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两位画宗
作者:磨石之隧飘风之还   三界之钥最新章节     
    尊贵从来不是天生的。
    说凡间不比神魔,那神魔从何而来?不也是拥有了高于凡间万物力量才被称为尊主。
    世间的阶级本来就是三界的真相,而弱者屈从于强者也是本质。
    如果内心高贵就一定能在世上活得贞洁,那落入风尘的女子都是贱人吗?
    她们不过是不愿意去死,原因有各种各样,而活着是世界设置的最大的障碍。
    最折磨人心的就是让人亲历他们最不齿不屑的事情,有些人可以自我了解,可经历留下的印迹抹不去。
    那么永恒存在,无数轮回,新生是纯洁无记忆的原因或许是一种慈悲,过去全都成为空白,不论幸福或是凄惨。
    为了保住创世的成果,就怜悯万物,让他们获得新生,不用承受巨大的打击。
    可是华宇不是如此,华宇的宗旨是直面、承受、抗争。
    由内而外的自身强大才是真正的净化,而不是被别人拯救。
    哪来什么末日审判,只有罪有应得。
    毁灭就接受,不需多言。
    任何势力形成了巨大的物质能量(包括钱财资源人力),那么就会被推着走向维持这个势力的方向,碾压一切影响这个势力存在的现实。
    旧日的战争无法停止背后的原因就是物质的绑定太大,个体无法停下这台机器。
    真的有神明存在,真的有救世主,为什么不毁了传统价值中错误的现实呢?
    是否证明神明不存在或者神明不管凡间,那还信仰什么?
    靠自己站起来吧!
    抗争!
    “刚生出来的孩子那么可爱,怎么越大就越没有那种让人喜爱的气氛了呢?”宋临丘看着五个孩子乖巧地自顾自吃饭,发出了这个疑问。
    孩子们不解地看了看妈妈,再接着低头吃饭。
    “看,就是这么不可爱。以前还是婴儿的时候,没有妈妈都要哭要闹的肉团子,现在变得这么独立坚强了。怎么就会变成这样呢?社会到底对你进行了什么改造啊?”
    长子齐务心温和地笑了,给妈妈夹了菜,“妈妈,好好吃饭吧。想这些能想明白吗?”
    “妈妈怀念你们baby的时候了,真是可爱。脸蛋软乎乎的,手脚都小小的,抱着有股奶香,好舒服~”回忆让宋临丘眯起了眼,感觉昨日就在眼前,那些孩童时光。
    时光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创造了什么,又改造了什么,还是说它只是让人变成他本来内心的样子,根据环境和经历调整自己的应对和个性?
    作品不一定非要深奥苦涩才有深度,多数人都爱温馨甜蜜的故事。
    美的创造就是超越日常的光影。
    要把童话讲好,就是做场美梦,让人联系到现实又眷恋不舍,还觉得温暖沉迷。
    处理人生事务,先要有自尊,知道什么是合适的为人处事,然后应对那些无礼狂悖之人,别人看着你好,会跟着学。
    以德行化人。
    世间需要圣贤,就是圣贤可以以身作则,把握行事尺度。
    普通人总是会失去分寸。
    而才华天然让人欣赏,拥有才华的人多自由闲散,人人都学反倒失了生活的秩序。
    两难。
    宋临丘觉醒获得实体后,再度回到虚无演化,看看后面子孙的同辈两位画宗开创者。
    在他们的展览会上,内心惊叹不已。
    这些画的创作者竟然是她的血脉之后,是她二儿子齐显义的后代脉流。
    传世之作,大师风范,太神奇了!
    活着的时候,按照正常时间线,她只见过幼时的孙女孙子。
    虽然见到了孙女的才华不凡,也没想到孙子的四世孙儿会这么厉害!
    任何人,作为没有卓越才华的普通人,看到自己的后人中出现可以改变文艺领域的大师,都会有种恍惚感吧。
    这不是很梦幻吗?
    就像历史书上的名人是我的后人,多荣耀的事啊!
    画宗开创宗门,范、黄二氏在文艺界举足轻重,影响着规则标准。一位是范延,有“百代之师”美誉;一位是黄霄,处事和顺,被人津津乐道,引为模范。
    走在展览厅里,宋临丘驻足每一幅画前,轻声自言:“范延宝宝,黄霄宝宝,祖奶奶来看你们的画喽~真是家门的荣光,宝们!”
    永远别想拯救谁,世界由个体去进行,分离是常态。
    才艺哪有逻辑可言,就像凡人之力企图控制风雨一样可笑。
    看了两个小时,宋临丘离开了。
    她能欣赏好作品,看得出水准高低,但是只是站在欣赏的角度,无法真的获得额外的感悟。比起画作,文学作品更有性价比。至少她从文学中学到的实用东西比画作多。
    找了一家附近的咖啡馆,就着路上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品茗起来。
    逃避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等死,拿着够用钱正常地生活,同时等死。
    现实不都是活着的人的世界吗?
    心死之人不就属于现实的旁观者了吗?
    生,死;阴,阳;虚,实。
    其中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作为画宗的两位,从少年时期就被外界比较,却一直在走在自己的思想道路上。
    范延和黄霄,幼年时,除了俊秀的外貌之外,都是文雅沉稳的孩子,甚至在同年龄孩子中,属于早熟和少言、情绪也淡得多。
    家人开玩笑还会说句“暮气重,小老头”。
    嘿嘿嘿!!!
    画笔在两人手中,创作出一幅幅举世名作,外人惊艳赞誉不断,他们依然平和。
    确实有些暮气沉沉的夕阳感。
    “评价有时就是无意义,不如投入创作,在时间的流逝中精益求精。”
    “时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看看,看看!这竟然是两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对话的内容。
    偷听两个孩子对话的宋临丘跟在孩子身后,保持着可以听见他们对话又不会打扰他们的距离。
    难怪,家里人说他们俩是“小老头”呢。
    明明是自己的后嗣,宋临丘跟个粉丝追着偶像偷窥他们。
    宋临丘心里吐槽了句:两个小鬼,你们这么闲,讨论这些的前提是你们不用为钱发愁,无需给家里补贴家用去打工赚钱啊!
    这点简单道理,范延和黄霄是知道的,他们默契地忽略这个不必多虑的话题,专心在他们钟意的创作世界。
    一点不浪费时间在没用的东西上。
    范延和黄霄是真正奢侈的世界的观察者和文化的创造者。
    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