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说服
作者:十月玫瑰   囤货重生,娇知青在七零被糙汉宠爆了最新章节     
    “你别出来。”
    眼看杨璐就要出来,姜宁制止她。
    杨璐却很坚持:“我活动一下也是好的。”
    眼看着一只脚已经踏出门槛,赵秀莲飞奔而来,想要制止她。
    谁知道,因为惯性太大,来到那一堆油污前的时候,她明明知道要刹车却刹不住,脚踩到了上面。
    下一秒,她整个人像踩到冰面一样,滑着跪倒,额头磕到门槛上。
    杨璐定住,婆婆这个姿势,和给她拜年有什么区别。
    她忙去扶她。
    赵秀莲抬头,两股细长的鲜血从额头顺着脸颊滑落。
    “哎呀,你出血了。”杨璐惊慌失措。
    姜宁付了钱过来,便看到赵秀莲结结实实跪在地上,额头磕破了,差点没忍住笑。
    她往地上一看,不知道谁在这里弄上了油污。
    如果不是赵秀莲滑倒,她们如果进门,估计也不会幸免。
    她把糖葫芦分还孩子们和杨璐,扶着赵秀莲进了院子。
    “妈,你把药箱拿过来。”
    她朝厨房喊道。
    这个时间,王秀芬一般都在厨房准备饭菜。
    她擦着手出来,去房间拿药箱,
    “怎么搞的,咋能摔跤呢?”
    姜宁去屋里弄煤灰,
    “不知道哪个缺德的,把油洒咱们门口的。”
    说着,她弄了两个烧透的煤球出门,放在地面上,用脚碾压,让煤灰充分把油污吸走。
    赵秀莲又疼又心虚,一个屁不敢放,乖乖让王秀芬给她抹双氧水。
    随着药水冲刷,她倒吸一口凉气。
    真是倒了血霉了,本来想害姜宁的,没想到害了自己。
    要怪只能怪她太善良了,生怕摔到杨璐,让孙子出事。
    这一次,她算是为孙子挡了一劫。
    过了不久,高宝亮回来了,听了姜宁说起这件事,马上搂住杨璐问她有没有事?
    此时,赵秀莲的伤口已经处理好,贴了纱布,看到儿子先问媳妇,一阵心寒,
    “你没看到我额头上的伤啊!就知道关心媳妇。”
    杨璐忙说道:
    “宝亮,这次多亏了妈,我才没有摔倒。”
    高宝亮怀疑了一下,最后问了她伤口的情况。
    “既然这样,那就在家好好休息吧!”
    他总感觉,自己母亲没有这么好心。
    不过,受伤了至少可以消停两天。
    院子里又恢复成往日的平静。
    现在白天拉长,吃完晚饭后,夕阳还挂在天边,外面还是亮堂堂的。
    大家便在院子里继续玩。
    高宝亮几个拿了扑克,打升级。
    两个孩子和林琛玩捉迷藏。
    姜宁和王秀芬收拾厨房,结束一天的工作。
    电视里播放着新闻,纪敏每次看到市长,都特别激动,会拉着姜宁去看。
    王秀芬也跟着坐下,看最新时事。
    她始终不能将那天穿着运动服跑步的俞奇,和电视里穿着白衬衣做报告的俞奇联系到一起。
    管他呢,反正这个人和自己也没啥关系。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响起。
    姜宁去接,正好是找她的。
    电话那头是樊正气,告诉她,这次瓷窑改造失败,浪费了好几吨原材料。
    姜宁反应淡淡:“没关系,继续推进改造,原材料的事我来想办法。”
    樊正气惊了一下,他跟她说这个,只是跟她汇报一下,瓷窑的进展情况,并没有要她买原材料的意思。
    “这些原材料很难得,要找耐火材料厂,不用你来弄。”厂里的事,他不打算让姜宁插手。
    姜宁也就作罢,不过,上次从厂里收进空间的那批原材料,她还是要找个机会拿出来才好。
    放在她空间没有任何用。
    第二天,她找了机会去工厂一趟,询问瓷窑改造失败的原因。
    樊正气说是因为最近换季,气温不稳定,空气湿度也总变,技术跟不上。
    “那你用老师傅了吗?”
    姜宁觉得这些问题,有经验的老师傅,应该都能解决。
    樊正气摇头:“我请了老师傅来参与,他们都没答应来,大概是不满我们要改产品。
    原来他们生产的东西都是给本土老百姓用,现在却要制作精美的瓷器出口,他们过不了心里那一关。”
    姜宁听了,心里理解他们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但挣外国人的钱并不可耻。
    她让樊正气把最有经验的几个老师傅请到办公室,她要开一个小会。
    几个老师傅,都是将近六十岁,头发黑白参半的老员工了。
    听到姜宁要劝他们,都表示不要再说了,再过几年他们就退休了。
    眼不见心不烦。
    姜宁笑笑,把随她一起来的王美珠叫到前面来。
    “各位老师傅,你们知道这个小丫头是什么学历吗?”
    看到大伙茫然的表情,她继续说道:
    “她只有初中学历,但可以跟在我身边,当我的助手,因为她下了班后还坚持学习。她原本英语就认识二十六个字母,现在却能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对话。
    你们知道改革开放后,多少人出国,又有多少外国人来我们国家吗?数百万外国人来到中国,每个人外国人离开的时候,平均花费一千美金,你想想是多少钱?
    我们制作瓷器出口,就是把外国人的人挣进自己的腰包。”
    那群老头听到把外国人的钱挣进自己腰包,情绪有一些松动。
    “你怎么就那么肯定,你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一定能卖出去呢?”有人问道。
    姜宁会心一笑:“渔夫出海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一片水域有鱼,难道他就不出海了吗?
    如果我们不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就不会有之后的二三四步。
    你们相信我,如果这件事成功,你们必将是首席工程师,以后你们改造出来的瓷窑,就叫华夏窑,你们的名字也将写进工厂的年鉴。
    当然,你们的工资也会开大师傅的工资,一个月一百五十块。”
    姜宁的话音刚落,老师傅们伸出手,重重拍起来。
    之前樊正气也承诺给他们加工资,但他们从来不是为了工资。
    “姜总,你说得太鼓舞人心了。我希望你能把华夏的瓷器,卖到全世界,挣他们的钱。”
    “同志们,既然姜总这么信任我们,我们这把老骨头,就发挥一下余热吧,加油干!”
    姜宁看着他们脸上浮现出的笑容,微微弯腰,郑重向他们鞠躬,
    “那就辛苦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