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贫道道号子尘
作者:幼儿园大爷   重生80靠赶山狩猎实现财富自由最新章节     
    全鱼宴的第二天,是北方小年。这一天是一年之中祭祀灶王爷的日子。
    普通人家祭祀灶王爷,其实没有那么多仪式感。只需要准备好祭祀的贡品,对着灶王爷的神像上香许愿就可以了。
    只是贡品的选择要与平常拜神祭神有所不同。
    民间传闻,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都要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并让天庭赏罚。
    于是这一天,祭祀灶王爷,不仅要让灶王爷吃好喝好,还要让他的马也吃好喝好。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糕点,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王家道观的祭祀流程与普通人家有所不同,每到小年这一天,道观里都会举办一个祈福法会,也就是拜斗科仪。
    拜斗又称礼斗法会,也就是拜请五斗星君,祈求星君消灾解厄植福保泰。
    五方斗是以东、南、西、北中五大星君为总称。
    斗母元君与神仙道圣斗、福、禄、寿斗等,东斗是主算护命星君。西斗是记名护身星君,南斗是六司延寿星君。北斗是本命延生星君。中斗是大魁保命星君。
    斗母元君为所有斗的元君,神、仙、道圣斗为尊贤敬圣,保佑合家平安事业顺利,男添百福,女纳千祥,应拜之斗。
    至于福、禄、寿斗,字面上已经很清楚求福、禄、寿,三宝应拜之斗。
    灶王爷也在所拜诸神之中。也就是说,王家的祭神不仅仅祭祀了灶王爷,连所有的神都一起祭祀了。
    这天早上,王大山和王正风早早起来,沐浴更衣,换上法袍。
    爷俩在院中搭起了法坛,准备法器,有斗、米、尺、秤、剑、镜、灯、剪、签、伞。
    时辰一到,爷孙俩磕头上香,然后向四方朝拜,便开始起颂念经。
    拜斗科仪并不算特别复杂,主要是唱诵《北斗星君赐福真经》、《南斗星君延寿真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北斗延生真经》等。
    一个小时的功夫,几部道经唱诵完毕,再到灶台跟前上三炷清香,整个仪式就算完毕了。
    王士昌老两口和苏家兄妹两个人都是第一次看这种仪式,十分的新鲜。
    见到王正风和王大山两人身穿法袍,又唱又念,感觉特别热闹。
    王士昌有眼光,看到王正风的紫袍,就知道他的品箓不低,便给其他几个人讲解。
    苏家兄妹这才知道,原来王家道观这么厉害,与天下其他几家道门相比,只是规模略小,实际上品级相差不大。
    苏梓第一次看到王大山身穿道袍的样子,只觉得潇洒不凡,好似古代的公子一样,忍不住内心之中又生出了几分欢喜。
    科仪结束,王大山让大伙儿把供果分了,每人都吃上一口,相当于沾了仙气儿,为大家祈福了。
    大家伙儿欣然照做,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又过了几天,到了腊月二十七。
    这天,是王正风为王大山举办冠巾科仪的日子。
    大部分王大山关系亲近的人,都被请来观礼。王士昌和袁奶奶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坐在了一旁的见证席。
    正一道不像全真派,科仪法会没有那么繁琐。
    为王大山冠巾,其实就是几个步骤。
    首先,叩拜三清祖师,祭拜历朝历代的祖宗。
    其次,为历代祖师上表,告知三清观为新弟子传度受箓。王大山10岁的时候就已经传度,现在不过是受箓而已。
    所谓上表的意思,差不多就是给在上界的三清祖师和历代先祖的一封奏折,告诉他们这件事情,请他们同意。
    古时候嘉靖皇帝是有名的道士皇帝,他总是让臣子们帮他写青辞,就是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所以叫做青辞。
    青辞又称绿素,是一种上达天听的文体,有规定的格式。传度上表,也有通用的版本,不得随意更改,否则就是对祖师的不敬。
    等到上表结束,就要给王大山赐下道号,并在传度册中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受箓弟子一名,道号某某,并详细记下此人受箓之前的生平。
    然后再在受箓册中写道:某年某月弟子某某授《某某经箓》。
    王大山升授的《正一盟威经箓》,正五品衔,被称为太上正一盟威弟子,天师祭酒。
    没错,王大山跳过了最底层的弟子箓,直接就受了五品,他是有这些功德的。
    受箓册,就像档案一样,也是天下道门的根本。未来的受箓册子,是要在宗教管理局备案,宗教管理局根据受箓册子发放道士专门的证件。
    王正风为王大山赐下子尘的道号,取自“云之悠悠,惜我子尘”。
    这句话出自《子尘记》,是明代文学家贾凫西所着的寓言故事。
    其中“子尘”指的是贾凫西的儿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儿子深深的爱和惋惜,也启示人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自己的生命。
    同时子尘两字,又表示花开富贵、出类拔萃、德才兼备、心细如尘、体贴入微、勤勤恳恳之义。
    可以说,这个道号十分的有寓意也非常好听。
    原本,袁奶奶就觉得大山两个字太土气,想给他起个字。但道门子弟不是儒家书生,只有道号,不需要字,也就没有给他再取。
    子尘这个的道号,还是王正风和王士昌还有袁奶奶三个人一起商量出来的。为王大山取这样一个道号,看来是他们三人对王大山爱极了,不希望他出一点事情。
    王大山对道号十分满意,他跪在地上,分别向三位老人磕了三个响头,以示对他们的尊重与感谢。
    袁奶奶笑呵呵的把王大山扶起来说道:“子尘,真好听。以后我就叫你子尘了,大山这个名字太土,只能当小名用,不符合咱们子尘这玉树临风和飘飘欲仙的气质。”
    王大山笑着答应了。
    从今往后,贫道道号子尘,请各位道友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