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自信,从来不是“夸”出来的
作者:苍柳   生命的启示最新章节     
    有人说,自信是夸出来的。很多人,因为批评而失去信心,甚至变得颓废。批评是一种不认可的表现,对于心理素质差的人来说,批评和夸奖带来的结果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自信,真的是“夸”出来的吗?
    其实不然,夸奖或许暂时可以达到提升的目的,但是再一次受挫后,反而会适得其反,让信心更加低落。克服恐惧,往往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了解后,觉得那不过是一种平常,自信心自然就会油然而生。
    夸耀只是一时对恐惧的压制,并不能解决事物本质带来的影响。想培养一个自信阳光、不畏挫折的人,不能一味靠夸奖和鼓励,而是让他清楚“害怕”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接纳它并进行情绪重构,找回自信。
    面对害怕,不敢行动,鼓励并不一定能带来自信。比如一个内向害羞的孩子,你用鼓励很难让他去融入集体。这时候需要共情式沟通,即看到你的困难在哪儿,你的行为习惯是什么,然后帮你解决问题。
    此时,父母或老师需要放下身段,理解孩子的难处在哪儿,才能帮他迈出重要的那一步。不是一味地“夸”他“你行的,你是最棒的”,这样并不能让他迈步。而是共情表示自己曾经也是害怕的,但接触过发现很美妙。
    理解他的困难,帮助他搭建台阶,再帮助他做到。当站在他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他自然能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理解,这样彼此的关系不仅会更加融洽,他还会在信任和理解中大步向前。
    生活中,挫折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有些人越挫越勇,有些人一旦受挫就信心大打折扣,很容易一蹶不振。此时,你去用鼓励和表扬的话“你行的,你是最棒的”,除了给他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没有意义。
    真正要做的是,让他正视失败,对失败进行分析,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用正确的方式赋能他重新演绎一遍,给他种下“我能行”的种子,催生他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如此,再次面对困难时,自然不会害怕。
    给予鼓励确实会让人增强自信,但仅靠简单的“相信你可以的”这类鼓励,更多的像是敷衍,很难给到“我能行”的信念,反而会徒增压力。你需要的是给出具体、诚恳的鼓励,是挑战自己,而不是力争第一。
    成功,有时候确实需要令行禁止,但那大多只能对不需要思考且不会发生环境变化的执行层。一旦有变化的产生,令行禁止只会让事情因为固守成规而损失惨重。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才能顺应事情的变化。
    遇到问题或挫折,不是鼓励就能把问题趟过去,而是要让他沉着冷静,理性分析情况,找到解决方法。想要一个人变得自信能干,不能只有命令或要求的语气,而是需要善用引导,让他拥有理性分析的能力。
    比如遇到问题,让他提出想法,然后一起探讨是否可行。合理引导事件,让他知道对应后果,做出相应的选择。面对他的求助,表示支持;如果他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也要表示认同和给予帮助。
    得到认同,有利于提高其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尊重他的努力,给他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让他得到更多自我施展的机会,自然就会变得越发独立和自信。而不是口头的夸奖,让他感到虚无缥缈。
    很多时候,自以为是的鼓励,其实却把他人的内心扎得遍体鳞伤。脱口而出的鼓励,是在给他人过高的期待,“绑架”着他们按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不断前行。结果就是让他们在鼓励中迷失,而你倍感失望。
    想要他人不感到恐惧和害怕,不是一味地用“夸”或鼓励就行,而要用言语给他们传达爱、信任和接纳。从而让他们的内心充满安全感,对未来充满希望。相比于一味的鼓励,其实他们更需要爱的加油站。
    用宽容和肯定给人注入克服万难的勇气和力量,滋养人的内心,为他筑起自信的长堤。夸奖和鼓励并非万能良药,面对具体情况,合理运用语言沟通,影响心弦,就可以奏出心灵的乐章,去面对未来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