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看什么风景,为家乡所作的一切就是最好的风景
作者:是阿薛啊   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最新章节     
    大草原集合了大量小家伙。
    燕鸻、椋鸟在低空快速窜动盘旋,在蝗虫群中左突右进,在哨音催动下,越来越多的燕鸻、椋鸟从全国各地快速朝巴蜀齐聚,如同一场盛大的大迁徙,奔赴天边一场热闹浪漫的盛宴之约。
    燕鸻很兴奋,一口一只啄的其乐无穷。
    椋鸟本就是蝗虫爱好者,快乐的椋鸟如同大学生在除夕夜和砂糖橘同住一个房间,一口一只炫砂糖橘,停不下来,压根停不下来。
    椋鸟类:我们的目标素!
    燕鸻:自助餐!扶墙出!
    (?????)
    浩浩荡荡的快乐鸣叫,如同鸟类传播的信息素,把附近更多其他鸟类吸引来。
    很快,大量鸟类,有些就连杨教授都喊不出名字的本土鸟类全部聚集而来。
    自助~海鲜自助~烧烤自助!
    小肥啾们拖家带口,有的夫妻连鸟巢都齐刷刷拖过来,扛上新家的枝头,就连鸟巢里张大嘴嗷嗷待哺的激动小家伙,都被喂的频频打饱嗝。
    雏鸟小胖子:吃不动,真的顶住了。
    嗝~
    大熊猫领着12头糯米团子左突右进,和老天爷抢时间。
    团子:再来瓶八二年的可乐!
    土燕能吃到上层飞行的蝗虫,低空的蝗虫会被椋鸟叼走。大团子领着小家伙们,学着狼群对准地面黑压压的蝗虫咔咔乱杀。
    熊猫团子出马,一个顶俩!
    绿孔雀灵动地闪了闪美丽的眼睛,发出高亢尖锐的鸣叫。
    当地有大量蓝孔雀,都纷纷在蝗虫来临前警惕地滑行下山,现在在绿孔雀的鸣叫下,原本离开的大量蓝孔雀纷纷重新沿着山路,滑行回家。
    绿孔雀面对重新回来的蓝孔雀,露出疑惑的表情,歪了歪脑袋。
    绿孔雀:你有病吧,跑什么?
    蓝孔雀:你才有病吧,不跑一会儿还得着甩开翅膀飞?你把我和我媳妇儿,我二媳妇儿,我哥,我弟妹,我姥爷,我姑奶奶,我二太爷都叫过来干什么?
    绿孔雀歪头:甩开翅膀飞什么?转桌啊,夹菜啊。
    蓝孔雀:吃吃吃,就知道吃,一会儿有的你哭。
    蓝孔雀虽然唧唧歪歪抱怨,还一个劲毒舌,但本着“来都来了”的心思。有自助餐放着,干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大量蓝孔雀被重新召集回来,连带着还有邻居雉鸡,和竹林里跑落的竹林老母鸡,纷纷加入这一场盛宴。
    对于孔雀,和老母鸡来说,蝗虫并不好吃,但架不住绿孔雀脑子轴。
    任何一头雉鸡想要逃离,绿孔雀都会亲自啄一口雉鸡的脑袋,凌厉的瞪着眼珠子威胁,非要看着雉鸡把蝗虫吃进去才满意点点头。
    半夜,竹林老母鸡气愤地从鸡窝里坐起来:
    不是!它有病吧!
    ……
    唐苏抄起大型网兜,逆着风往空中这么一挥。
    只是挥舞了一下子,大半网兜全是黑压压的蝗虫。她赶紧张开从院里带来的尿素肥料大编织袋,把蝗虫倒进大编织袋里。
    没多久,印有“尿素”的大编织袋,装满了密密麻麻的蝗虫,她足足捆了三四袋。
    镜头下,编织袋正在扎口,层层叠叠的蝗虫还在编织袋里伸出足肢爬行,想要逃离编织袋的制约。但是“咔”口子扎上,封的严严实实,大大的编织袋,就是蝗虫的囚笼。
    网友们看得眼底一热,一个独特的念头突然冒出来。
    “国风节刚结束,还有网友来不及坐火车离开的,应该还在巴蜀吧?”
    “我就是!我今早刚打包,准备再玩两天后天走的,现在我也抄起网兜去帮主播小姐姐捉蝗虫!”
    “我已经从商店供应社买了十几个大网兜,和一起旅游的兄弟们杀过去了!”
    “沃日,这可是商机啊!大排档烤蝗虫串不香嘛?云滇网友实名制流下眼红的口水。”
    “蝗虫敢来我就穿成串炸了吃!”
    “蝗虫炸着吃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劳资坐大排档吃油炸蝗虫就像嗑瓜子一样,把蝗虫吃成保护动物!”
    “一块一串!香辣炸蝗虫串,吃嘛嘛香!我就在山脚下,等我,我上来了!”
    “我敲,我也还没走,楼上别走,加我一个!怎么进山?”
    “没当地导游,我不认识路啊,直接进山抓蝗虫得了!”
    大量网友抄起大网兜要进山。
    乡镇上各大商超,商铺里的网兜,抄网,甚至鱼笼,渔网都在短短一小时内卖脱销!
    商铺老板赶紧打开仓库,笑得褶皱都堆起来。
    “老板们,我还有货!买我的,去年底刚进的货囤着没卖掉。”
    商铺老板本来想要高价宰一批游客,赚一波大钱。他一听游客是买网兜帮着当地村民捉蝗虫,立马表情都变得崇敬认真起来。
    “不要钱,拿走拿走。哎呀,你们这些娃儿客气什么,你们来帮我们,怎么还好意思收你钱,拿走!全拿去分了!”
    乡镇上浩浩荡荡出了一场发网兜的热潮。
    邛崃村的村支书陶老正领着村民,在上级单位制指定的地方避难,萧站长千叮咛万嘱咐他不可让任何一个村民上山。
    萧站长原话是这样交代的:“陶支书,蝗灾不是结束,蝗灾之后必有大灾,尤其是气象局发布了暴雨预警,这次不是大旱,就是泥石流,运气再差点,地震,山体滑坡都会出现。村里是受灾区,一定要下山躲避。”
    村民看见蝗虫袭击村子,一个个急得团团转,陶支书费劲口舌才把村民们拦下来。
    这时候,唐婉也在看唐苏的直播间,她急得眼睛一红。
    “妈!幺妹挡在咱们院子后山的草原,在用编织袋抓蝗虫!”
    她是会眼红唐苏,但她是村里所有人的白月光,村里人心中完美的女神。她小妒忌会有,也会有雌竞,但本性里没有大恶。
    “妈!我记得咱院里仓库也有网兜!我也上山找幺妹去。”
    婶子跺脚急得大喊。
    “瓜娃子疯喽?王家人都在往山下走,就你一个娃儿瓜兮兮的上山去?你傻!”
    唐婉是个死脑筋的人,她死脑筋恋爱脑,也死脑筋要进山。
    她推开婶子就出门,往村里方向跑,往山上跑,沿路还领着一群等着当地向导的游客,一同带着网兜冲进山里。
    王家嫂子急得大喊。
    “唐家娃子又进山了一个!”
    村支书陶老一愣,急得额头青筋猛跳。
    婶子气得破口大骂,明知道危险,但还是抄起家伙也跟着往山里冲。
    “疯喽!咱唐家的娃儿,一个个都疯喽!”
    “要死喽,等等老娘。”
    唐家人都进山了,越来越多乡亲跟着大喊。
    “莫挨老子!老子家要没了,田要没噻!老子进山和这帮蝗虫拼了!”
    乡亲们浩浩荡荡杀进山里,守卫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
    如果世间有什么情感是一生永不会改变的,就是这份村里乡亲对脚下黄土的热爱。
    这一份爱,叫做故乡乡愁。
    人心易变,但对故乡的热爱永远不会消失。
    村支书陶老眼底布满血丝,他看着一个个扭头杀回村里的乡亲,也急得咬牙红了眼。
    “狗日的!不就是虫子么,劳资也和虫子拼喽!”
    人还在,家还在!
    与天斗其乐无穷,坚韧不拔的邛崃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