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丹青之术的瓶颈
作者:4035   问天三罪最新章节     
    白离待林不悔离开后,从竹林中隐秘的地方走出,轻声道:“我的考核是什么?”
    “很简单。”鬼卿将画笔递给白离,“以我为画,画出来你就算通过考核。”
    “就这么简单?”白离不可置信问道。
    鬼卿微微颔首。
    白离愣了片刻,接过画笔认真观察鬼卿的样貌,提笔一气呵成,吹干墨迹后将画纸递给鬼卿。
    鬼卿接过画纸,满意地点了点头,“画的很好,看来这些年你的丹青之术又有进步了。当年南宫启明沿着我们的踪迹请你父亲作画,随行的还有林羽。造化弄人啊,南宫启明死了,你父亲也死了,就只剩林羽了。”
    “所以我的任务是什么?”白离问道。
    “去帮我画一幅画。”
    “什么画?”
    “你爷爷的画。”
    “这怎么可能?”白离惊呼一声,连连摇头,“我要是碰上他,他不会放过我的。”
    鬼卿淡淡道:“我会给你创造机会的,你只需要等待。你爷爷当年给我的丹青之术不完整,或者说他隐瞒了化神期的关隘。我需要一幅他的画像印证我的猜想,而且必须是由丹青之术落笔形成的画像才可以。这对你同样大有裨益,我若是参透,会把完整的丹青之术教你。”
    白离沉默许久,点了点头。
    鬼卿取出一张玄铁面具推到白离面前,“去吧。”
    白离将面具戴到脸上,临行前回头看了一眼桌上的画,那是鬼卿的画像。
    鬼卿待白离走后,拿起那张画认真端详起来。
    “好画,血脉的缘故么?”
    鬼卿看了许久,将画卷起收好,取出一张玄铁面具抚摸起来,这是他手里最后一张玄铁面具了。
    之前考核的四人,算上不在此地的柳靖仇,还有林虞与蔓菁,这就是七张面具。
    擅长遁术的癸巳是步生风,精通阵法的壬申是顾开来,这就是九张面具。
    而最后一张玄铁面具的刻字是甲子,这是他给易云准备的。
    鬼卿抚摸着甲子面具,叹息起来。
    “大师兄啊,你我一样的固执,谁也劝不动谁。你要是能与我并肩作战,那该有多好,可惜了。你准备好了,我也准备好了,且看鹿死谁手吧。”
    鬼卿随手一挥,桌上画纸立刻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棋盘。
    他从棋罐里取出一枚黑子,重重按在棋盘上。
    “开局!”
    ……
    浩然宗,边境大营。
    众多甲士整齐列队,注视着刑台,俨然一副肃杀景象。
    一百五十年的时间,浩然宗练兵卓有成效,全境持续变法,百姓安居乐业,俨然一副新气象。
    唯一的问题,就是士卒溃逃。
    变法利民,但是不利修士,百姓念浩然宗的好,但修士却苦不堪言。
    本来可以闭关修炼,却非要整日磨炼军阵,还要随时去各地巡视检查粮仓,每一件事都十分消磨时间和人的精力。
    而这一百五十年里逃跑的士卒不计其数,要么直接越过边境,要么被暗影接应,最终的结局都是加入魔极宗。
    尤其是每次魔极宗练兵之后,基本都会有大批修士逃离。
    大同律推行多年,境内百姓和修士都十分清楚。按大同律,逃兵只要被抓到就立刻斩首。
    而此刻军士集结,正是观刑。
    韩六合坐在刑台上,面色铁青,待数千名修士被押上刑场后,立刻拿起令箭丢出。
    “斩!”
    屠刀挥下,数千颗人头齐齐落地。
    韩六合缓缓起身,踩在血泊中走到刑场边缘,看着有些动容的士卒们,厉声道:“军法如山,不容动摇。我再跟你们说一遍,再有敢逃跑者,一律斩首!”
    “是!”士卒们齐齐捶甲行礼,高喊起来,心里却犯起了嘀咕。
    军中之所以有这么多人逃跑,是因为知道打不赢,魔极宗每次练兵跟要大举进攻一样,换谁都害怕。
    对于那些逃跑的,他们很理解。
    遣散士卒后,韩六合回到大帐中,重重叹了一声。
    韩重明端着热汤走进大帐,关切问道:“父亲还在忧心?”
    “不忧心不行啊。”韩六合扶着额头,眼中满是无奈,“再这么跑下去,这还打什么?治军不严,宗门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弹劾我,要是宗主问责我担不住啊。”
    韩重明安抚道:“父亲莫忧,局势如此。大军每隔几年就换防,无论谁来驻守都有逃兵,宗门断不会以此来为难父亲。”
    韩六合无奈点头,话锋一转,“说起换防,宗门的诏命应该到了吧,何时换防,领军的是谁?”
    “下个月,这次是和周老换防。”韩重明答道。
    韩六合忽然笑出声来,“行吧,也让他来头疼一下。要我看啊,就应该让那些弹劾我的人轮流来体验一下,这样他们就知道这位子有多难坐了。逃兵的事我已经上报了,这一个月你巡营勤快点,千万别再出这种事了。”
    “明白。”
    ……
    训练结束后,士卒们纷纷回到军帐中休息。
    一处军帐内,帐内十名修士穿着甲胄直接躺在床上,累到浑身不想动弹。
    一位看起来有些机灵的青年坐起,扫视一圈后,凑到一名盘膝而坐准备修炼的壮汉面前,传音询问起来。
    “大哥,上次我和你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
    这位青年名叫赵阳,壮汉名叫杨立新,是小队的什长。
    杨立新冷冷地看着赵阳,传音道:“我上次就已经跟你说过了,我不会做逃兵。”
    “我知道大哥有血性。”赵阳赞了一句,循循善诱起来,“可是大哥啊,你可得想清楚了。你说我们这些人,战死也就战死了,可是你不一样啊,你是杨家的人。当年杨家主猝死,死因至今不明。可是大伙心里都清楚,就是韩六合和周融动的手。你被调到这里来,韩六合能放过你吗?”
    杨立新平静道:“家主被杀是因为他与暗影有勾结,我行的正坐的直,没做过什么坏事,我不信韩六合会揪着我不放。”
    “是吗?”赵阳讥笑一声,“那我就说个最现实的,以你结丹后期的修为,就是做千夫长都绰绰有余,可是你如今才是一个什长。这样的针对,还不够明显吗?我可是听说白天处斩的那一批,有几十个杨家的人,他们真的是因为逃跑才被斩首吗?你行的端坐的直,你敢保证韩六合不是在清除异己吗?”
    杨立新顿时沉默,许久后,低声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咱们什么关系,我还能骗你吗?”赵阳拍了拍胸脯,“那些人的头颅就挂在营门,你不信明天自己去看,你杨家的人你总不会认不出来吧。”
    杨立新再次沉默,他当然认得出来,并且白天就认出来了,只是不敢承认罢了。
    他当时看到这一幕,就已经有了逃跑的想法,赵阳的劝说,则是彻底帮他下定决心。
    他按住赵阳肩膀,认真道:“你既然想让我带着你逃跑,有计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