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靖江王庙
作者:风疏竹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最新章节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凌家人从安徽休宁出发的第三十天下午,来到了蒲圻,也就是现代的赤壁市,即三国时期发生赤壁之战的地方。
    蒲圻,原指长满蒲草之湖岸。
    圻,古汉字通假“碕”,指曲岸。
    当我们来到此地,可以看到长江弯曲的张臂环抱着蒲圻,江岸非常广阔。
    我们的船,直接进入蒲圻的内河,船夫告诉我们,蒲圻外有长江围抱,内有河流通过。
    一条大河从东而来,流过蒲圻,向西汇入长江中;到了刀环口,即蒲矶口的地方,分成东西两条河流。
    东边的一条叫陆水河,西边的一条叫玉带河。
    我问船夫:我们现在行驶在哪一条河?
    船夫说:我们正在陆水河上。陆水河与陆逊有关。三国的时候,陆逊代吕蒙屯兵刀环口,孙权为了彰其功,将刀环口赐名为陆溪口,在凤山监东边流入长江的河流就叫作陆水河,在凤山监城西边的流入长江的河流就叫作玉带河。为了清楚区分,陆水河流入长江的地方叫作江口;玉带河流入长江的地方,叫作河口。
    船夫又指着陆水河的东岸说,那边就是蒲矶洲,转过身来,指着陆水河的西岸的一座城池说,这边就是凤山监。
    我们看到船夫所说的凤山监,是一座有着四门城墙的城池。
    远远看见前边的北岸上,临江有一座靖江王庙,庙对开位置的河流中间,有一座小岛。
    船夫指了指那座小岛,对我们说:那里就是刀环口,又叫蒲矶口,也叫陆溪口。
    当我们看见陆溪口的时候,船却拐弯向南行进。
    船一直向南行驶,在一座简易的木桥前,停泊靠岸。
    我们带着简单的行李上了岸。
    在这个位置,一直到了明朝崇祯年间,由陆溪秀才马玉龙倡议在玉带河上兴建了龙珠桥,才有了现代的那座明代石桥,桥名:龙珠桥。
    我们走过木桥,就看见船夫刚才口中所说的叫凤山监的城池。
    木桥正对着的是南门,穿过城门,进入城中,只见城中笔直的主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十分兴旺。
    我们找了客栈住下后,太阳也近西。
    由于连续几天都住在船上,舟车劳顿,吃得也相对简单,家人们就通知说,放下行李,先吃饭。
    吃饱饭,天色尚早,年轻人又满血复活了。
    长辈们回客栈休息和洗浴,我们就找了客栈的店小二带路,逛一逛凤山监。
    其实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这座城池为何取名凤山监。
    店小二说:凤山监原本是一处长江冲积而成的沙洲,初时只有禽鸟在此生息,后来有渔民定居此处。三国争战之后,在此建“吕蒙城”;唐朝时,在这里设立了渔业监征课,对渔业进行管理;又因沙洲多禽鸟,故取名凤山监。
    原来这样,我们听了都纷纷点头。
    店小二说:凤山监的城墙还是唐朝时候建筑的,现在还保留得十分完整。
    走在凤山监城内,发现城内的道路十分规整简单,主干道路成十字将整个内城划分四份;十字对应的四角,分别是东南西北四道城门。
    木桥连接的是南门,进入南城门后,左手边是一个倘大的广场,右手边是商铺;再往前走,十字的上半部分都是商铺、客栈、人家,走到尽头,就是北门,北门出去就是涉临长江。
    我们看到如此大的广场,都觉得有点奇怪。
    店小二却说:每天午后,广场这里都有渔民有在此交易。
    凌轩问:官方监课也在这里吗?
    店小二说:官方的人不在这里。刚才你们不是从桥那边进城的吗?
    我们说:对!
    店小二说:未过桥,就是官府的渔业监征课,那里还是水师驻扎。同时凤山监城内也有水师的办公之地。
    我印象中,明朝的靖江王,不是封地在桂林么?在明代,湖北咸宁的蒲圻,隶属武昌府管辖,是楚王朱桢的封地范围。
    我就问店小二:刚才我们一路过来,看见陆水河的东岸有一座靖江王庙,为什么靖江王庙会出现在楚王的地头?
    店小二说:靖江王庙供奉的是三国时东吴的名将丁奉;嘉鱼县陆溪口是长江边上一个重要的水运交通要塞,三国时,东吴的丁奉就驻扎在此,守护此水域一方平安;丁奉死后,被人们尊称为“水神”;靖江王庙原来是叫丁奉庙;宋朝皇帝逃难到了蒲圻段,横渡长江到江心之时,遇上巨风大浪,船快要沉没时,宋朝皇帝吓得赶紧祈祷,这时一颗巨大的玄石落入江中,江水一下子回复了平静,宋朝皇帝得以平安渡江。皇帝感恩,问船夫附近可有神明?船夫回答说,附近有丁奉庙,今天刚好是丁奉老爷的生辰之日。皇帝一听,认为刚才压住风浪的天降玄珠是定风神珠,丁奉老爷显灵了!皇帝立即带领众人赶至丁奉庙,多谢神灵护佑,并取来笔墨,赐名靖江王;此后,丁奉庙就叫靖江王庙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此处的靖江王,为宋朝皇帝赐名的东吴大将丁奉,非明朝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
    说起明朝的靖江王,是有一个故事的。
    朱元璋从小家贫,生活艰难,在16岁时,更是遇上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更是死于此瘟疫。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的义军时,碰见了大哥的儿子朱文正,劫后余生,朱元璋自然十分痛惜这个侄儿。
    后来,朱文正怪朱元璋赏罚不明,一气之下投奔了朱元璋的对头张士诚,朱元璋很生气,但派人把朱文正捉了回来后,本想把他杀了,马皇后为之求情,说朱文正始终都是自己人。
    朱元璋没有杀朱文正,但是把他的官职罢免了,并且软禁了他;不料朱文正病死了,留下儿子朱铁柱。
    朱元璋把朱铁柱带入宫中,由马皇后亲自调教,并好言安慰他说:你父过错,与汝无关!待汝长大,定封你侯爵。
    朱元璋将朱铁柱的名字改为朱守谦。
    洪武二年时,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分封诸子,果然把大哥的孙子,即朱文正的儿子,十岁的朱守谦封为靖江王,藩地为广西桂林。
    朱守谦一直到长大成人后的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时年16岁,才到桂林就藩。
    不过这位年轻的侯爵并不太懂事,年轻气盛,到处惹事生非,因“淫虐于市”,也就是经常在街市当众施虐,让当地民众怨声载道,很快消息传到朝廷,朱元璋一气之下,把朱守谦的爵位削了,把他贬为平民。
    不由得说,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朱守谦被废后,在公元1392年,才32岁就英年早逝。
    朱元璋一见亲侄孙早死,又念及大哥,就让朱守谦的儿子朱赞仪重新承袭了靖江王的爵位。
    也许是总结了朱守谦年少无知的经验教训,朱赞仪直到22岁的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才到桂林就藩。
    朱赞仪明显的与祖辈不同,他在桂林用心经营,靖江王的爵位,不但在此后的明朝代代相传,还延长至清朝的顺治七年。
    靖江王的爵位,自公元1370年起,到公元1650年终结,存在了280年,比明朝存在的276年还多出四年之久,而且靖江王也是中国历史上传袭时间最久的藩王。
    也许是山高皇帝远的原因吧?
    靖江王藩地远在桂林,远离中原政治权利纷争,只要安守本分,自然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此是后话。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