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战斗机研发
作者:一只小牛奶   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最新章节     
    赵阳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开一堆设计图纸和参数表格。
    他眉头紧锁,深深吸了一口气,暗自思忖着眼前这个史无前例的重大任务。
    作为一名来自未来的穿越者,赵阳比在座的任何人都清楚,要在这个物质匮乏、工业落后的年代里造出一款性能卓越的现代化战机,困难和阻碍可谓数不胜数。
    首先是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尚未问世,高温合金还在实验阶段,就连最基本的铝合金都因为冶炼工艺的限制,无法达到理想的强度和韧性。
    其次是工艺,数控加工、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还没有出现,很多关键部件只能依靠人工或半自动化生产,不但效率低下,而且精度和稳定性也难以保证。
    更不用说设计理念了,现在主流的气动布局还停留在第二代战机的水平上,诸如鸭式、全动式和内埋式这些先进构型,在当下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
    种种困难摆在面前,无疑给这项本就艰巨的任务平添了难度。
    但赵阳深知,面对毛熊在边境线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的武力挑衅,需要一款性能强悍的战机来夺回制空权。
    于是,他一咬牙,下定决心接下这个重担。
    \"系统!\"赵阳对着办公室里的虚空喊道。
    顿时,一个半透明的全息界面浮现在眼前,五颜六色的图标在赵阳的注视下不停旋转闪烁。
    此时此刻,赵阳满怀期待地点开了\"航空科技\"的文件夹,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条目间逡巡着。
    很快,一连串匪夷所思的关键词跃入眼帘:
    超音速气动、推力矢量、合成孔径雷达、数字电传、玻璃座舱......
    看着这些在前世只能想象、如今却唾手可得的尖端技术,赵阳感到一股澎湃的力量在体内奔涌。
    他迫不及待地调出一条条详实的技术资料,如饥似渴地将它们一一吸收到脑海之中。
    转瞬间,半个多世纪的航空科技进展便在脑中铺陈开来。
    从最早的亚音速螺旋桨驱动,到第一代喷气式、第二代超音速,再到今天的隐身战机、垂直起降......赵阳只觉得整个人的三观都在这短短几分钟内被彻底刷新。
    那些曾经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尖端技术,现在竟然唾手可得,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学生突然拥有了博士的知识储备,激动和兴奋之情简直无以言表。
    \"有了这些理论作为基础,我造一架什么样的飞机都不是问题!\"赵阳暗自惊叹。
    既有前世的见识,又有金手指的加持,他已经完全可以设计出一款性能堪比21世纪战机的\"梦幻逸品\"。
    不过很快,理智重新回到了他的大脑。
    赵阳清醒地意识到,眼下还不是好高骛远的时候。
    虽然这两年发展了不少,但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先进材料和工艺水平更是远远跟不上。
    如果贸然推出一款超前的战机,恐怕只能沦为纸上谈兵。
    \"必须要立足当下,量力而行啊。\"赵阳喃喃自语。
    他决定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设计一款既先进、又能实现的战机。
    或许达不到未来那些顶级机型的高度,但至少要能对毛熊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完成\"制空争霸\"的使命。
    想到这里,赵阳便动起了笔。
    他将图纸摊开在案头,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它,仿佛要将自己的全部智慧都融入这张白纸之中。
    首先要考虑的,是气动布局。
    赵阳决定采用类似f-16的常规布局,也就是一个主翼,配以较小的平尾。
    这种布局虽然谈不上先进,但胜在技术成熟,设计风险小。
    另外,小展弦比机翼有利于降低阻力,再辅以锯齿状的前缘,可以进一步改善升阻特性。
    紧接着,是机身材料的选择。
    铝锂合金固然是上上之选,可惜现有的冶炼水平还不能稳定供应。
    退而求其次,超硬铝合金就是个不错的替代品。
    它的强度和韧性虽然比不上铝锂,但胜在能够量产,完全可以满足当下的需求。
    发动机方面,赵阳盯上了ws-6涡喷发动机。
    它是国内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中推力发动机,从主要参数来看,已经接近第三代的水准。
    配合数字式电传操纵和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完全可以让战机的空战能力更上一层楼。
    至于武器,赵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秦龙-6\"中距空空导弹和\"秦龙-8\"中距空地导弹,它们分别具备半主动雷达制导和电视制导能力,可以说是当今弹药库中的佼佼者。
    再加上两门type23型23毫米航炮作为近距空战武器,整个武器系统的威力可以说相当可观。
    最后,是机载电子设备的搭配。
    有了技术的支持,这方面自然不成问题。
    赵阳决定为战机配备一部jl-8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它是第一款x波段相控阵雷达,具备多目标跟踪和超视距攻击能力。
    再加上rw-6型综合警告系统、kj-8型干扰机和kg-8型敌我识别装置,可以说是一套相当完整先进的航电组合。
    如此这般,赵阳在图纸上勾勒着一项项技术参数和设计细节,渐渐地,一架崭新的战机跃然纸上。
    它拥有流线型的机身和锐利的机翼,线条简洁优美,却又透出一股凌厉的气势。
    就是它了!
    赵阳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款战机集合了多项先进技术,足以对毛熊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它虽然算不上未来的顶级机型,但对于当下来说,已经是一次质的飞跃!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设计论证和试制阶段。
    赵阳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工作中,日日夜夜地泡在实验室里,和图纸、数据打交道。
    先是气动设计,他利用自己编写的计算程序,对机翼和机身型面进行了反复优化,力求在升力和阻力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接着是结构设计,赵阳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半硬壳式结构,大量使用蒙皮承力和整体铸造工艺,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强度。
    在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布置上,他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为了提高整机的空战能力,赵阳将有限的内部空间合理分配,并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大大提高了维修和升级的便利性。
    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赵阳双目通红,须发蓬乱,活脱脱一个疯狂科学家的模样。
    他对设计图反复修改,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小赵,你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好几次,赵部长看到他这副模样,都不由得出言相劝,\"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再这么折腾下去,非得把自己累垮不可!\"
    可赵阳却置若罔闻。
    在他看来,时间就是生命,眼下的局势容不得半点马虎。
    毛熊的飞机已经开始在边境线上肆虐,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血牺牲。
    他怎么能在这种时候止步不前?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就在所有人都为赵阳的身体担忧时,他抱着一摞厚厚的图纸,兴冲冲地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
    \"首长,新型战机的方案已经完成了!\"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什么?!\"赵部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堂堂一款新飞机赵阳仅用一个星期就设计出来了?这效率也太惊人了!
    \"来,小赵,赶紧给我们讲讲这款战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