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奸商李彦群
作者:横界   带着老婆回五代最新章节     
    瓮头清酒的产量持续攀升,随着工坊规模和人手的扩张,每天的产量达到了一千斤。
    该是把瓮头清推向市场的时候了。
    李继岌领着一帮人去街上卖酒,并让太监不人大声吆喝。
    他的嗓音尖锐、犀利,一听就是太监,也就是王府的人。
    但是,还是没有人过来询问。
    李继岌想起来一个好办法,就故意打碎酒罐,清澈的酒水从陶罐中洒出来,霎时间酒香四溢,很快围拢了一帮人。
    李继岌喊道:“这是本世子酿造的瓮头清,你们从未喝过的美酒,快来尝一尝!”
    不人拿着小酒杯,见人就给,让大家都见识一下蒸馏酒的魅力。
    当然,很多人是喝不惯的,只有老酒鬼才能品尝到其中的乐趣。
    一个年轻人对李继岌说道:“请问,您是世子吗?”
    李继岌笑道:“本世子李继岌,如假包换!”
    年轻人说道:“小人李彦群,是个商人。
    敢问世子,此酒售价几何?”
    李继岌一听名字,问道:“你可是李存审老将军的家人?”
    因为李存审的儿子们,名字的第二个字,就是‘彦’。
    李彦群说道:“小人与李老将军并无瓜葛,小人世代从商,无缘攀附李老将军。”
    李继岌说道:“那便算了!李公子,本世子的这瓮头清售价十两银子一斤!”
    李彦群惊道:“如何这般昂贵?”
    李继岌笑道:“李公子不如尝一尝,才好评判!”
    李彦群接过不人递过来的酒杯,尝了一小口,在嘴里不断咂摸着。
    等了一会,李彦群说道:“世子,不如将这酒交给小人,小人的售卖商队遍及南北,与我合作的商人不计其数!”
    李继岌想了想,说道:“本世子只能把契丹的售卖权给你,其他地方不行。”
    李彦群问道:“何为售卖权?”
    李继岌:“就是你交给本世子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你不会将此酒卖到契丹以外的地方。
    否则,本世子一旦得知,不仅会拒绝继续给你供货,还要没收你的保证金。”
    李彦群笑道:“世子好谋划!”
    李继岌让众人继续叫卖,完成今天的任务,就是要给晋阳城内每一个大酒楼都送一坛瓮头清,让酒楼给客人们免费品尝。
    他则与李彦群回到王府,继续商议事情。
    这个李彦群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他家好几代都是商人,在大唐巅峰的时候,其庞大的骆驼商队最远曾到达了哈萨克斯坦,可见其实力超群。
    对于李继岌只答应李彦群契丹一个售卖权,还满足不了李彦群的胃口。
    李彦群的要求是,不仅是契丹,而且河套地区以北、河西走廊以西的大片区域,他都要售卖!
    李继岌当然不会放弃这个迅速来钱的好生意,提出要李彦群先交三十万两的保证金,他就同意李彦群的要求。
    没想到,李彦群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并马上与李继岌写了一张字据,双方签字,搞得很正规的样子。
    第二天,李彦群就把银子送来了,足足用了二十辆牛车!
    李彦群说:“世子,这是三十万两保障金,还有首批十万两的货款,共四十万辆,请世子清点!”
    李继岌笑得合不拢嘴,甚至有些手舞足蹈,让自己一帮小兄弟清点银两。
    当然,不人还要带领李彦群去工坊的仓库装车,一万坛瓮头清!
    有了这样的大客户,其他的销路就显得不太重要了。
    李继岌只是派人,给在晋阳养病的将军们、留守在晋阳的官员们送去美酒,借助他们的口碑,替自己宣传瓮头清的名声。
    现在,李继岌拥有的财富是四十万辆白银!
    而且,酿酒工坊运转一天,就会有一万两银子的进项,就目前李继岌的产业来说,足够用了。
    李继岌知道自己的生命或许在926年结束,所以不敢懈怠。
    现在有了资本,最紧迫的事情接就是冶铁。
    炼铁的前提是炼焦炭。
    因为目前的冶铁还是使用木炭,冶铁的温度不够高,不能去除生铁中的杂质。
    根据后世手榴弹外壳所用的材质,最好是q295(后世的钢材标号),而q235作为后世最常用的低碳钢,也已经不是生铁而是钢材了。
    所以必须使用焦炭,配合保温室以及其他脱硫、脱磷的手段,就可以很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炼焦炭好说,河东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煤炭。
    建炉子所需要的耐火砖也不是问题。
    依稀记得,“高岭土(kaolin)”一词来源于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产的一种可以制瓷的白色粘土。
    江西景德镇早在汉朝时就开始烧制陶器,用的就是高岭土。
    后来东晋开始烧制瓷器,现在已经开始大量生产了,用的也是去除杂质后的高岭土。
    而这个东西,在云州(大同)和代州(代县)遍地都是(跟景德镇相比,主要是铝和硅的含量不同)。
    李继岌不记得高岭土在此时叫什么,或许是观音土、陶土,又或许是白泥、瓷土。
    只记得这种矿是白色软泥状,像面粉。
    现在,张瓘是总管,郭廷说是智囊,周光辅和李从重、安金全、安审琦在领军,就剩下郭廷诲和李从泰。
    郭廷诲是实实在在的本分老实,但李从泰还不一样,这个人像后世的理工男,话不多,为人处世也不机灵,但是,脑子非常好使。
    李继岌决定,让李从泰负责轰天雷的制造。
    当然,还有其他的事情。
    他让人去通知李从泰和郭家兄弟来议事。
    李从泰和郭廷说、郭廷诲三人在王府门前相遇,互相看一眼,都没说话,来到世子面前。
    其实李从泰这段时间心里早在打鼓。
    哥哥李从重和周光辅练兵,郭家哥俩也是各有所为,就是自己,除了买回来一万斤汾清酒,再也没有其他的任务。
    今天得到李继岌的传召,心理没来由的高兴起来。
    见到李继岌,李从泰听从吩咐:从泰,你去找三五个会炼丹的道士来,为我等炼丹。
    但是要跟人家说明,来了咱这里,就与世隔绝了,终身不得出观,也不允许他们见任何人。