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祝融后裔
作者:风疏竹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最新章节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人从安徽休宁出发的第三十三天晚上,夜宿湖北监利地域的长江岸边。
    风吹动了我的衣襟,真是天凉好个秋!
    我和萧遥剑走回船舱。
    我问萧遥剑:为什么你说,楚人的祖先赤帝祝融很厉害?
    萧遥剑说:这从何说起呢?你知道赤帝祝融是什么来头吗?
    我摇了摇头,说实话,我在现代时,大学专业虽然学历史的,但是很多远古的传说,我还是不甚了解的;而萧遥剑不同,他博览群书,得到的知识恰好是从古书而来的。
    这时我们已回到船舱中,两人席地而坐。
    萧遥剑此时说道:这要从中华远古文化说起。
    其他年轻人听到我们的对话,听说有故事可听,都纷纷围坐过来。
    只听萧遥剑缓缓地说了起来:在古代传说里,中国古代帝皇有三皇五帝之称。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中的四帝,是有亲戚关系的。黄帝居于五帝之首,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颛顼是帝喾的亲叔父,尧是帝喾之子。只有被《史记》称为“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倡导“德为先,重教化”的舜帝,与前四帝无亲戚关系。
    一位年轻的凌家子弟听了,立即插话问道:尧与舜无血缘关系,但尧把王位传给舜,是什么原因呢?
    萧遥剑说:是因为尧认为舜会是贤明的君主。
    萧遥剑继续说:尧帝时,大地洪水泛滥,尧命令大禹的父亲鲧负责治水。鲧听闻天庭有一种叫“息壤”的宝物,投在地上,可以立即生成小山或堤坝,阻止洪水。鲧偷偷来到天庭,偷出息壤,用以治洪。天帝获知息壤被窃后,就让一位天神降生为五帝之一的颛顼家中,成为颛顼的第二个儿子,名叫重黎。
    我听了后说:那么说起来,五帝之一的帝喾与重黎是同辈份的堂兄弟。
    萧遥剑说:对!待重黎长大成人后,帝喾给了他一个官职,叫“火正”,即火官。重黎以火施化,政绩很好,帝喾就赐他以“祝融”的封号。祝融的意思,就是永远光明。重黎从此被称为“祝融”,是为民间火神。
    我听了后,心里想:怪不得苗族人那么喜欢太阳纹,这种铜鼓上的重要纹饰,由中间的光体和外边张扬的光芒组合而成,又是太阳又是铜鼓。即使是苗族的服饰中,也绣上了许多太阳纹的纹样,可见苗族人对光明是多么崇拜和向往啊!
    只听到萧遥剑继续说道:帝喾之后是尧,尧之后是舜;尧令鲧治水,鲧治水用息壤,即堵的方法,堵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尧一气之下把鲧关了起来。舜即位后,生来自带上天使命的祝融,就将关押着的鲧,杀死在羽山,把息壤收回,上交天庭。天帝就令祝融留在人间,负责监督人间治水情况。
    俗语常说:水火不容。
    俗语并非都是对的!世间上许多事物就是一对矛盾,相依相存才有它的价值。
    看啊!祝融就是完美地将水火合一的一位神人,他既是人间帝王赐封的火神,又是天帝赐封的水神。
    后世之人,提及神秘的南海神庙,庙内所供奉的神只,就是赤帝,即火神祝融。
    萧遥剑说道:民间传说是舜下令杀死鲧的,因为鲧死之时,舜帝在位。但从后来舜传位于禹后,退居山林养老,就可以证明,大禹的父亲鲧一定不是舜下令杀死的。大禹在父亲鲧死后,接过治水的任务,吸取了其父的经验教训,决定不用堵,而是改用疏的方法,事实证明,治水必须用疏通引导之法。
    我听得有点糊涂了,就说:既然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又怎么会有赤帝祝融的呢?
    萧遥剑说道:三皇五帝,所指是人文五帝;而赤帝是五天帝之一。
    我问道:天帝是指天神?
    萧遥剑说:对!五天帝都曾来到人间,引导人们的如何生存过活,后来回归到天上成为天帝,人们感念其功德,对他们设庙供奉。五天帝是青帝、白帝、赤帝、黑帝、黄帝,分别居于天上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这时三叔凑了过来说:所以说啊!楚人有祖先赤帝祝融,是十分厉害的!
    三叔又说: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而楚国的君王,就是芈姓,熊氏。
    我问:三叔,为什么远古的人,会在姓后,还有一个氏呢?
    三叔说:这是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连姓氏也历经无尽的沧桑变化。
    这时,一个家人来找三叔商量事情,就把三叔拉走了。
    萧遥剑就接着话题说道:春秋以前,中国人是用姓氏来区分血脉的。姓,标记血脉源流;氏,区别血脉分支;姓是父系的血脉,氏是母系的血脉;春秋以后,姓氏基本合二为一;秦以后,姓氏合一。
    萧遥剑又说:祝融除了是一位出色的火官,还是一位音乐家,他会于高山上,奏响激昂的乐曲,让人们对生活充满热爱与期待。
    每当夜幕降临,苗族人喜欢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鼓乐飞扬,也许,这就是血脉传承所至!这些都源自先祖乐观豁达的性格、热情似火的内心。
    楚人自认是赤帝祝融的后裔,是有道理的。
    夜已深沉,我们都倦了,各自回到自己的铺盖上,沉沉睡去。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