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第一台样机,准备试飞
作者:一只小牛奶   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最新章节     
    当然,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赵阳自然是马不停蹄、夜以继日。
    他就像是一个\"永动机\",不知疲倦地穿梭于各个实验室之间,及时解决突发问题,并对原有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今天,他在气动实验室里一边观察风洞试验,一边提出:\"咱们把机翼的后掠角再增大3度吧,这样有利于降低阻力,提高巡航速度。\"
    明天,他又跑到强度试验室,盯着疲劳试验机上的铝合金样件,冥思苦想:\"这块蒙皮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应该不太合适,咱们改成点焊吧,这样更有利于载荷的均匀传递。\"
    在赵阳的精心指导下,新型战机的方案日臻完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那流线型的机身和锐利的机翼,简直就像是一柄尖锐的长矛,势要直插蓝天,所向披靡。
    转眼间,两个月的时间飞逝而过。
    伴随着车间里最后一声铆钉枪的轰鸣,新型战机所需的全部零部件终于制造完成了!
    望着排放在车间里的那一架架钛合金蒙皮、整体铸造的机头、还有那一箱箱先进的航电设备,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腾起一股自豪感。
    是他们,用双手创造了这些精密的部件,是他们,要亲手把这些\"积木\"组装成一架最先进的战机!
    当然,平心而论,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小秘密\"。
    比如那台大功率火控雷达的处理器,就是赵阳偷偷从小世界弄来的芯片。
    还有座舱盖上用的那种特殊透明材料,也是只有小世界才能生产的高科技产物。
    对此,主要是确实还没有能力生产某些尖端部件。
    如果等工业水平提升上来,再造飞机,那估计毛熊都打到家门口了。
    所以,对于那些小世界'专供'的零件,主要是为了先把样机搞出来。
    至于以后,完全可以在这些东西的基础上,对生产工艺进行逐步改进。
    最终实现100%自动生产。
    有了这层共识,大伙儿便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最后的总装工作中。
    只见装配车间内灯火通明,几十名技术骨干日夜轮班,分工协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手中的活儿。
    在总装大师傅陈师傅的带领下,大伙儿先把机身骨架竖了起来,然后开始往上装蒙皮。
    一架手扶铆钉枪在十几双手的配合下,不停歇地往骨架上\"突突\"地打着铆钉。
    随着一排排整齐的铆钉钉入机身,战机那流畅优美的曲线渐渐凸显出来。
    接下来,便是最考验技术的机械安装了。
    大伙儿分头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头的工作。
    只见液压、燃油、电气各系统的管线在机身内纵横交错,工人师傅们则借助图纸,仔细核对每一根管线的走向。
    发动机吊装是最吸引眼球的环节。
    伴随着吊车\"嗡嗡\"的轰鸣声,两台崭新的ws-6发动机缓缓升空,在众人的目送下,精准地装入了机身尾部的发动机舱内。
    紧接着,喷口装置和尾喷管也被一一装好,战机的动力心脏终于安装就位。
    至于先进的航电设备,则是由赵阳亲自带队安装的。
    只见他和几个电子工程师钻进了狭小的设备舱,借着头灯的光亮,小心翼翼地把雷达、火控计算机等\"心脏\"和\"大脑\"一一固定好,然后再仔细地连接线缆。
    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简直就像是在做一台精密的手术。
    随着座舱盖被缓缓合上,崭新的战机终于呈现在众人面前!
    它全身漆黑,只有机头和翼尖处用鲜红的\"喷火\"图案点缀,透出一股威武不屈的气势。
    望着这个初具雏形的庞然大物,所有人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他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眼含热泪,谁也没有说话。
    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刻,属于每一个航空人的梦想,终于开始照进了现实!
    就在大伙儿激动万分的时候,赵阳却神色凝重的盯着眼前的战机,似乎陷入了沉思。
    作为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他太清楚这架战机身上还有多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了。
    虽然在关键技术上都实现了突破,但在工艺水平、一致性、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
    \"对,咱们这次只是造出了第一架样机,离形成战斗群还有很大差距。\"赵阳喃喃自语道。
    他环顾四周,扬声说道:\"同志们,在祖国面临外敌入侵的危急关头,能够提前造出新型战机样机,大伙儿都很不容易。但我们决不能就此止步,必须再接再厉,刻苦攻关,尽快实现技术定型和批量生产。唯有掌握强大的空中力量,我们才能赢得这场保卫国家主权的正义之战!\"
    赵阳铿锵有力的话语,犹如一剂强心针,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伙儿纷纷挺直腰杆,眼神坚毅,跃跃欲试。
    \"赵工,您尽管吩咐,这架飞机上还有任何问题,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克服它!\"总装车间主任李强握紧拳头说道。
    \"就是,定型这事儿您就甭操心了,包在我们身上。\"试飞大队长刘凯也抢着表态。
    望着这些已经在项目中摸爬滚打了一个多月的\"老兵们\",赵阳心中溢满了感激和自豪。
    \"好!既然大伙儿信心十足,那咱们就马上开始样机测试!\"赵阳当机立断,豪迈地一挥手,\"争取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为下一步定型奠定基础!\"
    随着赵阳一声令下,新战机的首飞准备工作全面展开。
    只见机务人员开始给战机加油,地勤人员忙着做最后的检查,而试飞员们则钻进驾驶舱,开始了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赵阳站在指挥塔上,紧张地盯着跑道尽头。
    他知道,这架样机飞上天的那一刻,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刻。
    它不仅意味着拥有了自主研发的新型战机,更意味着,蓝天从此多了一道保护伞。
    赵阳的一番话,犹如一声号角,瞬间点燃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热情。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为首飞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机务人员们个个神情专注,仔细检查着战机的每一个部件,确保它们都处于最佳状态。
    他们或俯身钻进机舱,或攀爬上机翼,或盘腿坐在地上,手中的工具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地勤人员则在跑道上来回忙碌,为起飞扫清障碍。
    只见他们推着加油车,拖着维修设备,脸上挂着细密的汗珠,却始终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试飞员们更是全神贯注,反复琢磨航线和应急预案。
    他们时而埋头苦思,时而交头接耳,目光如炬,斗志昂扬。
    一时间,整个基地上下一片热火朝天,激情四射。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仿佛马上就要创造一个奇迹。
    就在这时,一阵嘹亮的汽车鸣笛声骤然响起,划破了机场上空的宁静。
    循声望去,只见几辆崭新的黑色轿车鱼贯驶入停机坪,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车门刚一打开,几位身着笔挺军装的高级将领便迈步走了下来。
    他们无一例外都佩戴着鲜艳的帽徽,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为首的,正是两鬓斑白,面色慈祥的赵部长,和意气风发,英姿勃发的空军刘司令。
    他们身后,跟着几位威武挺拔的将军,和一群青年才俊的幕僚人员。
    这支由军方几大头面人物组成的参观团,简直就是星光熠熠,威风凛凛。
    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带着饱满的热情,径直朝指挥塔走来。
    赵阳见状,连忙小跑几步,来到跑道边上迎接。
    \"首长们,你们来了!\"赵阳笑容满面,语气恭敬。
    他敬了个礼,眼神中满是激动和喜悦。
    \"小赵啊,听说你们搞出了一款新飞机,我和老刘可是专程赶来看看。\"
    赵部长拍了拍赵阳的肩膀,目光如炬。
    那张沧桑的面庞上,浮现出一丝欣慰和自豪的神色。
    \"就是,这么大的事儿,我们怎么能不过问?!\"刘司令也笑着附和道。
    他虽然年过半百,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透露出一股少年人的朝气和锐气。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有两位首长亲临指导,我们做起事来才更有底气嘛!\"
    赵阳不卑不亢,话里充满了自信。
    在赵阳的引领下,几位首长登上指挥塔,来到了跑道边上。
    远远望见停在跑道尽头的崭新战机,众人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那就是咱们的新战机?\"赵部长瞪大眼睛,惊讶地问道。
    他的嘴角微微颤抖,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只见那架银灰色的庞然大物静静蹲伏在那里,修长的机身和尖削的机头,散发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科幻感。
    双翼上喷涂的\"喷火\"和\"闪电\"图案,更是令人望而生畏。
    它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散发着一股凛冽的杀气。
    \"这架飞机,看上去可真漂亮!\"刘司令也连连点头,眼神中满是赞叹之意。
    他激动得就像个孩子,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亲手抚摸一下那流畅的机身线条。
    如此前卫、锐利的造型,与他们印象中那些外形粗矿,笨重的飞机简直判若两人。
    其他随行的将领,更是议论纷纷,难掩内心的震撼。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对眼前的战机品头论足。
    有人惊叹它如同一件艺术品,线条优美,充满了力与美的结合;
    有人则赞叹它仿若一柄利剑,锋芒毕露,让人不寒而栗。
    还有人更是直接将其与国外的先进战机相提并论,认为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里程碑。
    面对众人的纷纷议论,赵阳却显得很是淡定。
    他环视一周,轻咳一声,适时开口道:
    \"首长们,大家,这架战机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我现在就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它的过人之处。\"
    话音刚落,众人的目光顿时齐刷刷地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赵阳清了清嗓子,目光炯炯,语气铿锵。
    \"首先,在气动布局上,我们采用了小展弦比机翼和锯齿状前缘,显着降低了阻力系数。\"
    \"同时,翼身融合设计进一步减小了雷达反射面积,使其具备了一定的隐身能力。\"
    \"其次,在发动机方面,我们选用了新研制的ws-6涡扇发动机,推力足足高出原有型号百分之八十以上。\"
    \"再配合先进的推力矢量技术,其机动性能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最值得一提的,是火控雷达系统。这套装备拥有高达一百公里的探测距离,能同时跟踪并攻击多个目标,抗干扰能力更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赵阳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神情亢奋,目光炯炯。
    他的语速飞快,几乎不带喘息,双手在空中比划着各种复杂的手势。
    听着他报出的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战术参数,在场的将领们无不瞠目结舌,如痴如醉。
    \"一百……公里?这也太夸张了吧!\"有人喃喃自语,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机动性能提升这么多?这是什么概念啊?在空中岂不是无敌了?!\"又有人惊呼出声,激动万分。
    \"火控雷达还能多目标攻击,这简直就跟美国佬的玩意儿不相上下嘛!\"更有人拍案而起,兴奋得手舞足蹈。
    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赵部长和刘司令默默对视一眼,眼中尽是惊喜交集,欣慰万分之色。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架\"土生土长\"的国货战机,竟然如此超前和强悍。
    \"太不可思议了!小赵,你和你的团队,真是要为咱们的空军立一大功啊!\"
    赵部长激动地连连点头,语气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他伸手握住赵阳的手,紧紧地攥了攥,像是想把自己的热情也传达给他。
    刘司令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一把揽住赵阳的肩膀,连声道:
    \"有了这样的尖端利器,咱们在边境上空,还怕别的飞机欺负吗?!\"
    \"有你在,真是国之幸事,军之大幸啊!\"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回荡在停机坪上空,令在场的众人无不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赵阳被他们的盛赞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道:
    \"首长,您二位言重了,这都是同志们齐心协力的成果,大家对这个集体的付出,才是最应该铭记的。\"
    \"如今,我们最该做的,就是把样机试飞成功,为下一步定型生产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他目光坚定,语气恳切,充满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执着和担当。
    \"战机再先进,没有一流的飞行员驾驭,也等于虚设 \"刘司令忧虑地说,\"你们有合适的人选吗?\"
    赵阳自豪地说:\"这个首长尽管放心 我们精心挑选了咱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刘凯,由他来执飞'燕隼'的首飞!\"
    说到刘凯,在场不少人都啧啧称奇 这可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十八岁学习飞行,二十四岁便成为我军最年轻的飞行大队长
    更难得的是,他先后飞行时长超过了 5000 小时,却从未发生过一起事故!有人私下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金头盔\"
    由他来驾驶\"燕隼\",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就在众人谈论间,一个身穿白色飞行服的英俊男子,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了过来。
    \"首长,刘凯前来报到!\"只见他一个立正,朗声说道
    \"不必多礼,刘凯同志 \"赵部长连忙走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今天就看你的了!\"
    刘凯坚毅地点了点头,目光紧紧盯着那架\"燕隼\",仿佛在用眼神和它交流
    \"请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负众望,完成好这次首飞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