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行军打仗,无外乎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刘备搞刺杀,玩得是阴招。
    谋杀,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是被人所不齿的。
    徐然并没有愤怒。
    这至少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刘备是真的怕徐然,就算不惜搞暗杀,也要除之后快。
    要知道,刘备一向标榜仁义道德。
    暗杀当朝司空这种事, 一旦泄露出去,刘备的所谓的立身之本,就算毁了。
    第二,诸葛亮的加入,使刘备的谋略和胆子都上了一个台阶。
    放在以往,面对徐然,刘备避之唯恐不及,哪敢主动捋虎须?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前,和遇到之后,是有巨大云泥之别的。
    有了诸葛亮的加持,刘备这位枭雄,才算真正起步。
    也正因如此,更需在起步之时,就将之扼杀!
    徐然有着穿越者的先知优势,开着上帝视角,还让刘备屡屡逃脱。
    这本身也说明,刘备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新野,演武场。
    刘备与诸葛亮正在校阅军队。
    新野已经收到了,刘表病逝的消息。
    刘备也已与刘琦取得了联系,两人约好:借奔丧和吊唁之名,入荆州城继任刺史之位。
    刘表病故,荆州城大权落入蔡氏手中。
    但刘备认为,蔡氏兄妹不足为惧。
    有诸葛亮从旁辅助,夺权并非难事。
    校场上,关羽正在督促将士们训练。
    从关羽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对这支队伍颇为满意。
    如今新野也有五千兵马890了。
    数量虽不多,但质量却提高了一大截。
    其中骑兵就有五百。
    以往刘备统御的多是杂牌军,数量虽多,却多是乌合之众。
    这样的军队,捏软柿子还可以, 一旦遇到强劲对手,便是兵败如山倒之势。
    往往几个逃兵,就能带崩一整支队伍。
    精兵强将,宁缺毋滥,是诸葛亮给出的治军之策。
    而效果也是极为显着的,自刘备屯兵新野以来,不断扩充兵马,通过各种途径。
    以往征兵,刘备是来者不拒。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地方割据势力通常的做法。
    毕竟哪有那么多人愿意来当兵。
    这有个很大的弊端,吃军饷的人多,能打仗的却很少。
    诸葛亮治军后,大量裁撤老弱病残,又通过剿匪,补充了很多青壮兵员。
    诸葛亮的谋略,加上关、张二将的执行,新野周遭百里之内, 一个山匪都不剩。
    新野本是匪患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但诸葛亮来后,仅有了两个月,新野城竟一跃成为荆州地界,治安最好的地方。
    那些没被清剿的山匪,连夜换了山头。
    山匪们流窜,可就苦了其他郡县。
    周边几个郡的太守,都在跳脚大骂,怒斥刘备狗拿耗子。
    兵强马壮,刘备心情极佳。
    他与诸葛亮并肩而行,谈笑风生。
    “人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果然名不虚传!”
    “短短数月,新野军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在下邳之时,备有此兵马,何至于溃败到独自一人逃亡。”
    刘备说的是当初被徐然一锅端了,只身逃亡袁营一事。
    诸葛亮轻摇羽扇,不置可否。
    下邳之战,他也听说过。
    双方虽有兵力上的差距,就算不敌,但也不至于被打得溃不成军。
    而事实情况何止是溃不成军。
    几乎是全军覆没!
    在诸葛亮看来,这就是主将指挥无能了。
    明知不敌,还要硬刚,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听闻,当时陈公台在主公麾下?”诸葛亮问道。
    刘备苦笑着点了点头。
    当初就是听信了陈宫的鬼话。
    当初这厮信誓旦旦地保证,徐然绝对无暇东顾。
    那一战之后,陈宫就杳无音讯了。
    刘备也曾派人四处寻找,却毫无消息。
    “倘若当时军师在下邳城中,准备如何御敌?”
    刘备笑吟吟看向诸葛亮。
    这是在考校对方。
    诸葛亮直言道:“弃城而逃。”
    刘备愕然,还以为诸葛亮有什么妙计。
    诸葛亮习惯性地轻摇羽扇,淡淡道:
    “但亮可做到两点。”
    “第一,保全大部分兵力;”
    “第二,重创曹军,令其不敢追击!”
    刘备正色道:“如何能重创曹军?”
    诸葛亮笑道:
    “行军打仗,无外乎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
    “主公占据下邳,以逸待劳,这便是地利。”
    “倘若亮在城中,便会利用地利做文章。”
    “我会在城内埋伏下大量的柴草、菜油,引曹军入城后以火焚之!”
    “待大火起,再令埋伏的将士趁乱杀出!”
    “如此,曹军必将大败!”
    “曹军逃出下邳城后,我军可速速撤离,而曹军中伏惨败后,必不敢贸然追击。”
    “如此,我军方能全身而退。”
    诸葛亮捋须微笑,看向刘备。
    刘备一怔,半响之后,方才轻轻叹了口气。
    下邳大败,刘备将积攒的家底输得精光,这是他所经历的最大的一次失败。
    事后他也曾多次复盘,反思是否有更好的应对之策。
    但与诸葛亮的计策比起来,仍是差得远。
    “若是备早些遇到军师,何至于此。”
    “军师在上,且受刘备一拜!”
    刘备深深一揖。
    这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哎呀,主公可是折煞在下了!”
    “亮只恨未能早遇明主,没有早些帮到主公!”
    主臣二人双手紧握,激动不已。
    关羽远远看着,眉头微皱。
    自从孔明这厮来了后,大哥都疏远了我和翼德。
    对了,翼德出去有些时日了。
    想到这,关羽大步上前。
    “主公、军师,可有翼德的消息?”
    当初定计截杀徐然,关羽是持坚决反对意见的。
    他隐约觉得,当初截杀吕布,似乎是被姓徐的算计了。
    吕布临死前的反击,差点要了他的命。
    诸葛亮的计策,虽听上去可行,但对方毕竟是徐然!
    这么多天了,张飞还没回来,关羽隐隐有种不安。
    刘备摇头道:“徐然游历荆州,踪迹不定,想必翼德还未寻到。”
    诸葛亮宽慰道:
    “云长不必担忧,以三将军的武艺,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徐然此来荆州,身边并无大将跟随,区区一个虎豹骑孟旭,不是翼德对手。”
    “退一步讲,就算不能截杀徐然,但翼德想要全身而退,还是轻而易举的。”
    “我料近几日,三将军就该回来了。”
    关羽微微点头。
    诸葛亮的分析都在理,但他还是觉得不妥,可又不知哪里不妥。
    “徐子玉此人行事天马行空,无迹可循。”
    “我们与他交手多次,都是……”
    关羽的脸色略显尴尬。
    刘备微笑道:
    “人言徐子玉多智近妖,算无遗策。”
    “但在刘备看来,军师才能不下于徐然!”
    “云长你看,荆州之事,军师只用了一计在外而安,令刘琦公子远赴江夏,不仅避 免了在城中与蔡氏兄妹正面冲突,保全了性命,还暗中集结了三万兵力,有了日后入主 荆州的军事力量!”
    “还有新野城蒸蒸日上的兵力!”
    “卧龙之名,名不虚传啊!”
    被刘备如此盛赞,诸葛亮也略有些不好意思了。
    关羽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刘备继续说道:
    “云长,你来的正好。”
    “明日去荆州城奔丧,我们与刘琦公子在荆州城外三十里处汇合。”
    “只要荆州城门一开,你便率军冲入城中!”
    关羽皱眉道:
    “万一对方不肯打开城门,如何是好?”
    诸葛亮笑道:
    “云长无需担心,我已和伊籍取得联系。”
    “伊籍曾是刘琦师傅,答应为内应,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关羽闻言,暗暗心惊。
    伊籍在荆州城威望极高,乃是文官之首。
    诸葛亮竟能说服此人,果然有其过人之处。
    刘琮有蔡瑁相助,刘琮有伊籍相助,总算扳回一城。
    想不到,诸葛亮还有这么大的能耐。
    见关羽表情渐渐凝重,刘备心中稍安。
    这代表,关羽对诸葛亮的认可。
    关羽一向目空一切,能被他瞧得上的人少之又少。
    尤其是对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关羽和张飞对他们一向都是厌恶得很。
    比如,陈宫就一直没得到关羽的认可。
    怎么调和诸葛亮和关张二人的关系,也是刘备一直头疼的。
    就在此时,突然一名传令兵匆匆来报。
    “主公,张将军受了重伤!”
    刘备、关羽、诸葛亮,三人齐齐变色.
    “张将军伤势如何?”
    关羽一把揪住传令兵衣领,直接将他提了起来。
    刘备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云长!”
    他先是呵斥关羽放开传令兵,然后又沉声问道:“三将军现在何处?”。
    传令兵忙道:“在郡守府中,已去请郎中了。”
    刘备和关羽闻言,大步飞奔而去。
    诸葛亮愣愣地站在原地,眉头~紧锁。
    传令兵小心翼翼地陪着-站在一旁。
    见诸葛亮愣神不语,传令兵试探着请示道:“军师,卑职告退。”
    说着就准备开溜。
    诸葛亮开口道:
    “张将军是如何受的伤?”
    传令兵答道:“是被赵云所伤。”
    赵云?
    诸葛亮眉头皱得更紧了。
    唉!
    深深地叹了口气后,诸葛亮拂袖离去。
    郡守府中。
    张飞趴在床榻之上,脸色惨白,双目紧闭。
    那张黑脸因失血过多,已经没了血色。
    房间中充斥着刺鼻的血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