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饥饿营销
作者:午夜小叽   娱乐:你拍个戏,演员全是混混?最新章节     
    刘伟明身在北欧,手中的奖杯熠熠生辉,那是他刚刚在电影颁奖礼上荣获的奖项。
    他的心情无比激动,手中的电话也传递出了他的喜悦:
    “龙头,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做到了!”
    在刘伟明的身后,他的团队成员们聚在一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叹和敬佩。
    “真没想到,我们这部电影真的在西方世界一鸣惊人了。”
    一位团队成员感叹道。
    “是啊,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易导的远见和智慧。”
    另一位成员附和道。
    “说实话,我之前还有些怀疑易导的策略,毕竟我们这次来西方国家,他可是要求我们装得尽可能寒酸。”
    一位成员苦笑着摇头,
    “但现在看来,这真的是一步妙棋。”
    “没错,易导真是高人。他了解西方人对于夏国人的刻板印象,利用这一点来制造反差,从而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刘伟明转过身,看着团队成员们说道,
    “我们这次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本身的质量,更是因为易导的巧妙策略。”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对于易晚舟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次的西方之行,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易晚舟的智慧和才华。
    他们相信,在易晚舟的带领下,《红高粱》一定能够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电话那头的易晚舟听到了刘伟明的喜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知道,这一次的西方攻略奖项的策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接下来,他将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推动《红高粱》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深信,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夏国文化向世界展示的一个窗口。
    通过这部电影,他希望能够打破西方人对于夏国电影的刻板印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夏国电影的魅力和深度。
    他深知这一刻的成功,是团队共同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
    他沉稳地回应道:“明叔,你们做得很好。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借这个东风,把《红高粱》推向更高峰。”
    易晚舟挂断电话后,立刻叫来了狄虎。
    他的眼神坚定而果断:
    “虎叔,你现在马上把所有在岛国的《红高粱》样片全部收回来。记住,不能有一个样片流出。”
    狄虎愣住了,他不解地看着易晚舟:
    “龙头,现在正是电影最风光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顺势推出去吗?这样可以狠狠地打那些岛国电影人的脸。””
    易晚舟却摇了摇头,他深知电影的市场营销并非只是简单的推出与反击。
    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给狄虎普及起后世的饥饿营销策略:
    “虎叔,你要明白,我们现在的目标不仅仅是打击岛国电影人,更重要的是要将《红高粱》推向国际舞台。而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制造一种‘饥饿感’。”
    狄虎皱起眉头,试图理解易晚舟的想法。
    易晚舟继续说道:
    “你想想看,如果我们现在就把电影推出去,观众可能会一次性看完,然后就忘记了。但是,如果我们选择性地限制电影的曝光,让观众们对这部电影保持期待和好奇心,那么当他们终于有机会观看时,他们会更加珍惜和投入。”
    狄虎渐渐明白了易晚舟的意图,他点了点头:
    “所以,你是要坐地起价?”
    易晚舟再次摇头:
    “不,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们并不是要简单地提高票价,而是要通过这种策略,提升电影的价值和观众的期待。而且,我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狄虎好奇地看着易晚舟,等待他的下文。
    易晚舟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我们不会在岛国上映这部电影。”
    “什么?不上映?那我们怎么赚钱?”
    狄虎惊讶地问道。
    易晚舟微微一笑:
    “我们要让这些岛国人坐飞机到香江去看这部电影。”
    狄虎瞪大了眼睛,完全说不出话来。
    他深知这个想法的疯狂和前瞻性。
    这不仅是一种营销策略,更是一种文化输出的方式。
    他佩服地看着易晚舟:
    “晚舟,你真是太疯狂了。但是,我支持你!”
    易晚舟拍了拍狄虎的肩膀:
    “谢谢你,虎叔。我知道这个想法很大胆,但只有敢于尝试,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两人相视而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他们知道,《红高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他们团队的心血和梦想的结晶。
    而现在,他们将携手将这个梦想推向更高的舞台。
    香江这边,热闹的气氛比农历新年还要浓烈。
    大街小巷,无论是电影院还是咖啡馆,人们都在热议着同一件事情——《红高粱》。
    虽然大家还未曾看到这部影片的具体内容,但是,当得知主创团队全部是香江人时,一股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在民众中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红高粱》在国际上获奖了!”
    “真的吗?那可是我们香江人的骄傲啊!”
    “主创团队都是我们香江人,这次可真是给香江长脸了!”
    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仿佛这部电影的成功就是他们自己的成功。
    在他们看来,《红高粱》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更是香江文化和电影工业的一次重大胜利。
    这部电影展现了香江电影人的才华和创意,也让世界看到了香江文化的独特魅力。
    每个人仿佛都与这部电影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联系。
    他们为电影中的角色而感动,为剧情的转折而惊叹。
    在他们心中,这部电影已经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而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共同的情感记忆。
    仿佛,每一个观众都成为了这部电影成功的一部分,他们的口碑传播,他们的热情支持,都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在香江,这部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它让人们更加坚信,香江电影工业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红高粱》在香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这部让香江人引以为傲的电影的风采。
    电影院门口排起了长队,预售票被抢购一空,甚至出现了黄牛票市场。
    而易晚舟和刘伟明等人也深知这份来自民众的期待与热情。
    他们明白,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承载了香江人的荣誉与梦想。
    因此,他们更加用心地准备电影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电影的精彩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