色蜜桃。
    “啪”陆厨伸手打落那只伸向花糕的爪子,转头对范掌柜说:“掌柜的,这样的花糕做好了,今年一定拔得头筹。咱今年的花糕就按这个做吧?”
    范掌柜也很是满意,笑咪咪的点点头:“沈姑娘,就按这个花糕的样子做,东家见了一定欢喜。”
    “往年的花糕都是十六寸大小的,这样大一个,用咱们厨间现有的食材可不够,你列个单子出来,我让人出去采买,明日的银丝面和五福花饼不用做了,你只管做好这个花糕就行。明日日落之前,务必做好。东家的马车会连夜送到广宁寺去。”
    “我现在就派人去县城禀告东家,去把东家娘子准备的蜜枣莲子取回来,不会耽误你明天制作的。”
    说着,就匆匆走了出去。
    余下的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围着陆厨卖乖:“这花糕做都做好了,个头这么小,又只有一个,不好拿出来给客人,能不能大家伙分着吃了,闻着实在香甜。”
    陆厨爽快的一挥手:“分就分,这好看的花糕我也想尝尝滋味,分的时候别忘了给掌柜的留一份儿。”
    伙计们欢呼一声,小六子拿了刀来小心的分成小块儿。
    不时有伙计提醒:“哎,你不要把那个花瓣给切歪了。”“我想尝尝那个桃子是不是真的只是花糕。”
    花糕入口绵软香甜,因是试做个小号的,也没有太多现成的馅料,枣泥馅料只是象征性的加了薄薄一层而已,但却并没有因为馅料少而影响口感。
    和面时加入了雪花糖粉,又揉制的光滑柔韧,花糕没有涂抹馅料的位置也很香甜可口,并不像以前吃过的那些花糕,有馅料的位置吃一口很甜,但没有馅料的,就纯是白面蒸饼的味道了。
    “沈姑娘,这个花糕不光好看,吃起来也香甜,怪不得蒸制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甜甜的味儿。”
    “是呀是呀,我过来取菜时闻着都流口水,还想着这是做啥好吃的,以前没闻过这味儿。”
    花糕不大,给范掌柜留了一份后,剩下的很快就被瓜分一空,每人不过几小口就吃没了。
    意犹未尽的咂咂嘴,也只好无可奈何的各自散去,去各自做事了。
    沈钰收拾干净面案上的工具,想起范掌柜要她列的食材清单,就赶紧去找账房吴先生了。
    她从开始就没打算自己写清单,村子里的女子,大多不会写字,原主会不会写,她也没听玉桃提起过,大概只会描绣花样子吧。
    在现代,小时候处境艰难,没有机会练习过毛笔字,只会像握钢笔一样拿笔,她可没把握把字写好看。
    穿过来后,此时都是繁体字,她认识都已是勉强,更不要说写了。还是乖乖找人写才是上策。
    吴先生听了沈钰的请求,爽快答应,当即拿过一张空白的记帐纸来,铺纸蘸墨,按着沈钰说的,列出一张清单来。
    沈钰佩服地看着,不由夸道:“吴先生,您可真是写的又快又好。”
    被小孩子用崇拜的口气夸赞自己的一笔速记小楷,吴先生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待墨干了,把清单交给范掌柜,沈钰就回后厨忙活自己手上的事去了。
    第二日沈钰特意早起了一会儿,待到日头刚升上来,范掌柜带着一个陌生的伙计来厨房时,当日所需的银丝面已经做好了。
    此时单子上列的食材也已都送到了后厨。
    范掌柜意外的看着已切好摊开晾着的银丝面,很是满意,觉得真是捡到了宝。
    这沈姑娘手艺又好,人又勤快,干起活来又麻利又有眼力劲。心里暗暗琢磨,待到中秋包过节红包时,得给东家说说,给沈姑娘包个大点的。
    伙计把一个两层的食盒递给沈钰,退到一旁。
    原来这是东家娘子派过来送蜜枣、核桃仁的伙计,他送完后并不会立刻回去,要在酒楼休息候着,等到晚间花糕做好装盒,负责连夜赶马车送到广宁寺去。
    蜜枣是用上好的冰糖熬制的,个头小巧均匀,色泽晶莹软糯,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核桃仁个个都形状完整,足足装了一层食盒。
    沈钰知道这个花糕关系着东家的面子和供佛的诚心,做的时候也格外精心。
    因为发面需要等上足够的时间才能够发好使用,花糕个头大,发面需要更多的时间。
    她大概估计了时间和制作花糕所需的发面用量,昨日下午就开始和面揉面,盖好厚布放在一旁醒发,晚上又重揉了一遍加了些面进去才回小院休息。
    今日一早起来看,那面发的正是时候。
    和昨天的花糕做法一样,就是个头足足大了一倍,费时又费力,做起来慢了许多,唯一不同的是,昨日的枣泥馅料很薄一层,今日的却是用料十足。
    等到沈钰终于把花糕做好,与陆厨两人合力把花糕摆进厨间最大的一个蒸笼,并扣上一个圆头大笼盖开始蒸制时,已到了晌午,小六子把包饭都做好了了。
    看着花糕进了蒸笼,交待了火候时间,沈钰才觉出累来。她以前也从来没做过这么大尺寸的蛋糕或枣花糕。
    可能是上午活儿太累,又饿过了头,沈钰反而觉不出饿来,草草吃了点东西,就搬了个小凳,坐在灶边守着,唯恐蒸制过头失了形状。
    随着计时的线香越来越短,整个厨间都是一股子糕饼的香甜之气。
    时间到了就熄了火,余温略焖了焖,拿下笼盖,热气散尽,一盘漂亮的大花糕就显现出来。
    一直到看见蒸制花糕颜色漂亮,形状不走样,沈钰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脸上绽出笑来。
    陆厨和柴厨也在旁边替她捏着一把汗,同样的食材,大的比小的在把握火候上要难得多,万一蒸制出来走样变形,沈姑娘可就不好交待了,被扫地出门都有可能。
    在后厨浸淫日久,虽不太会做面食,但这些关窍他俩心照不宣。
    花糕没蒸制时没有说出来,是怕吓着沈姑娘,万一制作时患得患失,失了准头,就是他们的罪过了。
    帮着沈钰把蒸笼抬下来,小心地取出花糕摆在一边的单独小桌上晾凉。
    花糕凉了之后,色泽上显得深了一些,表面上更有一种油润的光泽,乍看上去,像是用玉雕成的,煞是好看。
    放入专用来盛放花糕的大食盒,食盒底下垫好包好厚软垫子后,伙计小心地提着,就出门去了。
    范掌柜站在酒楼门口目送着伙计驾着马车缓缓离去,又抬头望望尚未落山的夕阳,终于舒了一口气。
    沈姑娘的花糕做得又漂亮又快,还一次成功,时间上又宽裕,赶在日落之前就能装盒打发伙计出发,这次的蜜供花糕肯定能比别家早送到。
    不像上一回,花糕蒸出来最上面一层有些变形,没办法,又只好补救重做最小的一层。
    等到能装盒运送时,都已是三更天了,天又黑,又怕赶车快了颠坏了花糕,听说送到时法会都要开始了,东家那次可是发了好大的脾气呢。
    范掌柜见伙计走得不见了影子,回了后厨,对厨间的人说:“东家说了,明日晒经法会是佛家盛事,酒楼暂休一日,有愿意去广宁寺的都报上来,明日寅时在酒楼集合,雇马车载你们过去,到晚间再一起坐马车回来。年后日日忙碌辛苦半年了,大家也都沾些福祉,以祷康宁。”
    听了这话,伙计们都欢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