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离间孙权和周瑜
作者:一剑,一念   虎牢关下力压群雄,震惊诸侯最新章节     
    \&师兄,这便是子常吧,与你小时候简直是一模一样。\&
    宴席上,赵云一脸宠溺的看着董恒。
    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初次见到董曜的时候。
    “哈哈,恒儿,这是爹的好兄弟,也是你的叔父。”
    “南阳有他在,你爹才能安稳的去击破刘备。”
    董曜今日见到赵云十分开心。
    当即便拉着董恒出来,为其介绍道。
    毕竟日后董氏江山,得靠赵云镇守一方。
    董恒多与其亲近亲近,也是大好事。
    “叔父!”
    董恒当然知道赵云。
    与曾祖父待在一起的时候,可没少提起过赵云。
    虽说脑子只有一根筋,但贵在忠义。
    当今乱世,一个忠义且又有能力的人,已经不多了。
    “好,可惜叔父来的匆忙,也没什么大礼送你的。”
    赵云掏了掏身上,发现一件值钱的物品都没有。
    “父亲说了,南阳有叔父坐镇,便是最贵重的大礼。”
    董恒经过贾诩的教导,为人处事性格拉满。
    而且对赵云,他也是真心无比。
    “好,那叔父就继续坐镇一方,为子常保境安民。”
    赵云举起酒杯,一饮而下。
    “我也敬叔父一杯,敬诸位将军一杯。”
    董恒学着大人的模样,轻轻抿了一小口。
    这一举动,逗的众人哈哈大笑。
    董恒见众人大笑,丝毫不怯场,于众人之间显得从容不迫。
    现在所有人心里都有了答案,董曜除了董恒以外,其他姬妾也生了三个儿子。
    但目前来看,最让董曜满意的儿子,只有董恒一个。
    凭借董曜的心思,肯定不会出现袁绍那般情况。
    所以他们无条件支持董恒即可,日后也定然是董恒继承董曜大业。
    董曜面带笑意,这小子就是个社牛啊。
    小小年纪胆识,魄力就已经超出常人。
    未来不让他继承自己,都实在是说不过去。
    “报,襄阳将领快马送来急报,周瑜重新率领大军,欲要围攻襄阳。”
    正当众人推杯换盏之时,传令兵飞步冲进席间。
    “哼,江东鼠辈,胆敢扰我与师兄的酒兴!”
    赵云冷哼一声,一拳捶在桌上,酒菜都飞了起来。
    他好不容易能与师兄团聚一次,现在周瑜又要来犯。
    看来死了一个孙策还不够,得让江东彻底无人领兵。
    “据说孙权先前违抗孙策命令,没有对我们发起攻势,似乎在有意的讨好我们,想要互不侵犯,只是不知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
    文聘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人的心思哪能变得这么快。
    “周瑜前番与文聘将军交战失利,但此人颇有才智,定然能看出孙权放弃与我们交战,日后定会被我们吞并。”蒯越当即说道。
    他与兄长蒯良自从归顺,一个辅佐黄忠,一个则辅佐张任。
    据说兄长在黄忠那里很受赏识,他却于张任帐下默默无闻。
    今日对周瑜之事颇有见解,又逢董曜在此,故此出来露一把脸。
    “异度说的不错。”
    董曜一杯酒下肚,笑着说道。
    孙权是个什么人,他极为清楚。
    不能说此人偏安一隅,否则的话,孙十万称号哪来的?
    此人知道什么叫坐以待毙,但是打和硬打得区分清楚。
    像孙策那样,屠杀江东豪杰,致使后方隐患极多。
    必须安定后方之后,才能重新对外发起攻势。
    孙权就十分明白这一点,始终想着先处理后方隐患。
    现在孙策死了,他也能腾出手来解决。
    “你们对孙权是否了解?”
    董曜问向众人。
    “不甚了解。”
    众人摇摇头,孙权平日里一直在后方,被孙策保护的极好。
    “此人凉薄寡恩,心胸狭窄。”
    董曜这样说并非不是胡诌,而是以个人的观点。
    孙权对孙策的后代怎么样,这是有目共睹的。
    称帝这种大好的日子,文武皆在。
    孙权都能当着所有人的面,去嘲讽一个亦师亦臣的老迈张昭。
    吓得张昭汗流浃背,跪下来连连叩首。
    纵然张昭是投降派,但孙权这种做法已经不是情商低的问题了。
    除了此事,孙权还祸害过张温。
    张温出使蜀汉,回来的时候夸赞了诸葛亮几句,便被孙权拿小本本给记下来。
    之后将其免官,把张温给活活抑郁而死。
    这还不够,还让张温三个妹妹强行改嫁。
    像这种人做出的这种事,和心胸豁达根本不沾边。
    听完董曜的话,众人也对孙权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他们之所以对董曜的话深信不疑,是因为知道有一批特殊的人,一直在江东活跃着。
    所以比起他们,董曜更加了解孙权。
    “大将军,在下有一计。”
    蒯越知道孙权的性格,如何对付他瞬间便有了想法。
    不是薄情寡恩,心胸狭窄么。
    周瑜作为孙策的左膀右臂,极为信任之人。
    现在孙策死了,那他就拿周瑜去做些文章。
    一旦挑拨周瑜与孙权的关系,他们的机会不也就来了?
    “尽管讲来。”董曜说道。
    “在下想着手安排人,去离间孙权与周瑜。”
    蒯越回答道。
    “嗯,此法不错,便全权交给你安排。”
    董曜也有这个心思。
    既然蒯越这么主动,他便让其去做即可。
    反正蒯越作为荆州大族出身,又是刘表的谋士,应当不会把这件事情搞砸。
    以孙权的心思,一旦被离间,指不定做出什么丧尽天良的事。
    说不定蒯越做的好的话,能尽快将周瑜给除掉。
    再进一步,让其归顺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得把孙策之死的锅扣给孙权。
    让周瑜这个孙策的结拜兄弟,直接站在孙权的对立面。
    不过孙策死的的确可疑,孙权本就与孙策理念不同。
    虽说杀兄的确丧尽天良,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但古往今来为了权利,这种事也是屡见不鲜。
    什么李世民,五代十国等等,弑父杀兄专业户极多。
    既然已经定下如何对付周瑜,赵云便带着蒯越急匆匆返回襄阳。
    防守的同时,还准备着离间计。
    一旦周瑜垮了,江东也就完了一半。
    到时候,孙权缺兵少将,又如何能挡得住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