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救人
作者:木主   诸天:我的钥匙通异界最新章节     
    “小朱是二叔公的孙子,和我长得很像,因为我婆娘的事情,被林捕头错认成是我给逮走了。”
    张大胆愁眉苦脸道。
    江澄听着,点点头,又问道:“冒昧的问一下,二叔公您是做什么的?”
    二叔公摆摆手道:“不值一提,讨白活的。”
    讨白活?
    小朱?
    和张大胆长得很像。
    江澄基本上确定了,这个二叔公就是人吓人里面的那位。
    但若真是人吓人,时间点有些不对。
    根据剧情,马鳞祥死的时候是光绪二十三年死的,朱宏利则是在马鳞祥死后也没多久就死了,但现在是光绪三十年,时间错开了有7年,难道是因为是一个僵综融合的世界,时间点有所变化?
    根据记忆,整个剧情很简单。
    马鳞祥和同党回乡想要骗取陪葬品,结果被同党害死,马鳞祥为了报仇,找到朱宏利帮忙,借用朱宏利的身体,报了仇,但被李月盈也就是扮演他妻子的女人给套住了身体,导致朱宏利错过还魂时间死亡,二叔公为了给朱家留后,于是设计让阿云留住了朱宏利的魂魄,使其能够还魂一晚上。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阴差阳错,朱宏利被林捕头错认成张大胆导致被抓。
    捋顺了事情发生的因果,江澄想了想道:“好说,想要救下朱宏利不难,你们先回马家镇等消息吧。”
    张大胆一听,连忙道:“爷,我跟着您一块去吧,哪怕事情办不成,到时候爷好让我将小朱换回来。”
    江澄玩味的看向张大胆道:“你若是跟着去了,他们就更有借口,说我包庇犯人,到时候办起事情来更麻烦,你还是老老实实跟着二叔公。”
    说到这里,又看向二叔公道:“老人家,您既然懂白事,不知道您懂不懂茅山术?”
    二叔公点点头道:“早年上过山,跟着学过一些,只是我资质有限,加上宏利他爹去的早,我就早早下山,开了间纸扎铺子。”
    说着,又道:“不知江爷需要老头子做什么?”
    他活了这么把年纪,心里也清楚一个道理。
    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若要有所求,必先有所予。
    江澄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我这人一向喜欢招揽身怀奇术的高人,不知道二叔公有没有兴趣跟着我做事?”
    说到这里,又道:“至于银钱,每个月三两银子,包吃包住,并且你朱家的命运,到时候我也会想办法。”
    朱家的命运?
    二叔公听着满脸震惊的看向江澄。
    “他怎么知道的?”
    江澄看到了二叔公眸子里的震惊之色,笑道:“不才,会一些望气之术。”
    “不知道二叔公以为如何?”
    二叔公想了想道:“好!若是您能救出宏利,也看的上我这个半截入土的老头,我朱英自是为你卖命。”
    江澄点头道:“成,有二叔公这句话就行。”
    说实话,他也没有想到,简简单单的就将二叔公给搞定了。
    也或许是因为其本身就希望迫切改变朱家现状。
    毕竟,朱家三代人,就剩下他和朱宏利两人。
    “张大胆,你先带着二叔公回去吧,我现在要去一趟衙门。”江澄道。
    “是,江爷。”
    张大胆感激的看了眼江澄,扶着二叔公离开。
    江澄看着二人离去,进入门内,取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这是从谭老爷家里搜刮的。
    又摸了取了一些铜钱,便直接朝衙门走去。
    谭家镇属于梧州藤县管。
    其实,这里和清朝的历史还是有些出入了。
    到了清朝末期,有句话为‘皇权不下县’,意思是,皇权不下县城以下的刑侦单位,一般来说诸如镇,或者是乡,一般由当地乡绅管理,也就是说,张大胆杀了人,其实应该去找谭家镇的镇长。
    也或许是张大胆犯得是杀人罪,所以林捕头也不得不走一趟。
    叫了个车夫,很快就到了县衙。
    和古装剧里面的县衙差不多,只是有些破旧,门口立着一个牌匾,写着县衙二字,边上是鸣冤鼓。
    县衙门口有两名衙差守着。
    江澄只是淡淡的扫了眼,便大步向前。
    可没走几步,就被两名衙差拦住了,其中一名衙差呵斥道:“县衙重地,不得擅入!”
    江澄瞥了眼两人,语气带着几分傲居道:“我找你们县太爷。”
    “你找我们县太爷有什么事?”
    衙差问道。
    江澄道:“你没有资格,还是赶紧通知你的县太爷。”
    面对江澄的傲气,衙差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上下打量了眼江澄,当看到对方穿着一身西洋装扮,也多了几分恭敬。
    这年头,能够留洋的可都是京师同文馆出去的,是咸丰十年奕?王奏请开办。
    能够入同文馆的,无一不是达官贵人。
    “你在此等候,我这就去通知县老爷。”衙差说了句,回头就朝着衙门内跑去。
    不多时。
    衙差跑回,恭恭敬敬的朝着江澄抱拳道:“老爷有请,贵人您跟我来。”
    “嗯。”
    江澄点头,大步走了进去。
    不多时,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出现在江澄面前,看着江澄一身西装,气度不凡,连忙拱手道:“本官乃是藤县县令,不知公子前来,有失远迎。”
    江澄同样拱手:“客气了。”
    县令又道:“不知令尊是?”
    江澄微微皱眉。
    果然,办事就得自报家门,若是他无权无势,这态度立马就会不一样了。
    现在是光绪三十年,再过7年,清朝就会灭亡。
    再加上就算撒谎,只要将事情办妥,到时候人去楼空,他也不能将自己如何?
    于是道:“家父之前在李中堂手下办事,不才姓江。”
    姓江?
    之前跟着李中堂做事。
    县令将自己脑子里的人全部过了一遍,也没有想到是哪位江大人。
    难道是江忠源的后人?
    心中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忙道:“公子客气了,不知此番前来有何要事?”
    江澄道:“乃是一件小事,至少对县令大人您来说,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说着,从怀中摸出五十两银票不着声色的放在了县令手中。
    县令也是明白人,当即笑开了花。
    “确实是小事,江公子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